《共产党宣言》中的生命政治思想及当代启示
2021-03-25范琼
范 琼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01; 2.海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1199)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1]《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典巨著。《宣言》的经典之处不仅在于其理论的真理性,更在于与时代的互动性,为敞开着的社会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换言之,我们总能在时代发展中感悟到经典的深刻洞察性,体会到经典的跨时代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且必须走进经典,与经典对话,汲取力量。就此而言,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实践,重读《宣言》,审视其中的生命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生命政治无疑是近几年政治哲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生命政治这一概念由莫奥提出,福柯重启使用,之后被阿甘本、奈格里和埃斯波西托等人进一步发展并构建起自己的学说。但本文所使用的生命政治特指福柯语境下的生命政治思想。生命政治也即生命政治化,是将生命作为政治治理的对象。福柯生命政治所展示的是一种以干预生命为目的的权力技术。从福柯不同时期的文本来看,福柯的生命政治研究以对“统治权力”的批判为前提,以“规训权力”与“生命权力”为途径展开对权力技术的研究,并以“自我技术”为落脚点对反权力控制进行研究。以此,构成了他生命政治的研究思路。
目前学术界关于福柯生命政治的研究侧重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对福柯和阿甘本等人生命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如“在围绕晚近生命政治的叙事中,福柯留下的‘遗产’包括,一是在场的生命,二是生物技术范式下‘他者’如何言说。福柯是从后者阐释前者,即探讨在生物技术的话语霸权下‘他者’生命的言说有无可能。阿甘本保留了福柯的第一个命题,却相对回避了生物技术的关键词”[2],生命政治视角下突发事件研究,“生命政治一方面使用规训技术,生产了现代的规范主体,同时以全景监控技术,创造出‘惩罚的社会’,在‘惩罚的社会’中,从疫病产生的生命政治控制达到了一个高峰”[3],以及生命政治跨学科研究,“生存美学融合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权力和道德谱系学’‘真理游戏’‘生命政治’‘自身的技术’‘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等研究成果,以‘关怀自身’为核心,深入分析了‘语言游戏的审美艺术’”[4],形成了以蓝江、陈培永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生命政治研究学者。但将福柯的生命政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仅有吉林大学王庆丰教授在此方面做了较大探索,对《资本论》中的生命政治思想进行深入剖析,还未有学者将生命政治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宣言》相结合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将生命政治与《宣言》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在《宣言》中以资本为逻辑围绕阶级斗争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批判和鞭挞,对未来社会做了精彩论证和描述。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权力展开的。资本分配的多寡、消费投资的领域、雇佣工人的多少等资本运转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最终在于权力,资产阶级殊死对抗的目的在于掌握政权,掌握政权的目的在于权力为资本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实现更大利益。因此,《宣言》中以资本为逻辑的批判最终可以归结为以权力为逻辑的批判。这样的批判逻辑与福柯以权力为主线的批判逻辑相契合,使得二者有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同时,无论是福柯的生命政治还是《宣言》的写作目的,最终都是寻求人的解放,寻求人的自由何以可能,两者殊途同归。因此,以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来分析《宣言》,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生命如何被政治化,更明确地感受到资本家剥削和压榨的隐蔽性,更有力地为新时代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思路。
二、沉默中被规训的主体: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宣言》中规训权力形成的起点在于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大量农奴逃亡城市,城关市民开始出现,而“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5]32。也就是说城关市民并没有改写其被控制的命运,他们仍然被绞死、被压迫,人与人的关系被限定在经济领域,由掌管市场和机器的资本家对被束缚在机器上的无产者进行规训。
资本改写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使之成为“纯粹的金钱关系”,“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5]34但同时资产阶级也创造了生产力发展奇迹,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空间上表现为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在生产力上表现为资本与技术的合谋所带来的“永恒革命”;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资本和技术对人的控制,从生命政治角度来讲,这种控制是规训权力的表现。
规训权力是将人的肉体看成规训的主体,权力采用不同的方式作用于肉体,使肉体政治化。“我们关注的是‘政治肉体’,把它看作是一组物质因素和技术,他们作为武器、中继器、传达路径和支持手段为权力和知识关系服务,而那种权力和知识关系则通过把人的肉体变成认识对象来干预和征服人的肉体。”[6]30与统治权力相比较,规训权力的肉体惩罚在减少,但权力对肉体的干预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技术,尽力将肉体变为被驯服和控制的力量。“肉体也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这种对肉体的政治干预,按照一种复杂的交互关系,与对肉体的经济使用紧密相连;肉体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受到权力和支配关系的干预;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在它被某种征服体制所控制时,它才可能形成一种劳动力(在这种体制中,需求也是一种被精心培养、计算和使用的政治工具);只有在肉体既具有生产力又被驯服时,它才能变成一种有用的力量。”[6]27-28资产阶级社会的机器大生产使工人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体系当中,资本家对工人无处不在渗透着权力因素,通过精心计算对工人进行肉体驯服,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5]38。资本家“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5]38。资本家通过对工人肉体驯服使其具有价值,并进而创造更大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规训的秘密。
工人因寻求解放的意识还未觉醒,为了生存,他们沉默地忍受着资本家的规训,这种规训在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当中通过“全景敞视监狱”的模式所表现。这种监狱模式四周是环形建筑,中心为瞭望塔,可以通过瞭望塔清晰地看到四周每一间囚室,达到监视目的。监视是规训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工人在工厂中时刻被资本家严密监视,“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5]38。资本家利用分级分层的监视,使工人处于“透明”化状态,成为附着在机器上毫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宣言》中,马克思通过“阶级”、“阶级斗争”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对资产阶级进行历史性批判的同时,从生命政治的角度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权力对工人的规训。
三、贫困中被调控的生命:过剩人口之命运
随着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权力的规训不仅仅体现为附着在机器上的工人,还体现为过剩人口。过剩人口虽离开机器,但并非完全脱离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仍然处于权力规训之中,但更多是以“调节生命”的权力技术形式表现出来。“调节生命”是不同于“惩戒肉体”的另一种权力技术形式,它不排斥对肉体的规训,但与规训权力不同,“调节生命”的权力技术只关注整体,关注人类的繁衍、健康水平、死亡和寿命。
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果,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之一。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生产方式不断革新,以空前绝后的速度创造着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借助资本与技术合谋在全球到处开发、到处猎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但高速运转的生产力并没有使资产阶级社会一路高歌,而是使得整个社会陷入混乱,也造成“贫穷”过剩人口的产生。因为“实力和财富的这种令人陶醉的增长完全限于有产阶级”[5]728-729。由于贫穷,过剩人口为了生存寄希望于被雇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从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5]728-729过剩人口成为资本家管控和规训工人的存在手段,男工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渴望被雇佣,成为女工和童工的竞争力量,女工和童工只有甘任资本家剥削,才能不被男工代替。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命的权力技术,也是其治理方式的体现。
生命政治治理技术既包含对人肉体规训所进行的微观权力渗透,也包括对整个人口进行宏观调控的生命权力。资产阶级社会,权力对生命的控制也依从了这两条路径。资本家对过剩人口控制的目的是维护和保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续和安全。过剩人口能够为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随时提供可利用的劳动力商品,成为资本增值战略支援军。资本增值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人口自然增值所能满足的,要确保劳动力的稳定性,还需要随时可供调配的过剩人口,并使之成为取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工人在为资本家创造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使自身成为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必然条件和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调节规律。
因此,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其不断扩大,表面看是通过对工人的补充以维持整个劳动力的稳定性,确保资本增值,但其深层次来讲是权力控制的新形式。与传统的规训权力方式不同,资本通过“调节生命”的方式,将每一个贫穷的过剩人口纳入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控制的范围。
四、自我技术中寻求彻底解放:人的主体性释放
福柯从统治权力、规训权力和生命权力的角度展示了权力如何控制人的身体、生命以及权力如何渗透在社会发展的一切领域。但福柯进行研究并不是为了展示权力发展的宏大历史过程,而是为了寻求人如何摆脱权力控制。福柯晚年用了很长时间研究“自我技术”,以探寻人的解放。自我技术,就是对臣服的、被支配的主体性的斗争的技术,是颠覆权力的方式。自我技术的核心是“关心你自己”,福柯从关注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审视自己,自我修炼三个方面提出“关心你自己”的具体路径,从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使人真正成为人。
从《宣言》视角来看,人要摆脱资本和权力的控制,成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3。这是马恩经过一系列探索之后得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的一生是探索如何使人摆脱奴役与控制,为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而奋斗的一生。他所追求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的“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人,是不属于任何阶级的成员。个人组成了“一切人”的联合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个人的发展与联合体之间联系紧密,互为条件。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个人的发展不以牺牲他人为前提,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克服了“权力渗透”,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不会因为资本的干涉和权力的控制导致畸形地生活,正所谓达到了福柯所言的生存美学。这也是福柯与马克思殊途同归之处。
五、启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宣言》的生命政治思想从权力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一方面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权”在权力逻辑之下如何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加理性地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审视以权力为中心的生命政治思想终将是要被超越的历史阶段。新时代的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这既是对生命政治中提升生命能量思想的深化,又是对将生命政治化思想的扬弃。由此而言,《宣言》中的生命政治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宣言》中规训权力技术对大力发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药卫生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规训权力跳出以往使人生命消亡或以压制生命力量为主要技术的统治权力,进而转换治理模式以督促每个人加强锻炼,提升生命能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简言之,这种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人与社会关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一目标也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转变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的健康观,倡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观,在全社会营造大健康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7],并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进行部署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克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讲,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关怀的新时代探索。以健康中国战略为例,将其置于《宣言》中的生命政治思想视域,不难意识到,其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改善医药卫生服务、重视食品安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重大疾病、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完善养老政策体系,而是打破“以权力为中心”的医药资源和健康资源配置方式,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不懈努力,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改道路,围绕诊疗制度、医院管理制度、医保制度、药品供应等进行深层次改革,花大力气提升医药卫生资源总供给,解决医药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化解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与医药卫生资源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也折射出医药卫生体系中还存在急需解决的矛盾,尤其体现在公共卫生防控与救治、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制定、医药资源调拨和保障等方面。可以预见,这是一项急难险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将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二)《宣言》中调节生命技术对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调节生命技术只关注整体、全体,采用安全和调控的方法,关注人的健康水平和寿命等,以使人口整体安全。简言之,这种整体价值观扩展到全球治理就是构建人类共同认可的国际秩序和安全生存环境,实现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早在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时就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8]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包容和规则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为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明确方法,也为国际社会找到一条有效治理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世界各国打破“以权力为中心”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合作共赢理念,大家的事商量着办,通过交流与对话等多种形式,推动各国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为谋求人类共同的福祉而努力。我国将发展的视野从“人民”上升为“人类”,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表明了我国为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互鉴所做出的努力,彰显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积极行动,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把人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决心。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引发的全球疫情,更是反映出我国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也深化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的深刻认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首要关注的就是人的生命,世界各国应团结一致为共同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而努力。在这场疫情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惜一切代价快速高效地控制疫情发展。在中国战疫过程中,国际社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纷纷慷慨解囊,为我国提供强大支援力量。面对疫情全球扩散的形势,中国政府以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各国分享战疫经验,并迅速派出医疗专家组进行支援,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才能推动世界尽快摆脱疫情阴霾。
(三)《宣言》中自我技术思想对响应“反浪费”号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自我技术中的核心概念是“关心你自己”,从福柯的论述来看,简言之就是要人们摆脱权力控制,摆脱资本控制,以“人”为中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种理念落实到微观的生活消费领域,就是要跳出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影响,遵循社会发展与个人需求的客观性,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既是对食品安全和社会风尚的关注,也是对我国资源发展安全问题的考虑,更表明了我们党狠刹歪风、筑牢防线,坚定从严治党的决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物质需求也相应提高,但过度的物质消费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此外,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一些经过刻意剪辑的“吃播”视频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以上现象不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严重影响党风社风,也违背了人自身需求的客观性,很大程度上被讲排场比阔气的虚荣心所支配。这种虚荣心是资本逻辑下人与人之间消费观的比较,是权力逻辑下身份地位的比较。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党全社会反对铺张浪费取得一定成效,党风建设成效显著,党群关系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社会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但我国人口大国的现实和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警醒我们要时刻认识到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诸如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重任在肩、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公共服务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着力解决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医药资源等提出了更大需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党群关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冠肺炎引发全球疫情所带来的部分资源危机更是向我们敲响警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对当代人负责,更将造福全球人类子孙后代。严峻的发展现实要求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正确处理国家发展与个人需求的关系,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自觉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对党员干部而言,要牢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克己奉公,将“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有力抓手,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