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021-03-25张天浩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坚持与时俱进,提炼和总结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问题和规律,“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经济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根本立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实践做了深刻分析,在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经济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于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出场。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法,对这一理论成果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历史贡献等方面,本文则是基于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加以梳理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成逻辑
科学理论的创新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是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其实,这三个方面也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创新品格的三个重要维度。
(一)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是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逻辑基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成也是以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构建起来的,对其理论逻辑的深刻把握是研究这一科学理论的关键。目前,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生成的理论逻辑研究大多基于其各个组成部分。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2]特别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发展,[3]其不仅是推进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生成的理论依据,[4]还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转化为系统化科学理论的实践动力和科学指南[5]。还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不仅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还批判性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6]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深刻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7],还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8]、“经济转型理论”和“经济改革思想”[9]等。对此,有学者基于整体视域,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生成的理论逻辑进行了概括,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的多层次、多维度和立体化的思想体系,是新时代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10]
(二)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是推进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运行脉络和价值规律。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也必然是按照实践逻辑机制构建起来的,对其生成的实践逻辑进行深入研究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内涵的关键。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实践逻辑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全过程,展开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进过程。[11]也有部分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实践逻辑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结构改革实践[12]、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经济建设能力现代化实践[13]、经济发展矛盾破解实践和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14]等。此外,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逻辑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发展和构建,不仅显现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品格和精神,[15]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16]。
(三)历史逻辑
科学理论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同其所生长的历史过程紧密相连。要深入了解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和时代背景,必须对其生成的历史逻辑进行深刻把握。对此,学界提出了各自看法。有学者基于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生成的历史脉络,指出其虽生成于新时代,但其离不开对历史的观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基因。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离不开7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实践、历史转变和历史发展,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建设的两次结合,也是系统化经济学说在中国探索的“历史路标”。[17]持相似观点的学者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思维定式和陈旧观念的革新改变,还是对西方非科学经济发展经验的批判清除。[18]由此可见,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萌发和生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不仅显现着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还引领着大历史视野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实践进程。[19]
总的来说,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但是,专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的成果不多,研究考察的时段也多局限于十九大以来,而对这一科学理论生成的历史逻辑考察中,新民主主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相关研究不足。除此之外,从文化逻辑、认识逻辑等维度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生成的学术成果也相对较少。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系统说”
理论系统是科学理论创新的集体,科学理论集体孕育着伟大的理论系统。要深入解读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就必须对其理论系统进行深刻把握。对此,有学者将这一科学理论放入更为宏观的理论体系中加以研究,以此来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如有学者基于“美好生活”的视角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进行了研究,提出其理论系统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新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是“市场经济与政府的协同发展”,路向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也有学者侧重于理论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系统是集“理论创新机制”、“经济基本原则”、“思想发展格局”和“实践指导战略”于一体的“整体系统”。[21]
(二)“四论说”
学界普遍认为科学理论的生成与其理论内涵密不可分,是理解和认识一个科学体系的首要问题,虽侧重的视角和方法不同,但都有其内在机理和逻辑理路。如有持“四论说”观点的学者以“经济发展”为研究视角,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机理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总结,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体现为“四论”,即“规律总结论”、“道路坚定论”、“谋求战略论”和“政策探索论”。[22]值得关注的是,这“四论”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显现,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旨归。
(三)“五论说”
在具体研究中,也有学者侧重于学理逻辑和文本挖掘的视角,展开了对科学理论创新的研究,并总结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为“五论说”。如有学者基于学理逻辑的视角,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凸显的“五论”主要包括“本质论”、“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五个方面。[23]还有学者通过解析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系列讲话文本,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五论”有“新发展理念论”、“现代化经济体系论”、“经济高质量发展论”、“问题意识论”和“实践智慧论”。[24]“五论说”不仅体现着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机制联动,还凸显了科学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四)“六维说”
理解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其逻辑结构,还需对其生成维度进行深刻的把握。对此,学界从不同视角提出这一科学思想的生成和发展主要蕴含着六个维度。如有学者从理论维度的视角提出,这一科学理论的“六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科学发展理论”、“改革创新理论”、“唯物辩证法”。[25]也有学者从现实和实践的维度来研究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六维”具体体现为“经济体系”、“经济发展”、“经济理念”、“经济改革”、“经济法制”和“经济市场”。[26]“六维说”不仅显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鲜亮底色,还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事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立场。
(五)“七坚持说”
关于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学界普遍认为其浚源理论、紧扣时代、结合实践,是新时代党和人民经济建设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大多认为“七个坚持”才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其中,有学者基于“历史经验”和“经济改革”的视角,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经济”、“坚持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工作策略”这七个方面。[27]有持相似观点的学者,从“时代之维”和“理论之基”的视角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七坚持”就是对“领导方式的坚持”、“发展道路的坚持”、“根本立场的坚持”、“大局思维的坚持”、“体制构建的坚持”、“发展形态的坚持”和“工作方法的坚持”。[28]还有学者指出,“七坚持”就是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立场”、“阶段”、“路径”、“机制”、“主线”和“方式”的坚持与协调。[29]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立足经济发展的实践机制和理论机制,从坚持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主体”、“认识”、“方略”、“动力”和“底线”七个方面进行了“看”、“判”、“定”、“干”等梳理归述。[30]“七坚持说”是当前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理论内涵诠释的普遍认同,其不仅深刻地强调了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蕴含的“原则”、“目的”、“主线”、“阶段”、“方式”、“战略”和“基调”,还凸显出这一科学理论创新所蕴含的宽广视角和价值意蕴。[31]
从“系统说”、“四论说”到“七坚持说”,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依据,还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这是从话语逻辑角度对这一科学思想特征的解读和诠释。其中,“系统说”关注的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整体功能和系统思维,更凸显的是价值、机制和模式的变化。因此,不同视野解构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虽然显现着不同的研究模式和诠释视野,但其理论内涵所遵循的内在机制都是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世界性、战略性和包容性相统一
理论特征是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导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显现着极其鲜明的世界性、战略性和包容性。如有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显现着极为明显的世界性特色,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蕴含着广阔的世界视野和全球眼光,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回答。[32]也有学者立足经济建设的发展理念,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战略眼光,具体体现为“经济创新战略”、“经济思维战略”、“经济发展战略”。[3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立足逆全球化发展的不足,提出这一科学理论还具有包容性的理论特色,是统筹国际与国内、开放与创新的“包容性”思想理论,是对“各民族经济发展经验”的“包容借鉴”和“批判吸收”,显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坚定的理论自信。[34]
(二)人民性、改革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在具体的研究中,学界有不少学者将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总结为人民性、改革性和实践性。其中,有不少学者强调“人民性”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突出特点就是“人民性”,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35]。持相同观点的学者也提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突出主线就是“人民性”。[36]与此同时,还有学者指出,“改革性”不仅是这一科学理论生成和创新的核心,还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创新和发展一体化的向度思维,是这一科学理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37]还有部分学者分析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内蕴着深刻的改革性。如有学者指出“改革性”是推进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路径,[38]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逻辑起点和行动纲领[39]。
(三)整体性、创新性和一致性相统一
“整体性、创新性和一致性”的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精神品格和根本特性。一些学者深入研究了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整体性、创新性和一致性是这一科学理论的创新品格、发展精神和基本特征。其中,有学者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标志性、根本性特色,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均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一致性,即一脉相承地坚持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质的准确把握和创新发展。[40]在研究中,还有学者指出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坚定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前提和基础。[41]持相似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性战略和布局,具体表现为对管理经济、文化经济、科技经济和生态经济等多维度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思考。[42]此外,还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的创新性表现为“发展”与“转化”,即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进“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宏观调控”等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43]
(四)理论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
科学理论的创新有其内在机制。在这一科学思想理论特色的研究方面,有不少学者基于其内在机制的角度探讨其基本特点。在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内在机制显现着理论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如有学者以习近平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理论性”,即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经济法制、经济制度和经济市场的角度探讨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性特质。[44]持相似观点的学者,以国内外的现状为考察依据,提出理论性是这一科学理论的创新基点,具体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方法和规律的理论性探究。[45]关于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历史性特征,有学者指出,历史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连接经济发展根源、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发展未来的重要载体。[46]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伟大的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与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他们认为要深入研究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必须对其时代性进行深刻把握。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时代性特征主要体现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生成是基于新时代的时代基点及其所凸显的时代性价值导向。[47]持相似观点的学者还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时代性特征凸显为科学理论的时代创新、时代之问的多维回答和目标追求的时代导航。[48]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仅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模式和中国力量。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向和实践指向。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学界主要围绕着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全面把握这一命题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价值
1.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和“化”的辩证统一,是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逻辑遵循。学界普遍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研究”,也是对其“在中国”的“创新性”结合与“中国化”“研究”。其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因和时代元素,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篇章。[49]还有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还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的理论指南。[50]有学者还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其核心内容则是新发展理念。[51]其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话语。有学者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扎根中国实际的经济话语创新,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话语体制构建具有重要价值。[52]其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21世纪的新视野,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新内涵,引领了党建实践的新发展,还丰富了党建方法论的新内涵。[53]
2.实现了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其一,推进了经济学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矛盾的系统总结和科学研判,其不仅系统总结了中国经济变革的建设规律,还始终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提出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开放型经济的深度发展。[54]其二,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有学者指出,新发展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还是经济学理论创新发展的新高度,其不仅深化了经济学关于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还深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对探索符合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55]其三,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原理。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提出的重要理论价值在于“超越”,即其不仅超越和发展了西方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还显现着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56]其四,促进了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兼顾了“自然生态”与“经济伦理”的“生态经济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生态”与“民生”等多重需求,还推进了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创新和发展。[57]
3.推动了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
其一,国家经济治理理论价值。有学者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价值,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具有政治学理论价值的重要体现。[58]持相似观点的学者还指出,要从以人为本和人民的美好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和国家经济治理理论价值。[59]其二,政治学话语构建价值。有学者从话语逻辑构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不仅有效地实现了政治实践和经济建设话语的结合,还实现了政治话语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话语的融合。[60]其三,推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理论是政治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跨时间、跨空间破解中国经济难题的一把钥匙,对推进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论研究提供着“基础性”、“实践性”的新亮点。[61]除此之外,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具有更强的政治实践性和制度导向性,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框架,[62]还为指导中国政治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导向[63]。
(二)实践价值
1.政治价值
其一,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价值。大部分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优越性进行了研究,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侧重点的不同。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政治自信的重大实践,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的实践回答,其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忠诚坚守和庄严承诺。[64]其二,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在推进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提供了实践思路和根本遵循,是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自信、增强人民坚信社会主义道路信心、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思想。[65]其三,小康社会建设价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逻辑旨归和价值体现。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中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其是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篇章的实践指南,也是实现全面共享经济成果的重要保障。[66]
2.中国经济价值
其一,企业资源共享价值。在具体研究中,有学者基于企业共享实施原则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相较于“以股东为中心”的传统企业分配模式,避免了“一刀切”的特征,不仅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以劳动者为中心”的新型管理理念,为企业的资源治理、人才管理和利益分配提供了较为实际的可操作性建议和有效路径。[67]其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价值。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方面,并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与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是相互契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旨在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而推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现代化开放型经济发展。[68]其三,经济“强起来”的动力价值。有学者从经济动力增长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有其内在的逻辑动力,即不仅在“一带一路”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还为解决经济发展“短板”,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经济“强起来”等增加了发展动力。[69]
3.世界经济增长范本价值
从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世界的影响来看,学界普遍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世界经济进入发展瓶颈而做出的重大研判,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学者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其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价值。如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新发展,显现着强烈的中国特色,也对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必然也会起到为世界上其他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中国实践、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的作用。[70]其二,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有学者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提供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溢出效应”,还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着范本价值。[71]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的价值。有学者立足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认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既深化了关于世界经济建设普遍规律的认识,也深化了发展中国家对探索本国经济建设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并指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视角较为宽广且精准,是在包容性地借鉴国际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顶层设计,对世界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样也有着重要价值。[72]
目前,国内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研究,多倾向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论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虽然目前的研究大都注意到了这一科学理论的内容与意义之间的关联,其中不乏富有思辨性和学理性的成果,但相较于这一科学理论的理论体系研究,关于其价值的研究数量较少,因而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未来展望
总体来看,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初步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该命题提出的时间不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学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一)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拓展
目前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济学等学科,社会学、传播学和哲学等学科视域下的研究相对不足。由此,未来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研究需要拓展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视角,以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态势。其一,社会学视角。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与新型城乡关系、城市社会结构、群体记忆等社会学问题研究不足。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和社会服务等不仅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密切关注点,这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科学性,还关系到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实践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大众化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未来需要深化拓展其社会学研究逻辑及行为研究。其二,传播学视角。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加强理论自信的重要内容,而理论自信的加强离不开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传播。目前,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与传播客体、传播方式、传播逻辑和传播对象等之间的内在理论逻辑研究也相对比较缺乏。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其国际化传播的路径和话语等都是未来继续深化研究的重要路向。其三,哲学视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是科学理论,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因此,探索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十分必要,是未来深化拓展其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
目前,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层次性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宏观视角下思想的解读,其一般或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角度来诠释和理解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或是从整体着眼来厘清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这虽然是科学理论的传统研究路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即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中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关注不够。为此,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其一,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的有机结合。以微观的思想解读寻求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构筑宏观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构建更是迫切。其二,经济发展与精神品格的有机结合。目前学界对这一科学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其内在的精神品格等关注明显不足。其三,长时段与短时段的有机结合。目前学界关注的焦点是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较少关注长时段和大历史视野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一个长期动态的研究课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列宁的经济理论,再到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历史等,都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借鉴
就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内涵解读而言,研究者大多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来研究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而借鉴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诠释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展开探讨的成果较少。其一,社会学中常用的定量与定性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的借鉴。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对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深入研究,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既重视用这一科学理论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实践分析,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社会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去分析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落实效度。其二,文化学的话语表述和内涵分析方法。这一科学理论成果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如何实现中国话语的世界传播,甚至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等,都涉及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的话语结构、话语表述和话语分析方法等。其三,西方经济学的模型建构方法和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法,也是拓宽这一科学理论成果研究视野的研究方法。这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不仅有助于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内涵的深层次诠释,还有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