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新时代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思考

2021-03-25张学凤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主渠道视障思政课

张学凤

(长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视障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数据,2016年—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视障本、专科大学生人数分别为1576人、1687人和1753人,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学历层次逐年提高。他们是特殊人群中的佼佼者,并没有因自身先天或后天的缺陷而自暴自弃,反而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如何提升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成为新时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着力点。

一、思政课在视障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视障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视障大学生同其他普通大学生一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和能力,他们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通过有效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把视障大学生身上特有的宝贵价值显现出来,使其特殊的禀赋得到发展,潜能得以开发,促进其个体思想成长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新时代的视障大学生既需面对由于残障带来的身心缺陷和社会歧视,又要直面时代急剧变革带来的激烈社会竞争的种种挑战。因此,他们更需要系统化的思政课为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阳光照亮其内心世界,有效克服弱势心态和畏难情绪,使他们具有坚定的人生信仰、开阔的社会政治视野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以自信的姿态应对人生挑战和社会磨砺。

(二)有利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克服思想封闭的缺陷

视障大学生大多从小生活在环境封闭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安排下生活,他们接触的负面信息相对较少,思想也比较单纯。他们的政治态度具有务实性,更多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残疾人教育、就业、维权等信息,较少地关注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由于长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照顾,他们更容易被感动,也容易感动别人,这是他们可爱的地方;同样,由于这样的成长经历,他们希望社会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有时也会利用自身的缺陷来博得外界的同情,一旦利益受到侵犯或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心理会产生抱怨和排斥,甚至会用偏激的方法解决。

视障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有系统、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生成特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育可以为视障大学生提供照亮精神世界的思想之光,提高辨别是非、真伪能力的思想慧眼,促进其思想成长和行为转化,从而克服思想封闭的缺陷。

(三)思政课在服务视障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无障碍信息化建设的逐渐完善,视障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速度更为迅捷,但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而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关键期,如不进行正确的理论引导,容易误入歧途。在视障大学生获取较多资讯的同时,伴随着很多疑惑,也渴望得到思政课客观、深刻、翔实的解答。从日常的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思政课教师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视障大学生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活跃度、考试成绩等方面来看,都要好于普通大学生,从侧面说明,思政课在视障大学生心目中是有着很高的心理期待的,这也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强大动力。

思政课是视障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有系统、有计划地面向全体视障大学生开设的,具有内容的完整性,覆盖面的广泛性,教育直接性、自觉性的特点,且有教育平台、经费、学时、学分的强有力支持,这些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能理解思政课“主渠道”的定位,这也是思政课的独特优势。

二、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状况调查

笔者对某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全体大二视障大学生进行了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很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44%的学生认为发挥的作用良好,19%的学生认为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很差。视障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是必要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很强势,是每位学生必修的,必须过关,学时较长,学分很高,甚至高于专业课的学分。但是学生又认为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价值目标没有完全达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谈及“你的思想变化主要受什么影响”时,很多视障大学生回答身边同学、老师和网络信息的影响,少部分同学谈及思政课教师及课程内容。这表明从短期来看,思政课对视障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有限,但这绝不是削弱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理由,而恰恰表明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二)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总体上看,思政课与新时代视障大学生成长期待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影响其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影响视障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水平。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良好的形象是保证其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条件。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视障学生的德育课程普遍不受重视,很多视障同学反映,在中学阶段,思政课等同于老师照本宣科,念念中央文件、听听新闻,或者是唠唠家常,学生缺少政治理论思维的启蒙。在他们心目中,思政课“假、大、空”,是“洗脑课”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从而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导致到了大学阶段成系统、大规模地开设思政课时学生听不懂,或者不愿意听。另外,思政课“污名化”的客观存在也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形象认知,并以“标签化”的形式在视障群体散播,容易形成对思政课的逆反和抵制心理。

第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制约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核心因素。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1]。在“影响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因素”一题中,有30%左右的视障学生回答首要因素是思政课教师。教师是联系思政课和视障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大部分视障学生对思政课的第一印象是从老师的个人魅力开始的。尽管有部分视障学生对思政课的第一印象是刻板无趣,但是有魅力的思政课教师会让思政课更加亲近学生、更接地气,能够使思政课传递的理论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发生关联,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课堂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现有的视障大学生思政课程,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尽管安排了适当的课堂互动环节和课内实践,但是学生的参与度远远不够,缺少学生参与的思政课堂变成了“一言堂”。由于采用大班授课,不仅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气氛难以活跃,教师也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及他们的个体差异,所以导致学生极容易溜号。尽管有些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很高,讲授的理论通俗具有逻辑性,但是缺乏实践来升华理论内容,课堂又缺乏有效组织调动,会使视障学生产生听课疲劳。

第四,视障群体的权益保障有待完善。任何教育都要受到受教育者周围环境和自身知识经验的验证才能被接受[2]。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及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分配不公、教育不公、道德缺失等,特别是与视障大学生升学、就业密切相关的权益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者解释说明,导致教材内容与社会现象的不符。比如同学们普遍纠结,作为视障学生高考时能否有更多的选择权;传统的针灸推拿或者音乐道路已经被安排好,但是内心渴望突破,各种阻碍又令人感到无路可走;残联等组织提供的相关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视障大学生的需求;在残障人士出行、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歧视等。这些都让视障大学生感受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而消解了对思政课理论内容的认同,让很多视障大学生对政治治理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

三、提升新时代视障大学生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思考

视障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是由现实问题引起的,但在宏观政策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背景下,通过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给予视障大学生恰当的思想引导、鼓励其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牢牢把握思政课的初心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门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读懂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到国家、民族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发展定位,明确自己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责任,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的课程。思政课不是一般知识性课程,在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育中必须把握教育的方向,坚定初心使命,把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其归宿。

社会上对思政课尤其是视障大学生的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杂音:有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一门课程很难成为一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人认为视障大学生的教育应该以提高他们的谋生能力为主等。不可否认,网络时代无障碍软件逐渐普及的今天,视障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越是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越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引导,越要保持思政课的坚守和定力。

(二)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这是由思政课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来看,视障大学生由于其视力障碍导致更加专注于倾听,他们反感的不是深刻的理论,而是对理论的浅薄的解读和对实际问题没有洞察力的“正确的废话”[3],这在他们看来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他们对于深刻而有解释力的理论是心存敬畏、满心欢喜的。

思政课的魅力在于理论的真理性,为此在思政课教材体系框架内,科学构建课程内容是关键。内容构建要坚持四方面原则:一是有助于帮助视障大学生认清时代,如果不能读懂时代,就谈不上肩负的责任。二是要有助于帮助视障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舞其冲破现实束缚的勇气。三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规律就是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最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为视障大学生安上一双慧眼,看清社会发展的门道。四是促进其行为转化,做到知行合一,使视障大学生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认知转化为改变自身命运,投身建设实践的实际行动。

(三)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能力

多年从事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体会,使我感到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师的魅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严谨敬业的教学态度和亲和力。由于视障大学生的自身缺陷,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残疾心理,诸如脆弱、敏感,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所以真心关爱学生的思政课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正如一位视障学生说的,一个发自内心关爱学生的老师也会让他的课加分呦。作为特殊群体的思政教师,尤其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教师要通过真情、真心和真诚去拉近和视障大学生的距离,寓思政教育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在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位视障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解学生因个人经历、家庭因素、身体缺陷等造成的心理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二是高超的理论素养。视障大学生作为该群体的优秀分子,往往通过艰苦的努力而升入大学,自身执着、艰辛的求学经历会令其对专业素养高的思政课教师由衷佩服、格外尊重。反之,作为“90后”甚至是“00后”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授课的思政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强硬的理论灌输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对老师的态度会导致对课程的偏见甚至排斥,更谈不上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了。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把真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把真理的魅力展示给学生。

(四)尊重学生,积极调动视障大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视障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思政课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他们身上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待启动开发的潜质,理应是思政课教育的主体,因此,尊重学生,激发视障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性是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关键环节。首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在“你理想的思政课是什么样子”一题中,超半数以上同学回答,应将宏大的国家叙事和身边的小事紧密结合,让理论照进现实。他们普遍排斥远离生活实际的大道理,拒绝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视障大学生的思政课教育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主动关照学生的理论关切和现实需要,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政课在其成长中的理论引导、解疑释惑、陪伴成长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转变话语表达方式。视障大学生也与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时尚语言和大众语言,他们习惯将用官方话语体系表达的理论认定为“高、大、上”。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的语言风格和接受习惯,用有思想内涵又紧跟时代发展的话语体系,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使课堂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有趣。最后,有序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视障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精英分子,普遍经历了生活的苦难磨砺,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他们具有更强烈的参与愿望,渴望自己成为主角。他们渴望被关注,希望思政课给学生参与、自我展示的机会,同学们也更愿意倾听朝夕相处的同学的语言,更容易接受经过思想辩论之后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形式是有参与感的,不是强制灌输的。他们渴望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使教师更了解学生,学生也能更尊重教师和课堂,但同时要有严格的纪律保障。

猜你喜欢

主渠道视障思政课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