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株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所致呼吸道感染疾病及耐药性分析
2021-03-25谢桂扬李苑芳吴国彭方
谢桂扬,李苑芳,吴国,彭方
梅州市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广东 梅州 514000
纹带棒状杆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分布于人体皮肤上,其可导致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角膜炎、神经系统感染、菌血症、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皮肤感染、宫内感染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抗菌药物、介入性治疗等的广泛应用,使多种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较低的群体中大量繁殖生长并引发相关感染[3]。国内外对纹带棒状杆菌的致病性、感染因素、耐药性等均有报道,但是就我国部分基层医院而言,由于其检测方法和药敏试验方法不当等问题,使临床医师对纹带棒状杆菌存在认知偏差,影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4-5]。因此,为进一步探究纹带棒状杆菌的易感因素及耐药现状,本研究将我院近年来收集的42株纹带棒状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梅州市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从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并收集42 株纹带棒状杆菌作为研究样本。痰标本涂片结果符合白细胞>25/LP,鳞状上皮细胞<10/LP,培养后棒状杆菌在痰标本中均处于优势生长状态。
1.2 仪器与药品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生产厂家:法国 梅里埃;型号:VITEK2-Compact);哥伦比亚血平板(生产厂家:江门凯林贸易有限公司);血MH平板(生产厂家:江门凯林贸易有限公司);药物敏感性试纸(生产厂家:杭州滨和)。药品包括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青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1.3 细菌培养与鉴定 细菌培养严格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的要求进行,细菌鉴定则使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
1.4 药物敏感性试验 将血平板上的菌落配成菌悬液,浓度为0.5 麦氏单位,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MH-F 平板上;当MH-F 平板干燥后,选取药物敏感性试纸贴于平板上孵育16~20 h,温度35℃,环境5%CO2;若菌株在孵育过程中不能充分生长,则需要立即重新孵育至40~48 h,并对抑菌圈直径进行测量;结果由EUCAST欧盟药敏试验标准判断,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所提供的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作为质控菌株。
2 结果
2.1 42 株纹带棒状杆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纹带棒状杆菌在男性、60 岁以上、肺部感染及行呼吸机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占比最多,见表1。
表1 42株纹带棒状杆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2.2 42株纹带棒状杆菌的WBC、N%分布情况 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异常率分别为71.43%和85.71%,异常率相对较高。其中,WBC正常值<10×109/L,异常值>10×109/L;N正常值<70%,异常值>70%。
2.3 42 株纹带棒状杆菌的科室分布 纹带棒状杆菌占比以呼吸科室最多,其次为脑外科和ICU 科,见表2。
2.4 42株纹带棒状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青霉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见表3。
表3 42株纹带棒状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 讨论
3.1 纹带棒状杆菌的致病性 纹带棒状杆菌作为正常菌群在人体黏膜和皮肤上分布较为广泛。临床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一种类型,其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感染性较强,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菌血症、神经系统感染、皮肤感染、角膜炎、心内膜炎等症状[7-8]。近年来,纹带棒状杆菌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率呈递增趋势,而在尿液、胆汁、腹水等标本中也偶有分离,致使机体不同部位出现散发性感染[9]。同时,本研究所收集的纹带棒状杆菌均为合格标本,经孵育后均能生长为优势菌。由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知,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纹带棒状杆菌占80.95%,而且在样本送检的当日或前1 d,其血液感染性指标均呈升高趋势。本研究还表明,当患者的WBC和N存在异常时,纹带棒状杆菌的比例明显增加,是炎性反应加重的主要原因。由此说明,纹带棒状杆菌是致使基础疾病及炎症的主要因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知,利福平、万古霉素可有效缓解并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症状[10]。
3.2 纹带棒状杆菌的易感因素 本研究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在≥60岁、男性、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的占比分别为69.05%、66.67%、88.10%。说明男性、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是纹带棒状杆菌的易感人群。谢爱香等[11]研究表明,呼吸机、负压吸引器是传播纹带棒状杆菌的重要途径,而患者的病历夹、床栏、洗手池、医护人员手等部位也是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纹带棒状杆菌黏附于呼吸机或负压吸引器的表面,并随着介入治疗进入患者体内,进一步形成生物膜,最终引发院内感染。同时,陈万贞等[12]证实,同一病房、同一时期的患者所携带的纹带棒状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处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的大概率事件。由此可见,患者本身因素(年龄、性别)、院内消毒、隔离等措施均是影响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3 纹带棒状杆菌的耐药性 临床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度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介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纹带棒状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陈东科等[13]使用K-B纸片扩散法对158株纹带棒状杆菌进行了药敏检测,结果显示,菌株对庆大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的抑菌圈较大,而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的抑菌圈较小甚至无抑菌圈。本研究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青霉素的耐药性分别为90.48%、83.33%和73.81%,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分别为16.67%和16.67%,与陈东科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利福平、万古霉素对纹带棒状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研究称,纹带棒状杆菌对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主要由tetAB 基因、ermX 基因决定,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主要取决于gyrA 的双突变,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则是由青霉素结合PBP 改变引起,以上均为纹带棒状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14-15]。
综上所述,纹带棒状杆菌在男性老年且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感染性较强,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利福平、万古霉素对纹带棒状杆菌的抗菌性良好,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