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3-25范佳毛启碧文静孙永东
范佳 毛启碧 文静 孙永东
摘要:目的:对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对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和单纯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作为本次对比项,以本院的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上述不同治疗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可以取得优质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鼻喷剂;变应性鼻炎
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环境受到了大幅破坏,这也导致鼻炎患者逐渐增加,而变应性鼻炎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该疾病通常是由于致敏原在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参与下,通过免疫球蛋白所形成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针对该疾病,通常采用布地奈德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达到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但是仅仅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还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和2021年10月为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和技术时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差异较小,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单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以及在鼻喷剂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是单纯采取布地奈德鼻喷剂(阿斯利康
制药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79)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是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对鼻孔轻喷,两个鼻孔在每次治疗过程中分别喷一次,每次喷的大概剂量为64μg,每天喷两次。每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总治疗时间为一疗程。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孟鲁司特钠(大冢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64370)进行治疗,服用的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10mg,每天服用一次,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程度较为明显视为显效;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程度较轻视为有效;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并未发现显著的改善,甚至有所加重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统计学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步骤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来进行数据处理,在进行分析处理后,会对计量和计数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分别是±标准差和n(%);其次对数据进行检验会采用t和X进行。经对比后,组间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视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如表2所示。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在当前临床治疗中也被叫做过敏性鼻咽,且在临床中的患者正在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增加,该疾病在临床中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和鼻痒以及鼻塞的症状,不仅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对于该疾病,临床中为了缓解其症状通常采取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但是在治疗期间并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依然会复发。有相关研究针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发病机制和诸多细胞因子异常表达有直接的关联。布地奈德鼻喷剂在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的治疗原理是直接到达患者的病灶,从而达到局部抗炎的效果,但是单纯使用这一治疗方式并无法有效的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将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使用。孟鲁司特钠药物在使用后可以将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行抑制,从而减轻患者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最终将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较了两种不同方式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加优质(P<0.05)。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有明显的改善,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茜.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70-1172.
[2]彭芝萍,余洋,朱雯雯.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3):3734-3736.
[3]詹飞,陈锋.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8,24(07):1210-1213.
[4]肖勇,阮紫娟,谷宏辉. 变应性鼻炎采用通窍鼻炎胶囊联合孟魯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2020,17(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