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2021-03-24袁帅

科技资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袁帅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获得了飞速发展;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新媒体又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造成了双重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并探索借助新媒体打开思政教育的新局面。以问题为导向,首先查找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才能够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学生  思政教育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a)-0244-03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YUAN Shua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52  China)

Abstract: Driven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medi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oday, 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new media has also caused a double impact on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 must seriously study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use of new media to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be problem-oriented,we need to look for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better find solutions to problems.

Key Words: New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媒体,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媒体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史。1999年,互联网横空出世,现代信息技术出现质的飞跃;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并迅速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格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又对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双重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影响,并探索借助新媒体打开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1  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 新媒体

媒体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3个时期。媒体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15世纪开始,至20世纪结束,至少持续了500年[1]。在媒体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绝大多数民众未曾接受过启蒙教育,因此媒体的受众面较小;在这一时期,媒体的主要形式是报纸(平面媒体),媒体主要为少数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士或市民阶层服务,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较为有限(尽管如此,在近代史上,平面媒体仍然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农耕时代走向大航海时代,并影响了英国蒸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1917年2~11月,《真理報》还成功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

媒体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叶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结束,仅仅持续了80年左右。在媒体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电气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绝大多数平民接受了初等、中等教育,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因此媒体的受众面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由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台、电视台等电子媒体。媒体形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媒体不再为少数精英人士服务,转而为社会大众服务,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获得了较大的扩展(20世纪以来,无线电台成功推动罗斯福4次连任美国总统,电视台则彻底重塑了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推动个人英雄主义取代了保守主义[2])。

媒体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目前仅仅经历了20年左右。在媒体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计算机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信息革命,社会生产力在高水平上保持稳步发展,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接受了高等教育,公民社会已经成型,因此,媒体的受众面几乎涵盖全体社会成员。在这一时期,由于互联网、无线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等数字媒体。媒体开始为每一名社会成员服务,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出现了几何级数式的扩展(2020年7月,一个小学生因研究结直肠癌基因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奖,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千万人的质疑、热议,倒逼官方进行彻查,最后撤销了奖项)。

有专家深入研究了媒体发展的3个时期,最后发现:无论是平面媒体(报纸、杂志),或是电子媒体(电台、电视台),媒体的传播者与媒体受众之间都无法实现实时交互;而网络、手机等数字媒体却将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紧密联系起来,双方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进行实时交互[3]。因此,可以将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划分为“旧媒体”,将数字媒体划分为“新媒体”。“新媒体”可以描述为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向受众提供实时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媒体。

1.2 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专家们随机选择了国内5所高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有300名高校学生接受了此次调查。在接受此次调查的学生中,有106名大一学生,100名大二学生,94名大三学生。从专业来看,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中文专业30人、外语专业40人、经济管理专业50人、法学专业30人、化学专业30人、数学教育专业20人、计算机专业40人、土木工程专业20人、其他专业40人。

此次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只有3人每天看报纸,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1%;有298人每天看电视,但不看《新闻联播》,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99.3%;有102人每天使用QQ,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34%;有89人每天使用微信,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29%;有276人每天使用互联网,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92%;有96人每天使用微博,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32%;有264人每天都要收发手机短信,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88%。这充分说明旧媒体对当代高校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而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调查还发现: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81人利用新媒体来交友、聊天,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27%;有78人使用新媒体玩游戏,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26%;有60人使用新媒体看新闻,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20%。有187人曾经在新媒体上发表过自己的个人意见,在全部被调查的学生中的占比为62.3%。

2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新媒体又通过实时信息交互,在短时间内塑造了学生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造成了双重影响。

2.1 新媒体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新媒体上,任何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再受身份、制度、地位、财产收入、学历的限制,因此,新媒体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学生在新媒体舆论场的讨论中还可以逐渐养成公民意识,继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4]。

2.2 新媒体也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负面影响

当前,国内贫富分化严重,反映到高校内,贫困学生在全部学生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甚至达到25%)。当这些贫困生在新媒体上看到黑社会老大开着豪车大摇大摆地出狱,看到没有文化的富二代们挥金如土的消费,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继而产生悲观、愤恨等消极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可能崇尚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沦为金钱的奴隶(如臭名昭著的“裸贷门”事件,便是由于新媒体造成的)。

除了上述影响之外,还有许多高校教师认为新媒体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乱说乱动,不利于统一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式的思政教育[5]。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过度焦虑;我们还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应当主动借助新媒体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打开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3  解决对策——借助新媒体打开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当前,高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找乐子”、聊天,绝大多数学生未曾使用新媒体主动观察社会现象,更谈不上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思考。因此,学校可以设立微信公众号或建立QQ群,向学生的手机、电脑有意识地推送下列信息。

(1)十七八岁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上,吸着弥漫的粉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晚吃着没有油水的饭菜;另外一些农民工,年龄已经超过五六十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依旧在建筑工地上干着重体力活;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问他们苦不苦,这些农民工却笑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国家政策好,工资直接打进我们的银行卡里,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2)在农民们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从事重体力劳动时,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却在参神拜鬼,大肆收受消费卡,在会馆与陪酒小姐进行“一对多”的淫乱活动,最后被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公职处分。

(3)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迪士尼公司女继承人阿比盖尔·迪士尼、香奈儿品牌持有人韦特海默兄弟等83名百万富豪发表公开信,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全球1亿人失业,导致全球5亿人陷入绝望,因此呼吁“向我们征税,向我们征税,向我们征税。”另据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比尔·盖茨、贝佐斯等超级富豪为抗击疫情进行了大量无偿捐款,累计超过数十亿美元。

在推送以上信息后,高校便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新媒体就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在线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高校切不可搞“标准答案”,更不能干涉、阻止任何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他们又在寝室里过着集体主义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当学生们看到2020年的中国社会还有这么多人在受苦受累,有这么多人颓废堕落(聪明的學生还会发现:这些堕落分子从不考虑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不尊重自己的人生),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豪们却在主动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时,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震撼。通过讨论,学生们会认识到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个人只有努力为社会、为他人服务,才能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4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造成了双重影响。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当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使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便可借助新媒体打开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

[2] 王炜.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0):226-227.

[3] 李一新.在教学评价研究中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0(10):51-52.

[5] 何桂美.大数据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57-58.

[6] 罗雨桐.高校校园新媒体发展现状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0,6(3):38-41.

[7] 郑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8] 韩甜甜.基督教传播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启示研究[D].燕山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