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2021-03-24张珺瑛牟琥珀

考试周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

张珺瑛 牟琥珀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相互影响的教和学的行动方式的总称,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以及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文章主要介绍了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一、 引言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教学方法对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性、课程和教材特点、设备条件、教师个人素质等因素,更要考虑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能否满足其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既要考虑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考虑它的道德性、伦理性。

二、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的教学不仅是理论的教学,而且也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不止要对学科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且德育的理念也要深入人心。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材中,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使化学课堂的教学真正地发挥价值,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化学学科的使用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德育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化学意识和素养。通过这样的方法,化学的学习就不再单纯是理论的学习,而且是一个全方位的知识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真正能够落实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为品德的培育也是化学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化学的学科教学中,不论是理论的学习还是德教育的工作,都要深刻地重视,并且做好引导工作。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班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也要考虑到并且照顾到他们的感受。要观察他们的变化以及遇到的问题,确保化学的教育和化学的德育符合他们的需求。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德育水平。特别是要从生活中挖掘化学德育的具体案例,把这些案例带到课堂中来,而且在化学教学的课程中也要注意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制定和调整,不断提高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三、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方式方法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教材中,蕴藏着许多关于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化学工艺发明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化学的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化学成就的相关介绍以及宣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的化合物,讲解有关铁及其金属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可以介绍在古代,我国的冶金技术就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春秋时期农业上已经普遍使用铁器,制造于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之一,享誉“镇国之宝”,在全世界享有名气。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史料,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由于现在很多初中的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团结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知识传授的时候,需要特别重视学生团结合作这个方面。通过一些化学问题的探讨或者是化学实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化学的课堂中,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互动参与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充分地进行团结和合作。例如,在探讨某一个化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要求班集体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到抢答的环节。通过这种抢答的方式,许多学生和小组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关系,要求学生参与到化学问题的探讨中。这种化学问题的探讨模式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才智,也让学生参与到集体的智慧贡献中,这种独特的课堂提问方式能够让每个人参与到化学问题的探讨中。课堂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堆砌过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应转变为灵活的师生互动式探讨模式。就实验室安全问题进行细致讲解,以安全事故案例入手,分析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多种因素、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等,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养,营造了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化学德育的培育过程中,要进行爱国主义的相关精神培育。因为化学不只是一个科学的学科,而且也涉及了很多道德素养方面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化学方面的负面新闻,都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掌握了化学的相关技术,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道德素养。导致他们将化学的知识用在一些违法的领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我们在平常的讲述中,需要对学生加强道德素养的教育,例如讲解一些利用物品的化学成分制作有害食品的案例,强化学生对正确使用化学知识的意识,在今后的深入学习中,即便是掌握了化学知识,也要确保化学知识利用在合理和合法的领域,不能够将这些化学知识应用在伤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物上。

(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绪言”课上笔者就给学生指出,中国人民很早就有了探索化学的活动。古代中国人的炼金、炼丹技术,他们的研究传入西方后,大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前人的劳动与成果永远给后继者以借鉴,后人正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和发现真理。虽然之前的人没有发现化学上的重大理论,但是他们给了后者的借鉴意义是非常大的,所以人要珍惜前人的劳动成果,不能单纯地否定前人的努力。通过这些引导性的分析,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学好化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五)爱我家园,从我做起的环保教育

在当前的地球环境面临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化学学科的知识讲述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因为目前的人口与环境是当前的时代主题,化学的学习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在地球上。面临目前全球化的能源危机以及污染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教学的时候,化学教师就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教学,让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比如在学习化合物的时候就可以介绍酸雨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还会大面积破坏植物生长。在进行碳的相关学习中,可以介绍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让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时的介绍,让学生回到家里做环保的讲解员,鼓励家人和朋友参与到环保的行列,让他们减少汽车的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相信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讲授空调的使用会给臭氧层带来严重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要进一步强化化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在学习氮的化合物时还可以介绍含氮的有机物,可以让海水富营养化,进而导致了海水的赤潮,很多鱼类因此死亡。通过这些案例知识的讲授,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生活中能够更加具有环境保护的观念。在讲述这些知识的具体问题时,不仅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危害物质所带来的严重影响,让学生可以看到这些危害的结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者是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有毒气体排放的后果,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穿插着安全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果遇到毒性气体时要如何处理,保护自己的生命。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知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教学方式实质上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统一。在初中化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特别是注重化学科学方法的德育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成绩以及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发吉,刘会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3):26-27.

[2]沈玲玲.优化学科价值德育渗透科学素养:谈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科素养的德育渗透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1):93-94.

[3]郭鹏.学科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46.

[4]娄卫润,李丽盺,许九奎.以生为本德育渗透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课例赏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1):46-48.

[5]徐瀛.德育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以“原电池”教学为例[J].云南化工,2018,45(Z1):122-124.

[6]金彩娥.浅析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渗透化学学科思想: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为例[J].新智慧,2017(24):38.

[7]李靖轩.化学学科思想在元素化合物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以“铁的转化”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7,38(1):10-13.

作者简介:张珺瑛,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二中学;牟琥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
基于Scratch语言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研究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点
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小学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相融合的措施探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