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2021-03-24谭南凯
谭南凯
【摘要】现代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自我表达能力越来越强。由于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健全,所以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学生又在学校里,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班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将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人性化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于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有重要作用。它能凝聚班级团结力,让学生互帮互助,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建设一个好的班级文化,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强调班级的管理功能,它以班级为组织手段,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确立班主任和各学科老师的权威。即使在育人方面,他们也主要是说教,对学生强调“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种需求。结果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班级只是班主任的,班级建设只是一个人的事。有老师的时候,各种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旦避开老师的眼睛,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事实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作为班级建设主体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在于老师和班级的双重影响。因此,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下,班主任不仅仅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还要建设班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融入班集体,让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集体荣誉而学习,快乐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为了老师学习。班级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全方面地发展,从而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要求老师有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愿意主动学习。通过调查表明,在同一所学校中,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班级文化。这种不同,反映了不同人格、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差异。所以努力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走向良好的重要趋势。
二、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的体现
物质文化的建设是保障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一种物质形式体现。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对学生有微妙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是学生主要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长时间逗留的场地。所以高雅形象的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室摆放一些鲜花绿草、注重教室桌椅的摆放、积极打扫教室的卫生等。优美的学习环境总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消除学习带来的疲惫,还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够引导学生的审美观。让教室成为一个能够培养嫩芽的地方,可以在班级的墙上悬挂一些白纸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可以在教室后面创立黑板报,张贴孩子们的绘画、书法、剪纸等作品。
(二)制定制度文化形式
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的保障,是班级文化的维持和协调机制,包括有班长等班委的选立、各项规章制度、兴趣小组等等。这体现了班级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班级精神最精确的反映。这对每一位学生的行为都有着强烈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维持和保障班级目标的实现。制定适合本班级的制度尤为重要,要遵循“民主、公正”的原则。定期举行班级例会,注重实效,定期组织班委总结一周的工作,吸取经验和发现不足改进不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級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举行班级文化活动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另一面。例如有些学生文化成绩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强,或者积极勤劳等,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对学生激励并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首先,老师应鼓励本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班级活动,例如,运动会、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老师可多举办班级活动。例如,举办故事大赛、书法比赛、手工制作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能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动态的文化氛围,为建设班级文化打下基础。这样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享受做班级小主人的快乐,同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乐趣,从而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还有,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步入社会,例如参观敬老院,帮敬老院打扫卫生、清洁马路等。让学生也体验一下社会生活,让学生也能体验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从而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更加热爱学习,懂得回报社会。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他们会得到更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四)开展班级文化主题活动
班主任天天跟学生打交道,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我每周都要进行一次主题班会,根据需要制作不同的课件,图文并茂,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化的收获。学生年纪较小时,班主任主持班会;到了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自己主持班会,班主任坐在一旁参与整个班会过程,适时作个总结。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主持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积极互动参与,寓教于乐,学生在开心中接受了教育。
关于同学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有集体感和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形成良好班级风气。其次还要培养学生之间的良好竞争意识。良好的竞争关系能活跃课堂气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让班级生活更加向上、有趣。
三、结束语
班级的文化建设会让班级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也会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立马就能建设好的,也不是马上就会生效的,所以还需要班主任的用心建设、耕耘,而且要一如既往地坚持、继续,更需要不断分析、总结、调整、改进、提高,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71-172.
[2] 王坤信.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