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态度元认知理论的端正学习态度的策略研究
2021-03-22王燕
王 燕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1418)
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1976年,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总之,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元认知的研究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元认知研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儿童和语言等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元认知已经应用到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教材编写,数字化课程设计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2]
一、问题提出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许多平台上的课程设置应用了元认知的策略,明确了认知目标,即每章节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记录学习时间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最后对学习结果给予评价与分析,以得分等方式告知学习者。但目前还存在效果稍显不佳的问题:部分学习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唯分数论,甚至总结出各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用的发挥。[3]因此,要保证数字化学习的效果,首先应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会他们对包括学习态度、惰性、学习等思维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4]
二、理论基础
(一)态度元认知
对于顽固的学习态度不端者,老师往往感叹:“顽徒不可教也”。那么态度是什么?真的不可改变吗?任何的态度都是人的一个思维活动,人的元认知能力能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评价与调整,这就是研究较多的态度元认知成分,即态度确定性、态度重要性以及态度矛盾性。确定性的态度更稳固;态度的重要性提升,态度的稳定性也随之提升,并且对认知及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态度矛盾性越高,态度越不稳固。态度强度越强,态度就越能持久,越难改变。如果这个态度是消极的,那么就越难以端正。[5]
(二)说服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说服的行为,说服通常是指以信息交流为基础,个体通过加工与态度对象有关的信息而形成或改变态度,是态度改变的一种典型方式(Bohner&Dickel,2011)。态度对象有关的信息为说服变量,加工与态度对象有关的信息而形成或改变态度的能力属于说服对象的元认知能力,他们能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反思、评价与调整,自问这个看法我确定吗?这件事对我重要吗?这个看法对还是那个对?[5]如果说服对象(受众)是低元认知能力,同样的信息也会对他失去效用,就是教师认为的“顽徒”。而人的元认知能力越强,越能控制自己的态度,在坚持原有态度和态度改变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使用适合个体学生的说服变量,同时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反思的习惯,让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态度做出正确的评价与调整。
例如有学生认为不用认真完成网上的学习任务也能得到很高的分数,而教师就要说服他们只有真学习才能有满意的分数,见图1。
图1
三、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旨在考察师生在说服变量进行选择与加工时的差异。
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提高说服变量的有效性。
(二)调查与测试结果
本项目的调查对象为我校非英语专业19级156位在读学生,有效问卷149份。本人罗列了一些在说服某些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时使用的说服变量,本人和学生对这些变量的有效性排名对比,见表1。
表1 有关说服变量有效性的师生差异
从上表可见,本人认为有关英语的重要性,学习习惯,时间条件保障和诚信道德相关的说服变量的有效性较小。因为近十年的英语学习使得这些成了学生的常识,而他们现有的英语水平已经证明其有效性是不够的,所以本人针对网络学习中某些学生自律性和积极性都不高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学生的从众心理,提出了“作弊是不可能的”和“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两个说服变量,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因而有效性也会更高。调查结果相反,这两个说服变量在学生看来是有效性最低的。通过与不同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不认可其有效性是因为学生所见所闻证明这两点是不可能的,他们否定了说服变量的真实性。
(三)分析
学生利用元认知能力对说服变量进行加工时,会对这些变量反思、评价最后决定是否调整原有的态度,自问我确定吗?对我重要吗?如某位学生对说服变量的加工过程,见表2。
表2 学生对说服变量的加工过程
可见,教师与学生在处理说服变量上存在差异,教师在选择说服变量时,要确保这些变量在个体学生中的认可度和相关度。
(四)改进措施
确保说服变量的可信度才能提高其有效性。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压力,简单说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并不相信,可以把全班同学的学习记录数据展示给他们看,他们会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是否已经落后了,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网络学习杜绝作弊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把这些防作弊手段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如熟练才有速度,控制测试的时间,只让准备充分的学生完成测试;限制屏幕切换的次数;限制客观的比例,使用主观题和口语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加大题量,或是学习任务以微信打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培养他们每日按时学习的习惯等。了解这些手段后,有些学生可能会放弃作弊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