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体系构建
2021-03-22梁杰
梁 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208)
农民的现代化、职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1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谓标志着“农民”由身份变为职业,生存状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提升学历层次是保证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前提,也是农民加快专业化进程的智力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在新的职业领域要实现职业胜任、获得职业成长,就必须具备核心素质与核心能力,即胜任力。而课程是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重视职业胜任力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契合,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属于农民的范畴,其一般特征与农民的一般特征大体一致,但是在内涵上又有所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之“新”,在于其独特的限定性。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部 2013 年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中对新型职业农民主要类型及内涵特征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习近平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至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得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还必须 “是市场的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1]“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业”。可见,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好的社会声望。这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学历教育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2.职业胜任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胜任素质的概念,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2]他认为正是这些深层次特征能将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并于1973年提出冰山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将个体的素质分为六个维度,分别是:知识维度,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以及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技能与能力维度,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技能或者一般能力;价值观与态度维度,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自我概念维度,是主体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它的显著功能在于对人自身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个性与特质维度,是指一个人稳定的现实态度和持续的行为特征;内驱力与社会动机维度,是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戴维·麦克里兰认为,人的这些素质就像一座冰山一样,露出的外显部分是人的知识、能力素,是通过教育、培训容易获得的素质;冰山下面看不见的内隐部分即人的特质、动机、态度、价值观等,是不容易改变的,但却更深层次地支持并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3]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是在遗传因素、外在行为以及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倾向于外在行为和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较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原有生理机制的结构。人格特质虽然具有稳定性特征,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这一观点为学校有针对性开展特质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职业胜任力冰山模型是我们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014年4月,两部委联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4]文件明确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既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现代文明素质,还应具有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所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素养,以及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从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的这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与职业胜任力冰山模型的素质层级高度吻合。
3.新兴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
通过理论的阐释和政策的解读,依托“职业胜任力”的六个维度,我们初步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质模型中有关“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采用工作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关键事件访谈法,提炼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对上述方法提炼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初步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的理论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素质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知识素质是基础。新型职业农民要掌握农业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按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的高精尖人才,只有掌握农业科学理论知识,才能整合劳动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迁移并形成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技能与能力是完成职业胜任的手段。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讲,要掌握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的技能,更要掌握农民作为职业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如信息工具使用与信息甄别、语言的沟通与表达、创新思维等。社会角色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社会中首先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的公民。当前我国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自我形象是核心。身心健康、自信、乐观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形象预期,期待效应会导致传统农民的行为发生积极反应,从而转变为农民卓越者。个性与品质是关键。古语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诚信、勤劳、耐心、专注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品质。驱动力是路径。心理学认为,推动个人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个人的需求,需求引发行为的改变。新型职业农民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不断寻求身份认同、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而这样的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内驱力,会激励个体把事情做得更好。
教育是实现人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农民通过接受教育,习得农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劳动技能与职业能力、社会规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社会文化,并凭此胜任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角色。农业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与责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是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依据和标准。
在认知层面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之后,直面现实,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程度,支撑目标达成度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以及改进、优化之处何在。
二、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个案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业类高职院校为此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纵观一个人才培养周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课程体系是围绕培养目标构建并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追踪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面向设施农业与装备领域,培养具备设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及设施农业装备产品的应用与调试、管理与运维等知识与技能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个培养目标关注的重心是知识与技能。因为进一步从具体培养规格看,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这三个维度要求中,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具体,有实在的课程支撑;而素质要求表述笼统,没有体现农民职业性特点,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如在文化素质表述中: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追求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这与普通高职学生的培养规格雷同,没有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的特色。依此培养目标构建的原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课程分四大模块,文化素养课7门,除常用文书写作、体育外,再从尔雅平台13门取5门(毛概、思政、形势与政策必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概论、经济学百年等选修课程),共324学时,占总学时的13.41%;职业素养课程9门,其中6门是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比如职业英语、人际沟通、乡村文化,三门是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共576学时,占总学时的23.84%;专业核心课5门,640学时,占总课时的26.49%;专业拓展与实践8门,460学时,占总课时的19.04%;专业选修课共6门(选4门),96学时,占总学时的3.97%;毕业实习16周,320学时,占总学时的13.25%。教学采用农学交替的模式进行。这样的课程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表2 课程结构表
1.课程体系同质化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成人职业教育,成人的学习是有明确自主导向的学习,原有课程结构没有体现出分层分类、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的特点,呈现出与普通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民内部这一阶层分化趋势明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男女生比例差别不大,但是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和结构差别较大,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前知识结构、思维范式、心理发展任务、关注问题和思想困惑的不同。我们目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统一,培养模式单一,大而同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不利于培养职业胜任力。而生源的多元结构和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按照学生培育需求进行分类,构建不同的培养模式,提升其职业能力和核心素质。诚然,高职院校在招生时设置了各不相同的专业,但是在专业学习范围内,学生对工作岗位方向、提升发展类型、课程模块以及学习进程空间的自由度和自主性都缺少选择权,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对自己承担责任的事情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新型职业农民是带着问题来求学,这些问题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真实生活的需要,因此,任何单一学科和技术都难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复杂问题,只有多学科、多技术以及技术和社会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这些学科和技术怎么组合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只有农民自己最清楚,作为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课程菜单,让农民有选择的权利,从而更好地完成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工作。
2.课程设置缺乏弹性
为缓解农学矛盾,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了相应措施,教学安排为:在学校面授6周,网络辅导6周,教学巡视6周,时间都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安排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因为新型职业农民多数都是有工作的,而工作和家庭的安排未必在这面授6周能安排开。行为选择理论指出,人们根据行为结果的价值抉择行为,而个人对行为结果的价值认知会受到时间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因此,当人们做出行为抉择时会表现出冲动行为,选择即时满足。鉴于此,当家庭、工作和学习发生冲突的时候,学生会舍弃学业选择工作、家庭,获得即时满足,因此,这种教学安排依然不能缓解农学矛盾。为防止学生因事请假的比例过高,教务管理部门规定缺课三分之一及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将好多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挡在培训门槛外,造成学生大量流失。就农民自身而言,他们大多数没有额外的时间参加培训,同时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职业理念去认识新型职业农民,本身积极性就不高,缺乏灵活性的教学安排就更让农民望而却步。
3.不重视核心素质的培养
冰山胜任力模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知识与技能处在冰山以上部分,是胜任者的基础素质,容易获得,但它不能区分卓越者与普通者;水下冰山部分可以统称为鉴别性特征,是区分卓越者和普通者的关键因素。[5]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民中的卓越者,与传统农民的区别不仅在知识、技能、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胜任农民职业的核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社会责任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他们身心健康、自信、乐观、诚信、勤劳、耐心、专注、热爱农业、追求进步。高职院校能够通过设计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这些核心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经验有余理论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工作遇到瓶颈迫切希望到高等学府提升自己。实践表明,“当具有丰富实践的人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以后,其创新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其对技术的创造力和整合能力甚至超过专家学者”。[6]而当前课程体系更注重农业生产技术、技能的传授,关于文化素养类课程基本都是网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年龄结构跨度大,对于网络教学方式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学习收效甚微。我们要发挥学历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长周期的教育,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与其劳动生产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基准,小学毕业可以提高生产率43%,中学毕业可以提高108%,大学毕业可以提高300%。这说明科学文化素质是使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形态的生产力的直接桥梁。[7]用学历教育解决农民终身教育问题,是重构中国特色农民教育制度体系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重视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关键。
4.没有体现岗位能力的培养
新型职业农民选择职业院校接受学历教育,在提升学历层次的同时,也想要取得新型职业农民的资格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岗位能力,满足职业成长的需求。这反映了新型职业农民要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强烈愿望。2019年初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书证融通”,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放在同等的地位,即“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是个体完成一定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机构颁发给学习者的文凭,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资格证是个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证明,是职业准入和从业资格的认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一个人职业综合能力的反映。三者不是并行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通,有机衔接。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与行业之间缺乏彼此沟通与认可,现实状况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用人目标与培养目标相分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相脱节的突出问题,致使不少职业院校,包括应用本科高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培养的周期很长、成本很高”。[8]这迫使职业院校要打破“三权分立”的状态,将职业资格认定考核内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相互融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工作岗位、工作领域的典型任务及其核心能力要求(即胜任力)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实现人、职、岗的优化配置,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培养成本。
课程是实现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对当前课程体系的反思,高职院校急需构建一个满足学生岗位需求、职业发展规划、心理发展任务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使新型职业农民毕业后迅速胜任职业,并能获得职业成长。
三、依据职业胜任力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和各类课程设置的比例与递进关系。为支撑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的培养,需构建“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课程结构体系,形成第一课堂由必修的通识课和专业的课程平台、必选的岗位模块课程以及为学生后续发展构建的衔接项目组成;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包括社团活动、学科与技能竞赛、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技能竞赛项目、网上精品课程选修、外校或其他学习方式获得转换学分的课程体系等,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设置和实施。基本框架图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课程体系架构图
该“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课程结构体系中,课程平台由通识课程平台(占总学分的25%)和专业课程平台(占总学分15%)组成,占总学分的40%左右,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必须修读的课程,体现共性和基础教育;岗位模块课程为某一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模块,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讲基本分三个模块即生产技术岗位、服务经营岗位、组织管理岗位,三个模块学生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必选一个,一旦选定就要修完这个模块全部课程,占总学分的20%左右;衔接项目是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想继续提升发展的项目课程的任选课程,占总学分的2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能力素质、学习意愿和学习需求选择通识选修课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课程,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科与技能竞赛、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自主学习、网上精品课程选修、社会实践、外校或其他学习方式获得转换学分的课程进行选择学习,这部分占总学分的20%,体现个性教育。该课程体系有效学习期限为2—6年,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1.平台课程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模型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具备农业文化知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具备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语言应用、创新思维等能力,自信、诚信、专注等个性品质。保护和传承农业传统文化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责任,同时也是区别于传统农民的重要指标。为达到职业胜任的要求和标准,满足提升素质的需求,在通识课程平台设置了农业发展理念和农业职业精神等观念性教育课程,目的是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升对农业文化的认知层次,完成对农业文化的心理顺应。英国学者舒马赫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价值观念,传授如何对待生活。毫无疑问,传授技术知识也是重要的,然而它总是第二位的”。[9]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更是影响个人发展的深厚基础和精神支撑,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观念影响个体的行为抉择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中国人的价值潜念里文化与素质、与修养密切相关,所以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讲,增加文化底蕴是做到文化自信、增加农民职业心理认同感、赢得社会尊重的必要条件。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存在,社会以及群体的认同对健康身心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张兆和所言:“一个群体的身份是否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该群体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10]农民社会地位低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离开农业的重要原因。[11]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充满自信、有自控力、有文化、有技术,是现代化农业领域急需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良好的公众形象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尊重与被尊重的社会氛围是新型职业农民得以存在的社会心理环境。平台课程是使学生掌握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科技、文化和农业基础知识,为其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并提供支持的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培养有文化科学知识与职业关键能力、热爱农业、有社会责任感、自信乐观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素质。
2.岗位模块课程
新型职业农民责任感、个性品质、对农业职业的认同与热爱,认知是基础,但是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阶段,对职业的深厚情感要在工作实践中产生,岗位模块课程架起了知识和实践的桥梁。通过岗位模块课程,将真实工作岗位的任务融入教学内容与过程,根据任务需要将相关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进行重新构建,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任务导向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热爱、奉献、自豪,在处理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认知和行为趋向统一,理论和现实融合,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生产经营的理念切实转化为职业农民的内生技能。新型职业农民所应具备的岗位技能素质,是指这一特定群体在技术、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95%以上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技能素质整体不高,导致农业边际生产力低下,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12]他认为劳动者增强本领、提高技能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的过程。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来讲,全面提升岗位技能素质,既是促进增收,维护农村繁荣稳定的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现代化的农业不仅需要一般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更需要在这一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岗位模块课程设置上更注重某一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教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岗位技能证书,满足人岗匹配的需求,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和成本。
3.衔接项目
新型职业农民胜任力模型根据六个维度构建的核心素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素质层级。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素质层级的内容、具体指标和深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有衔接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属于终生教育范畴,是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再教育,而高职院校作为推进整个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衔接项目的设计要考虑从职业发展的衔接上界定专业的职业面向,项目衔接的是专业与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根据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模式、新服务方式等现实需要开设的系列提升选修拓展课程,培养学生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规划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科学素质和能力。
这三个方面的课程既保证了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农民这一职业应该具有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同时将能力细化到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体现精准培养。而平台、岗位衔接是知识和能力动态发展和层级递进提升的过程,体现了逻辑性、衔接性和整体性,模块和项目的设置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跨学科的综合性,注重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三大类课程的设置和选择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学习需要的课程,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项目的设置满足了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直接参加证书资格考试并采用一定的比例记入学校课程成绩,学历教育课程与技能证书互换,学分转换,实现书证融通。
基于职业胜任力构建的“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课程体系架构是为了满足学生岗位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设置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有与之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分类、分层、分级的人才培育格局,如实行大类招生、弹性学制、走班学习、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认定、课程学分与证书资格认定互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科学跟踪评价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为保障,实现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