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策略探究
2021-03-22甘炳超
甘炳超
摘要:数学作为贯穿我们学习生涯大半时间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在我们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计算能力的训练。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持之以恒,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本文笔者在“减负提质”背景下,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提质;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在新的教育政策有效落地推进以后,“减负提质”成为学校和老师要遵守的一个重要思想准则,学校和家庭教育观念都有所改变,学校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数学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未来数学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所以,长期以来,老师们都把计算能力培养当作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是一种很有用的技巧。生活中充斥着计算,这是小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生存技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较强的计算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逻辑上进行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是,目前有些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进行数学教育,对数学原理、规则、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很大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二、“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1.计算兴趣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对学习的理性认知较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兴趣为学习基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如果教师正在教授“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知识,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与11相乘的结果,然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教师随机说出一些□□x11=?,然后让学生进行“拍一拍”的游戏活动,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在黑板上拍出正确的计算答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x11=?”的计算,由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比赛拍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对加减法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提高,人人都想试一试“拍一拍”游戏。
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通过对“年、月、日”的学习,制作一份活动日历,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月发现日历的不同,对这些发现进行总结,同学生日的统计记号等等。通过实例教学,既能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又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更能体会到真实的数学之美。它会引发强烈的学习乐趣,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树立了学好数学、用数学的信念,从而真正做到数学学习的“减负提质”,在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计算能力。
2.把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
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如果老师单纯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时,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真正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运算的快乐和魅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展开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使学生在每天的数学实践中学到新鲜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练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实际,让题目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统计表相关的知识时,老师要求学生在分组中调查一月到六月期间小区各个家庭的用电消耗量。编制相应的统计表格(见下表),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1)哪一户在一月到六月用电量最大,哪一户用电最少?
(2)哪一户七月份电耗最高?
(3)同学们有没有了解一月至六月的电消费趋势?在省电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这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置的实践活动会将数学学习和学生生活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会更容易,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自然也有很大提高,计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减负提质”背景下,老师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创新教材所包含的数学实践性内容,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去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并利用自己的运算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3.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活动可以被老师引进。下面是一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常用方法。首先,趣味游戏。这一活动的趣味性很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逢3过”是一种最典型的数学游戏,能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玩的时候,学生从1开始数数,当学生遇到3或者3的倍数就不能再说出数字,而是用一个“过”字去代替。第二种是情境性的活动。通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有关知识。比如,可以在教室里营造一个超市情景,让同学们做收银员、顾客等,用买賣商品来指导他们去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第三个是竞赛活动。目前小学生的竞争心理都比较强,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学生的心理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比如,对于某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抢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加比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通过对实际操作的分析,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数学失误都是因为试题和运算程序的不完善所致。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把“一看、两想、三算、四证”作为基础,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观察,使学生能清晰地看见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并保证在运算时不会出现疏忽或误会。第二是思考,当同学们看见问题后,要把问题回顾一下,想一想,用哪种公式,进行怎样的运算,是否有一种简便的运算方式。第三是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字迹的清晰、规范、工整、横向对齐。第四是检验,通过二次运算或反推计算,检验数字符号是否有误,在运算中有没有遗漏,以及做好修正工作。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训练。计算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计算技能,将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年第16期.
[2]杨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6年第8期.
[3]禹宝玉.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
[4]陈建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5).
[5]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03):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