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评价的基本框架

2021-03-21胡卉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胜任高校教师

陈 艳,胡卉明

(长沙学院a.经济与管理学院,b.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科技发展也从原来跟跑为主的状态,进入了领跑、并跑、跟跑并行的时代,那么国家要求和社会期待的高校育人目标也必然发生变化。教育部发布的“高教40 条”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要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依赖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支撑。如何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教学、科研从“分离”到“融合”[1],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科研育人是一个最佳结合点,而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其胜任力必然是关键。传统的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已难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存在的问题正在通过“破五唯”“四导向”等逐步得以解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且新的评价方式还在试点中,在这个重要的转型衔接阶段,从科研育人胜任力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评价开展研究,是对新时期教师评价进行的有益探索。

一、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导向偏离核心

在调查中发现,传统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中,将科研与育人割裂开来,发表论文、获得奖项和科研项目数量所占权重极高,科研育人评价指标相对欠缺,评价重心在教师的科研工作本身,至于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开展育人工作等都不予评价或较少评价。

最早明确提出大学科研职能的是19 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威廉·洪堡,他将大学科研视为培养人的典型活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职能,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培养人才”理应成为其重要落脚点之一。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认为的,在高等教育这个学术系统中,知识是人们赖以开展工作的基本材料,教学和研究是制作和操作这种材料的基本活动和主要技术[2]。我国现在开展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该理念的核心要义基本相同,教学与科研是高校育人的两种形态。因此,传统模式中对教师的评价重科研轻科研育人的导向,是偏离了“培养人才”这个核心。

(二)评价标准偏重显性

通过对地方本科高校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人才引进等文件规定的研究发现,在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偏重显性。主要问题包括:一是重功利轻价值。可能出于争取办学资源的目的,学校会根据各种评估评价的指挥棒设置评价指标,着重以取得的科研业绩作为衡量标准。至于教师开展的科学研究有何实际价值,是否将科研优势转化成了育人优势,则难以体现在评价指标中。二是重名头轻实质。可能因为实质内容评价相对困难,所以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对论文的评价通常以发表的期刊影响力为依据,期刊影响力又常简化为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对项目的评价则以级别和经费作为依据,而项目评价中又常常深受申请人所在高校层次和牌子的影响。至于如何充分利用科学研究过程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则考虑不够。评价标准的显性化、片面化带来了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单向度化,并最终导致科学研究育人价值的削弱。

(三)评价内容偏向两端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中,普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果、轻过程。比如对项目的评价以立项和结项两个端点的评价为主,尤其是重视对立项的评价,而对项目研究过程、成果质量及科研成果对育人的支撑作用关注不够,评价也还不够到位。科研项目在整个科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管理的重要性,项目过程管理是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抓好了项目管理可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效率和效益。这种只关注两端的简单化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教师科研工作的异化,普遍将关注重点放在一些节点上,对科研过程的评价和管理不足,使其无法发挥发展人性和实施教育的功能。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评价指标设计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15 年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高校提升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的本科生既要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办学定位的变化要求高校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依托地方资源、产业、文化优势等,开展政产学研金合作,实现校城融合发展。教师发展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教师群体,教师要具有能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能力,即胜任力。

(一)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的内涵

胜任力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早期心理学的能力实证研究,如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27 年在《人的能力》一书提出能力的双因素理论。对胜任力提出科学概念并将其带入系统研究阶段的是McClelland 及其创办的McBer 顾问公司。20 世纪50 年代初,McClelland 为美国外事情报官员确定核心胜任特征时开发了“行为事件面谈”等理论和技术,1973 年发表“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一文,指出个人特质和认知也是影响绩效的因素。McBer 公司提出了学术界公认的两大胜任力理论基础模型,即冰山模型(McClelland,1973;Spencer,1993)和洋葱模型(Boyatzis,1995)。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在近年来开始陆续出现,如汤舒俊(2014)等提出人格魅力、学生导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教师胜任力四因子,吴树雄提出准入资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健康水平五维度。

地方本科高校指本科层次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其办学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学科专业设置与本地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科研育人是指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科研品德的综合育人过程。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新时期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具备履行科研育人工作职责并以此取得绩效的能力,即科研育人胜任力。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评价指标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地方发展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的主力军,应该具有积极响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要用好评价指挥棒,引导教师具备合适的能力以胜任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

1.科研胜任力

科研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科研胜任力是首要的评价维度。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因其发展历史短、积淀少等原因,科研团队难以形成,教师的科研工作多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存在,科研人员占比少,容易被同化而放弃科研,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科研胜任力是一大考验,因此这一维度的评价指标设计,要特别注意上述特点。

科研胜任力维度应包括以下四项指标:一是学科知识,即教师应精通学科知识,能够做到知识间的连同、迁移与运用,这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等。教师学科基本知识的更新程度和对前沿知识的跟踪状态,都是反映教师是否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氛围不浓,科研资源有限,教师要保持对前沿知识的及时了解,需要主动寻求机会。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能够评价教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科新发展状况、前沿理论、前沿技术、前沿领域问题等,这也是决定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因素。二是科研能力,即教师应该能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必须积极投身科研,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取得科研成果的能力等。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条件有限,教师如何通过主观努力解决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取得哪些科研成果,对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科研意识,即教师作为科学研究者,应有探究、认识未知的觉察力和主动性。科研意识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理论、新技术的产生和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科研热情、科研投入等。四是科研精神,即教师应具有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科学精神也有多种层面、多个角度的解释,比如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是科学精神的基础,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伦理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技术进步的两大规律,社会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去推广和扩散新技术以推动经济发展,而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正是技术扩散的主力军,因此教师的科研意识及其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2.科研育人胜任力

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曾说过,科学家的责任不仅是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而且要将新知识与同行分享并传播给更多人[3]。教师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更好地培育人才是科研育人的主体内容,科研育人胜任力维度应包括以下四项指标:一是科研育人知识,即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培育人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知识和通识知识,其中教育学知识又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通识知识包括自然科学通识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通识知识。科研育人的实质还是教育,因此,判断教师能否胜任科研育人工作,其具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及通识性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基础指标,是决定其能否根据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恰当地运用于育人工作。二是科研育人能力,即教师应具备完成一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育活动的本领,能够有效地完成一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科研育人能力是高校对创新性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整体而言,以“应用型”为特征的地方本科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学生探究科学和跟踪前沿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要弱一些。因此,教师的科研育人能力尤为重要,其包括如何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如何将研究成果或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材、融入课程、融合课堂等,如何利用科研过程、科研成果、前沿知识等培育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等能力。这样可以把科研项目培养的学生人数、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数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率等都可以作为测量指标。三是科研育人意识,即教师应具备运用科学研究工作育人的意识,从而实现传递信息达到预期人才培养效果的目的。四是科研育人精神,即教师在开展科研育人工作时追求理想价值的活动状态,包括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真理、追求正义的观念意识和理念形态。因为受“研究型大学才要做科研”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地方本科高校科研历史不长、科研氛围不浓等原因,地方本科高校的多数教师是缺乏科研育人意识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新技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这些传统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科研育人意识和科研育人精神都是重要的指标,前者可以通过收集和分享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愿意为科研育人投入的时间、精力、经费等进行测量,后者可以通过坚持地方本科高校学生需要创新精神的信念、坚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行为等进行测量。

3.服务社会胜任力

地方性、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特点,要实现转型发展目标,关键要建立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如果教师只在校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必然会脱离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将会无法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博耶曾倡导将大学的丰富资源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中去,用来解决一系列社会服务问题[4]。服务社会胜任力包括以下几项指标:一是经济社会知识,即教师应动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相应的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确保培育的人才能够紧跟或引领社会发展。包括对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本学科相关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状况、相关新技术发展状况等的了解程度。二是服务能力,即教师应具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高质量的技术性服务的能力,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决策建议等的服务能力,如为本地开展技术服务或咨询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与行业、企业合作研究情况,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三是服务意识,即教师应具备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课题和育人题材的意识。包括科研选题来自实际问题的占比,行业应用背景科研项目的占比,实际案例或技术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情况等。四是服务精神,教师应具备运用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从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包括带领学生深入经济社会一线的频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等。

4.职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新时期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而科研育人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又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延长工作链,在科学研究中开展育人工作,因此,相对应的职业素养评价更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一是职业认同,即教师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科研育人具有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投入感,表现为维持科研育人工作的积极状态和喜欢程度。大多地方本科高校是没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纯本科生高校,老师带领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往往投入多,成就感少,因此,这种情况下职业认同尤其重要。二是职业态度,即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开展科研育人有关的一切方面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组成。教师应对培养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和适宜的行为。三是职业追求,即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开展科研育人工作的目标追求和向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本身不是唯一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实现高质量育人的手段和过程,教师的职业追求不能异化为只是醉心于自己开展科学研究,而是要通过与学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5.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作为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考模式、情感表达与行为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人的工作历程,对科研育人工作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一是自我特性,即教师具有的与科学研究及育人相关的个体特征,包括创新和创造性、批判思维、想象力、抽象逻辑思维、心理弹性等。有研究表明,教师个性和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力常常比知识和能力更大[5],地方本科高校整体科研意识的不足,导致科研人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机会变少,因此本身具有的有利于科学研究的人格特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人际特征,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团队合作,技术与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也无法脱离社会,因此,教师是否具有与科学研究及育人相关人际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包括公正性、宽容性、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有研究发现,如果本科生能有机会加入团队接受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实际参与到原创性研究或创造性工作中,将会极大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中成熟的科研团队不多,学生很难有机会在真正的科研团队中接受训练和熏陶,因此教师有适宜的人际特征,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将能弥补地方本科高校团队过少的不足。

三、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评价框架可以从科研胜任力、科研育人胜任力、服务地方胜任力、职业素养、人格特质五个维度进行构建。前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以显性指标为主,通常认为知识、能力是显性指标,比较容易被外界感受和测量,也容易通过培训获得提升,意识、精神偏隐性指标,只有部分能被感受和测量;后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以隐性指标为主,职业认同、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自我特性及人际特征只有部分能被感受和测量,大多都是内在的,难以被测量的,也不易通过外部影响而改变。显性指标处于冰山水平线以上,是影响教师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隐性指标处于冰山水平线以下,是影响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借鉴冰山模型设计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模型(如图1 所示),及具体的指标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指标

图1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模型

(一)显隐并重,科学评价

针对上述各个维度中的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一是要改变过去评价体系中偏重显性胜任力评价的问题,改为显隐并重。因评价难度的差异,传统评价体系大都偏重对显性胜任力的评价,对隐性胜任力则较少评价,在当前转型期要科学设置全面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二是要加大对内隐胜任力的评价和培育。内隐胜任力处于冰山水平线以下,具有潜在的特质,对其评价和培养都与外显胜任力有差异。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在保健因素保证的前提下,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够调动教师科研育人隐性胜任力发挥作用。激励因素包括与工作相关的责任感、成就感、创造性、挑战性、发展前景、职业晋升等[6]。因此,内隐胜任力的评价需要研制更加科学的标准和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方式,特别要注重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

(二)全链管理,激发内驱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市场研究等共同构成了科研链,教师科研育人胜任力的评价应实行全链管理,以激发其各个环节的内驱力,纠正过去评价有失偏颇的问题。一是延链,即要改变过去止于科学研究本身的评价模式,将科学研究视为一种育人的手段,对科学研究为育人提供的支撑作用进行评价,突出教师将自己完成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评价,突出教师跟踪学科前沿并及时融入教学内容的评价。二是补链,即改变重两头轻中间的评价,要加强对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特别是加强教师利用科研过程进行育人的评价,包括育人场景、育人形式、育人内容等的定性评价,育人数量、育人效果等的定量评价等。三是强链,即着力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科研育人能力,并加强评价力度。科研育人,人是目的,育是手段,科研是载体。因此,载体要强,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强是基础;手段要有效,要通过科研活动在探索、认识未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形成科学思维;目的要实现,要在育人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三)分类评价,全面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少量来自企业或行业一线具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前一类来源的教师,大多存在一线行业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科学研究经历也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后一类来源教师不同于前一类来源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其优势主要在于具有相关行业企业一线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比较了解,但是理论研究能力参差不齐。对应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以及个人能力水平,对于以上两类不同来源的教师,由于其知识构成、能力结构、研究经历不同,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他们的评价内容和培养方式应有不同侧重,要从知识能力构成、科学研究及科研育人水平等方面进行分层分类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培养方式、内容、目标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7]。将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等通识性知识作为培训的基础,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养。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胜任高校教师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