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与实践

2021-03-21王亚莉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策略

王亚莉

[摘  要]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探究中不断自主建构,由此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思维. 文章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引领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其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问题解决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但纵观初中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不仅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很难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之中,而且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淡薄,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关注不够. 因此,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探究初中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

1. 以素养立意,整体把握数学内容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于传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 因此,教师应以素养立意,分析课程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重难点,并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可针对“部分学生对于简单题目易轻视、偏难题目又缺乏信心”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式,即对于呈现的题目,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足阅读的时间,促使他们分析出题目所呈现的已知条件,然后有机结合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排除一些干扰条件和无用条件,最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顾解题过程中对于所给予的条件是否有遗漏,从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1].

2.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

实践证明,通过机械学习所获的知识是抽象、枯燥的,也难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因此,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还要依赖实际生活素材、其他学科文化等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实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及时组织学生围绕情境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问题解决方案.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反思、质疑等意识,教师应及时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做好个别学生的指导工作.

3. 渗透数学思想,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

数学思想是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函数的图像、数轴等使解题过程数形互化[2];为了提升学生的建模素养,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可以在方程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为了提升学生的分析素养,教师可以利用统计图表使问题变得简单.

同时,数学核心素养更加注重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还应在数学思想渗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实现对于既定的题目一题多解的教学目标.

4. 改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回顾反思习惯

总结性评价会因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善传统评价方式,采取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评价方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初中“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肢体表示、眼神交流等方式给予反馈,并且在教学效果测验中,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测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另外,教师还应关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对于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错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再次思考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引导他们分类归纳. 并且,由于数学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所学内容,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正向迁移,从而达到完善知识框架的目的.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实践

二次函数的学习不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函数概念,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抽象思维和建模能力. 下面以“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进行深度探究.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师可根据学生普遍熟悉电视剧《西游记》这一学情,展示《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保护唐僧而画圆的场景,如图1. 接着要求学生思考:若将唐僧所在的位置看作圆心,记为O,所形成的圆的半径记为r,试求唐僧的活动范围有多大.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获得唐僧的活动范围S=πr2,并以该函数关系式的获得为契机,引入本节课程主题.

2. 猜想探究,得出结论

为了促使学生经历观察、合作、探究等过程,有效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应在上述问题情境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变式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定义.

变式1 已知孙悟空所画的圆的半径为4 m,为了扩大唐僧的活动范围,现在要使扩大后的圆的半径在原有半徑的基础上增加x m,求扩大活动范围后唐僧的活动范围y.

变式2 已知孙悟空所画的圆的半径为4 m,为了扩大唐僧的活动范围,现在要使扩大后的圆的半径在原有半径的基础上增加x m,试求唐僧增加的活动范围y.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所获得的三个解析式:S=πr2,y=πx2+8πx+16π,y=πx2+8πx,并类比一次函数的定义,获得二次函数的定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教师还应通过提问(如“在二次函数的定义中,为什么规定a≠0”“二次函数共有哪几种形式”)等方式启发学生理解二次函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 实践应用,巩固强化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抽象等素养,使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应设计以下类似试题,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吗?如果不是,请说出理由;如果是,请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①y=2x2;②y=ax2+bx+c;③y=(x-1)·(x+3);④y=-5x2+6;⑤y=2x(x+1)2-2x2;⑥y=x+.

(2)现要将一根长60 m的铁丝制成一个长方形,若所制长方形的長为x m,面积为y m2,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指出该函数是什么函数.

4. 总结归纳,深化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师还应通过提问(如“本节课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你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同时,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对学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知识与技能提出要求[3].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联系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教师还应设计如下类似试题:

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需要打造一个如图2的直角梯形花园,并且在打造过程中其中两边需要借助长度为30 m的栏杆,其余两边需要借助夹角为135°的墙,试求直角梯形花园的面积y与高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结语

总之,问题解决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探究中不断自主构建,由此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思维.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并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改善教学评价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蓉.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20(14).

[2]戚洪祥. 数学问题解决:演变、内涵及实践路径[J]. 上海教育科研,2020(11).

[3]周琦. 设计抓核心  教学显素养——以“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19(11).

3792501908209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黑箱法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