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中“和百药”药对的应用探析

2021-03-20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甘味张仲景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22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的大量药对至今沿用。药对,也称“对药”,是临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2~3 味药的配伍组合。药对的形式虽简单,但确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产物,它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代表方剂的基本功效。甘味药作为中药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本研究基于“甘能缓”理论,进一步划分出《伤寒杂病论》中具有缓和药性的甘味药即“和百药”药物,通过收集统计分析中甘草、大枣、蜂蜜等“和百药”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甘味药减毒增效的药对配伍规律。“和百药”、甘味药

理论依据

甘味最早的记载于《说文解字》,论述:“甘,美也”[1]。《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论述:“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2]。这里提到的“甘”都指的是真实味道,仅是口尝美好滋味的概括。直至《黄帝内经》提出了“五味理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黄帝内经》认为五味属于五脏,“五行理论”还将五味与五方、五谷、五果、五色、五体、五志等联系在一起[3]。随着药性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第一次把药物五味视为药物的自然属性之一,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将药物真实滋味与其功效相结合,进而分类总结规律,为后来中药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综上,中药的“甘味”不仅指口尝的真实滋味,更是对药物功效的高度概括。关于“甘能缓”,在《说文解字》中,“缓”被论述为“绰”,本义为“宽松、宽大”,后引申为“慢慢、延迟”之意,《黄帝内经》最早指出了甘味药具有“甘缓”作用[4]。《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论述“甘缓”是指“甘的药物有缓急、缓和的作用”[5]。其中的“缓和”包括缓和药物峻烈之性和毒性。

“和百药”药物即具有缓和药性作用的甘味药,张仲景虽未对药物功效、药性等进行总结归纳,但其所用药物多源于《本经》,组方配伍原则遵循其中药物学理论[6]。《本经》记载的常用“甘缓”药物为甘草、大枣、蜂蜜,《本经》记载:甘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解毒”,大枣:“主心腹邪气……和百药”,蜂蜜:“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7]。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8]和《金匮要略》[9]为研究对象,基于“甘能缓”理论,筛选含甘草、大枣、蜂蜜的相关方剂共166 方建立数据库。

2 数据库的建立

2.1 数据录入 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 软件录入所有符合标准的方剂,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方剂编号、方剂名称、药物组成、药物药类、药物药性(包含四气、五味、毒性)等,建立“基于‘甘能缓’理论的张仲景‘和百药’药对数据库”。

2.2 数据筛选标准 ①选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药物组成明确、完整的内服方剂;②仅选择有明确使用剂量的处方;③排除存在争议的方剂。

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1 药物名称、药性标准化处理 以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0]为主,《中华本草》[11]为辅,规范药物名称和药性,以防止出现同药异名导致统计数据偏差;炮制品药名记为药物正名。药物兼味药物,以一药对应两味进行统计。

2.3.2 药物归类标准 根据第10 版《中药学》[12]教材相关分类规则进行划分。

3 分析方法

3.1 频数分析 是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各种数量特征反映客观现象的分析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 软件对“和百药”药物使用频次、配伍频次进行统计,每味中药频数除以相应条件下的方剂总数即为该药的使用频率(频次÷方剂总数×100 %)。对剂型、药类、药性(包含四气、五味、毒性)等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各药特征频率,以解析所用方剂、药物和配伍药物的分布情况。

3.2 链接网络图分析 是显示类别值之间的共现频数图形。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 软件的链接网络图对“和百药”药物配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数据预实验结果设置强链接下线数、弱链接上线数、最大链接数,通过软件分析得到相应网络图,得出张仲景使用“和百药”药物的组方规律。

3.3 Apriori 关联规则分析 常用于表示高频数据内隐含的关联性,其中支持度表示{a,b}同时出现的概率,体现规则的普遍性;置信度表示a 出现同时出现b的概率,体现规则的可靠性。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 软件的Apriori 算法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根据数据预实验结果分别设置支持度和置信度,前项最大值设为2,得到张仲景使用“和百药”药物配伍的常用药对。

结果与分析

1 “和百药”药物使用情况

1.1 使用频次 张仲景使用“和百药”甘味药以甘草的应用最多,共136 方,占166 方的81.93 %,见表1。

1.2 组方的剂型及用量情况 主要涉及汤剂、丸剂、散剂3 种剂型,其中甘草和大枣多以汤剂为主,蜂蜜以丸剂为多且均未言具体用量。甘草的常用量为二两,共77 方。大枣的常用量为12 枚,共43 方,见表2。(注:半夏散和半夏汤组方相同,仅在计算剂型数时分开计算。)

表1 张仲景使用“和百药”药物频次情况

表2 张仲景使用“和百药”药物(甘草、大枣、蜂蜜)组方的剂型及用量情况

2 高频配伍药物

共涉及药物122 味,使用频次≥25 的药物共10味,分别为甘草、大枣、桂枝、生姜、芍药、半夏、人参、干姜、麻黄、蜂蜜。配伍药物按功效分类可分为18 类,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见表3,表4。

3 配伍药物药性

3.1 四气和五味 122 味药物涉及具体四气9 种,除去和缓的温性、平性药物外,“和百药”药物配伍的寒性药物最多。122 味药物涉及具体五味9 类,若把淡味、微甘归于甘味,微苦归为苦味,涩味归于酸味[12]。则“和百药”药物配伍药物的五味频次排序(从大到小)为甘、辛、苦、酸、咸,见表5。

表3 含“和百药”药物方剂使用药物频次情况

表4 “和百药”药物配伍药物药类

表5 “和百药”药物配伍药物的四气和五味

3.2 毒性“和百药”药物配伍的有毒药物共有24味,其中有大毒药物3 味、有毒药物15 味、有小毒药物6 味;涉及方剂91 方,其中配伍有大毒药物7 次、有毒药物72 次、小毒药物41 次。所有有毒药物中,使用频次≥20 的药物共3 味,分别为半夏、附子、苦杏仁,见表6。

表6 “和百药”药物配伍毒性药物分类情况

4 网络图链接关系分析

将药物进行网络图链接关系分析,绘制出形象的网络图,由于数值过多,进一步设置阙值下限为5,强链接显示为深线条,见图1。其中,链接强度≥25 为强链接,得到11 组药对配伍;连接强度≥15 为中等链接,得到10 组药对配伍,见表7。

图1 “和百药”药物配伍情况(阙值下限5)

表7 “和百药”药物配伍网络图链接分析

“和百药”药物的缓毒是重要部分,进一步对其与毒性药物的配伍情况进行分析,见图2。其中,链接强度≥25 为强链接,得到2 组药对配伍;连接强度≥4为中等链接,得到12 组药对配伍,见表8。

图2 “和百药”药物配伍毒性药物情况

5 Apriori 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两味药关联规则16 条,高置置信度规则有“甘草+白术”“甘草+石膏”“蜂蜜+乌头”等,见表8。得到三味药关联规则8 条,高置置信度规则有“甘草+石膏+麻黄”等,见表9。

表8 “和百药”药物配伍毒性药物网络图链接分析

表8 “和百药”2 味药配伍关联规则

表9 “和百药”3 味药配伍关联规则

进一步对其与毒性药物的配伍情况进行分析,得到2 味关联规则6 条,高支持度关联规则为“甘草-大枣”,高置信度关联规则为“蜂蜜-乌头”等;3 味关联规则7 条,高支持度关联规则为“甘草+半夏+大枣”,高置信度关联规则为“甘草-附子-大枣”等,见表10。

讨 论

甘味药自身多为无毒,张静雅等[13]对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619 种中药进行统计,发现所载的238 味甘味药中仅有9 味为有毒药,占所有药物的3.8%,是有毒药最少的药味。“甘能缓”药对配伍的减毒主要体现在“缓毒”,洪宗国等[14]通过对甘味药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甘味药有多个极性基团,可与单个药物分子形成螯合,亦可同时与多个不同的药物分子起作用,使不同的药物成分互相协调,形成超分子结构与病灶作用,通过甘味药的“缓和”作用,达到减毒的目的。此外,甘味药还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沉淀、吸附、加强肝脏解毒功能等途径来实现其解毒作用。

表10 “和百药”配伍有毒药物关联规则

1 缓和药物毒性

可通过“相畏”“相杀”配伍来缓和药物毒性,主要表现为两药合用,“和百药”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从“和百药”药物的使用频次上来看,张仲景尤善使用甘草,多达136 次。甘草是临床减毒药对配伍常用药,首载于《本经》论述其有“解毒”作用,后世《名医别录》进一步论述甘草可“解百药毒,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15],《本草图经》在认同前者对甘草“能解百毒”的基础上,更论述甘草“为众药之要”[16],可见甘草配伍解毒之广泛。常用的甘草解毒药对如“半夏-甘草”“附子-甘草”“细辛-甘草”“吴茱萸-甘草”“苦杏仁-甘草”等。

大枣的缓毒主要体现在缓和毒烈药性,如“大枣-甘遂、芫花、大戟”药对,源自《伤寒论》中的“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同属于泻下药中的峻下逐水药,药效迅猛、易伤正气,均为有毒药物且与甘草相反,配以大枣组成药对,可使其攻逐水饮,攻邪而不伤津。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有五方用到乌头(包含川乌),包括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和乌头桂枝汤,均配伍蜂蜜使用。刘茂林等[17]通过将乌头打粉配蜜、乌头单独水煎配蜜、乌头与蜜合煎等形式,对比中毒小鼠的解毒情况,证明蜂蜜确能缓解乌头的毒性,且以合煎效果最佳。此外,张仲景常使用蜂蜜来“炼蜜和丸”。蜂蜜在丸剂中除作为赋形剂外,还具有矫味及缓和药性的“和百药”作用,如大陷胸丸方,以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组方,具有逐水破结之效,配伍蜂蜜来缓以上药物的峻烈之性及毒性,使峻药攻而不速。

此外,还可将具有解毒作用的甘味药“相须”药对配伍,协同作用,增强解毒的效用,如“甘草-蜂蜜”药对,组方如《伤寒论》中的“大黄蟅虫丸”,方中含有大量毒性中药,如有毒干漆、虻虫、蛴螬,有小毒的苦杏仁、土鳖虫、水蛭。“甘草-蜂蜜”药对配伍,一则可缓诸药毒性,二则可缓药物苦味,三则可调节诸药攻逐祛瘀之力。

2 缓和药物寒热之性

“和百药”药物可缓解热药之热性,常见药对如“甘草-附子”“大枣-生姜”等;缓解寒药之寒性,常见药对如“甘草-知母”“甘草-石膏”等。通过“和百药”配伍关联规则可发现,对于药物组方寒热相杂的情况常配伍甘草使用,如“甘草-石膏-麻黄”药对,代表方剂为《伤寒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能调和麻黄与石膏于寒热宣降之中。《古今名医方论》也证明了这个观点,论述:“麻黄汤中去桂枝之辛热,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蓄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悉除矣”[18]。

3 缓和药力

陈建[19]通过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使用甘草、大枣、蜂蜜等甘味药的规律,得出甘味药的“甘缓”除了缓和药物偏性作用外,还具有减缓主药效速、延长主药作用时间等功用。

“和百药”药物可通过药对配伍缓和作用峻猛的药物,使祛邪而不伤正。如“大枣-葶苈”药对,代表方剂为《金匮要略》中的“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且被列为下品,《本草求真》论述:“葶苈辛苦大寒,性急不减硝黄……金匮所云用葶苈以治头疮,药气入脑杀人”[20],可见葶苈的药性之迅猛。张仲景将大枣与葶苈药对配伍,以大枣之甘缓葶苈药力,《金匮要略诠解》论述:“葶苈苦寒滑利,开泄肺气,泻水逐痰;佐以大枣之甘和药力,而有安胃补脾,补正生津,调和药性的作用”[21]。

此外,“和百药”药物与补虚药的药对配伍,可使其“补而不峻”,徐春甫指出:“治疗之法,惟贵乎温补,不宜太刚”[22]。以“薯蓣丸”为例,方中将甘草、大枣、蜂蜜三味共用配伍使用,且甘草用二十八分、大枣用百枚,均为最大用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谓“薯蓣丸”主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有气血阴阳双补之功。薯蓣丸方以21 味药物组成,并含有多种补虚药,如人参、阿胶、当归、山药等,加大甘草和大枣用量并辅以蜂蜜和丸,可更好发挥“和百药”药物的缓和诸药功效,在大补脾胃同时使补而不峻,防止虚不受补以致出血。

4 缓留药效

在与泻下药配伍时,“和百药”药物中的甘草可根据病症,将某些药物缓留于某个病位产生疗效,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论述甘草有“下药得之缓其速”的功用[14]。代表药对为“甘草-大黄-芒硝”,源于《伤寒论》中的“调胃承气汤”。将大黄、芒硝与甘草药对配伍,一则是上文提到的甘草可缓大黄、芒硝苦泻之性,使药力缓缓下行不伤胃;二则是甘草可使大黄、芒硝“泻而不速”,缓留药力,延长大黄、芒硝在肠胃中作用的时间。《汤液本草》论证道:“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23]。《焦树德方药心得》进一步论证甘草的缓留药效之功:“方中以甘草甘缓以缓大黄、芒硝之急下,缓留中焦以彻泄阳明胃热”[24]。

5 缓和药物滋味

甘味药的缓和药物滋味主要体现在矫味方面。甘草、大枣、蜂蜜均为味纯甘中药,具有明显的甘甜味,故在中药处方中,常用甘味药来矫正其他诸药异味,利于患者服药,间接达到缓和的目的。临床上常将甘味药与苦寒药物配伍,如半夏泻心汤中,将甘草、大枣与黄连、黄芩等药配伍,缓和口服苦味的同时,在一定程度防止苦味过盛损伤肠胃。中药炮制和制剂中常将蜂蜜作为辅料使用,也是同理。

结 论

本研究基于“甘能缓”理论,利用频数分析、网络图链接关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和百药”药对的配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和百药”药物可通过药对配伍缓和药物毒性、缓和药物寒热之性、缓和药力、缓留药效、缓和药物滋味。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甘味张仲景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甘味”农产品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