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2021-03-19曹莉莉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精神科人文关怀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予以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人文关怀,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变化。 方法:纳入120例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分为6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家属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均表示满意。

【关键词】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人文关怀;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精神科患者疾病发作时容易出现自残、伤人、破坏物品等不良行为,故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相对常见的一种行为管制措施[1],配合护理干预,保护患者家属及科室医护人员受到伤害,近些年临床提出在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同时,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体现人文关怀[2],使患者的配合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本文旨在分析人文关怀对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实施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共120例患者参与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2019年1月~12月[]本病区住院总床日数29896人,约束人次数333人,保护约束率1.1%,从333人中符合本研究要求的120人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中途转院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的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法,共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更加人性化。

对照组:年龄:21-59(40.10±5.12)岁;病程:5个月-13年(6.10±2.23)年;住院时间:7-15(11.25±3.32)周。

观察组:年龄:22-57(40.35±5.18)岁;病程:5个月-14年(6.32±2.11)年;住院时间:7-16(11.31±3.28)周。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强监测,注意患者是否有异常不适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告知家属保护性约束对患者对他人都有一定的必要性。

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人文关怀,即体现关心、爱护、尊重、重视,具体措施如下:①了解并满足心理需求。向患者以及家属详细说明保护性约束期间,会做到的隐私保护事项,使患者病耻感和心理压力减轻,同时让家属放心,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各方面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日常的喝水、吃饭、大小便等都需要协助其完成,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并积极配合,在恰当的时机解除约束。注意患者有大小便要求时,尽量加以遮挡,保护患者隐私,使其在舒心的状态下完成大小便。②保护性约束何时解除的评估。医生评估病情后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解除约束。例如: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和他人交流时语气是否平稳、是否有言语威胁、治疗配合度情况、制度遵守情况、伤害他人或自残行为的发生情况、患者本人对保护性约束的了解情况以及认可度等,每天评估一次,了解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及时解除约束。③保护性约束患者与非約束患者需分开,避免不必要的伤害。④健康教育。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患者及家属介绍保护性约束相关知识,例如目的、必要性、作用等,消除错误观念,例如认为该约束属于惩罚措施,耐心介绍并及时解答疑问。⑤保护性约束的注意事项:不得随意使用该约束手段,使用时注意患者安全,选择合适的约束部位,单侧上肢约束时,注意对紧贴墙壁的一侧或者和其他病床紧贴的一侧进行约束,防止坠床,检查约束带的牢固性以及其他配件是否正常,随时关注患者有无不适。

1.3 观察指标

采用《IPROS量表》[3]评估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交能力、兴趣、生活能力以及个人卫生,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一名患者对应一名家属,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90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

选择SPSS20.0版软件处理文中计量、计数数据,分别用()、[n(%)]表示,采用t、X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均为98.33%,略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经常会有不良行为,例如自残、破坏公物甚至攻击他人,症状复杂,为了保护患者本人以及周边人的安全,需要适当的予以保护性约束,同时结合患者各方面特征予以护理干预。我国护理主张“以人为本”[4],即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关怀,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引入人文关怀,营造了整体护理外部环境,传达护士的真善美[5],使患者更加配合。人文关怀应用在保护性约束精神科患者中,首先了解患者身心需求并尽量满足,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使家属积极配合,加强隐私保护[6],尊重患者人格,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并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约束性措施有一正确的了解,在恰当的时机解除约束,积极落实人文关怀理念[7]。

本文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家属、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为98.33%,充分说明人文关怀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患者和家属都满意的干预效果[8]。

总之,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培,李密,王美朝.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模式及实施效果探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95-196.

[2] 王凤娟.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1):94-95.

[3] 谭淑勤. 分析人文关怀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7):309-311.

[4] 罗薇,高静,许冬梅,等.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J]. 护理研究,2021,35(1):22-27.

[5] 叶爱姣,耿迎霞. 保护性手臂式约束带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9):270,281.

[6] 王小芳.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8):318.

[7] 高班玲,孙碧梅,李俊娥.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12):1522-1524.

[8] 李贤慧.实施人文关怀对精神科封闭式男病房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5-85.

作者简介:姓名:曹莉莉,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湖州,单位名称: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级别:三甲,科室:女精神科,出生年月:19970107,研究方向:护理女精神科,学位:无,学历:本科,专业:护理,职称:护士,职务:护士。

2682501705378

猜你喜欢

精神科人文关怀生活质量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