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3-19马红梅李迎霞滕晓菊杜明洁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术后康复

马红梅 李迎霞 滕晓菊 杜明洁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1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掌握率、术后康复锻炼的执行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方法掌握率、术后康复锻炼的执行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脊柱骨折患者对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率,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执行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脊柱骨折;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脊柱骨折是指脊柱受到冲击性外力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脊柱完整性中断,包括颈椎、胸椎、胸腰段及腰椎的骨折,多由高空坠落或交通事故等导致,约占全身骨折的5%~6%[1]。脊柱骨折往往带来严重的问题,如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瘫痪等运动或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作用[2]。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临床健康教育方法[3],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执行率,对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均有积极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50.24±1.57)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7-62岁之间,平均年龄(48.69±1.45)岁。纳入标准:脊柱骨折的患者,知情同意,能够配合健康教育。排除标准:不能正常交流和精神异常患者,病情恶化的患者,瘫痪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观察其否存在脊髓损伤,进而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如果患者是单纯性脊柱骨折,要正确指导患者卧硬板床,主要采取仰卧位,全面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逐步指导患者行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锻炼,等到患者的病情在恢复后,要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

(1)针对脊柱骨折制定术后康复方案大纲,制定术后康复执行表,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康复任务的宣教,术后康复方案大纲是通过循证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经过康复治疗师和骨科医生的审查。

(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了解实际损伤情况。结合评估的结果,对术后康复的内容进行制定和完善,与患者和家属一起制定康复时间和频率,同时通过公众号上传视频,让患者和家属对每个康复方法都熟记。

(3)术后1~2天指导患者踝泵运动,每日3次,每次3~5min,术后3~4天指导患者直腿抬高锻炼,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术后1周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五点式到较为复杂的飞燕式,循序渐进。

(4)等到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时,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还要告知患者运动一定要适度,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对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率和执行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比例%)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率和术后康复锻炼的执行率

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方法完全掌握的有26例,部分掌握的有11例,没掌握的有3例,干预组患者康复锻炼方法完全掌握的有11例,部分掌握的有22例,没掌握的有7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全部执行的有21例,部分执行的有17例,不执行的有2例,干预组患者康复锻炼全部执行的有12例,部分执行的有20例,不执行的有8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1±4.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28±3.22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机制不断地完善,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护理,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和术后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3]。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对此疾病的认识,及疾病带来的疼痛导致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存在阻碍。临床上各医疗单位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重视程度不一,术后康复效果和预后存在很大差异。我院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中积极探索,力求一套有效的适用于临床的康复锻炼方法。

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任务中[3]。刘西君[4]将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训练,效果显著。本研究将此种方法运用于骨科脊柱骨折患者,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脊柱骨折患者对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率,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执行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导向的健康教育给脊柱骨折患者带来了较好的康复锻炼的效果,可推广至其他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参考文献:

[1][1]崔海峰. 105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1.

[2]苏豫囡, 翟功伟, 李方方, et al. 加速康復外科联合系统护理在胸腰段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01):63-68.

[3]陈伏生, 高萍, 仲博,等. 基于任务导向法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探索与实践[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4):3.

[4]刘西君. 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J]. 内科, 2019, 14(5):3.

1453500783287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术后康复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自拟中药方剂对痔疮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