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级教育管理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探究

2021-03-19汤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内驱力价值班级

汤磊

摘 要:目前,在中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通过有效的班级教育管理将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在课堂管理中的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包括学习动力、培养学习习惯、沟通协作能力、人际和谐等各个方面。本文仅从提高学生自我价值的角度谈班级教育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 班级教育管理 学生 自我价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1.061

一、自我价值感的含义及重要性

自我价值感是指自身对自己重要性的价值的直观感受,体现个体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身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关系,自我价值感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度的关键指标。具体来说,中学生对自身的满意程度越高,其心理存在问题的概率越低,心理健康的程度就越高。此外,中学生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有着较强联系,如果学生自身认为其对社会、家庭、社会有着较强作用,那么将会帮助其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树立强烈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想在学业上取得成绩,这种想法越强烈,相应的为提升学习所产生的动力就越高,这也被称为高成就动机。根据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驱动学生自身成就动机的能动性因素主要有三,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身认知的内驱力、个人的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在群体和社会中获得地位的需要。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可以通过表扬、排名、成绩等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对一科目的认知内驱力主要是借助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功的经验来激发提升的。附属内驱力是学生对同伴或者长者的情感附属。因此要特别注意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评价。根据以上影响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时可以使用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班级学习氛围

班级的整体文化氛围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和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是觉得所学的内容离实际生活太过遥远,学习了也没有太大用处,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难以找到好的学习方式,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成绩。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每种学习小组可以自主设计宣传海报,向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等,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因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是在该学科领域中拥有一定优势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学生学习好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价值感。

2.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中,除了以名次、分数、表扬等方式促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外,还可借助“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度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从而能够实现优等生、学困生之间的搭配,各个竞赛小组之间避免出现差距较大的现象。通过在小组间开展学习竞赛,并将个人成绩纳入小组成绩中,使每个组内的个人能够以小组整体的胜利为目标,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小组内部实行“以优带差,优优相促”的制度。竞赛的内容可以包含期中期末考试、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此种模式可以有效统筹学生之間的个体差异,并促使学生产生自我成就感、自我价值感。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交往动机,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一般认为,班级中的交往动机将会为学生带来成就动机,在成就动机的作用下,学生会更愿意与兴趣相似的同学相处。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交往动机就会起到反作用,学生就会拒绝听这个教师的课程。与班主任相比,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和时间比较少,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班主任应该帮助任课教师树立威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4.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敢于自我表现

有些学生性格偏于内向,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也比较沉默,即便他们对于一些问题拥有自己的看法与认知,也不愿意直接表达出来。此类型的学生在自我表现意识方面存在不足,也较难在班级中获取浓厚的自我价值感。对此,班主任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在实际的班级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激励内向的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去,鼓励学习困难的同学多向教师请教,不能让学生因问题得不到解答而产生失落感。

5.帮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自我表现

教师要时刻注意敢于表达观点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感受自我表现后的喜悦感,从而促使学生更乐于展示自我。教师要善于使用言语的力量鼓励学生,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赏,即便有些学生说得不够好,或者差强人意,也要表扬其善于动脑,勇于表达自我的精神。尤其是对学困生来说,其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更应该给予鼓励,让他们明白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只有师生互动,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开放自我、展示自我,从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感。

6.追求目标——升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认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表现目标是个体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其中,学习目标指的是学生内心深处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处理事务时能够更加完善,进而产生了相对应的学习动机。而表现目标则是指,学生希望他人觉得自身优秀,而并不希望他人觉得无用。追求学习目标的学生,不仅体现在追求学业的成功上,还表现在追求自我成长上。这种类型的学生在成功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即使失败了,也会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加以总结,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类型的学生所拥有的自我价值感通常较高。追求表现目标的学生,通常不会特别在意成功、失败的结果,而是更为关注成功、失败带给他人的影响,此种类型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较低,在学习中如果达到了相应的预期目标,就非常容易产生满足感,反之就会有懈怠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厌恶学习。对此,班主任应当客观、正确地引导学生区分成就感等相关内容,避免学生产生虚荣心、功利心,从而教育学生正确追求相应的自我价值感,并将自身的成长设定为个人发展的首要目标。

在这种模式下,对教师的班级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个人也应当避免班级管理的功利化,不能简单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竞赛成果,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班级管理当中,虽然有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教师还是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可以分阶段进行,对于高一的新生,要让学生认识到树立长远理想的重要意义。高二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懈怠,对此,可以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有效解决学生的懈怠心理。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态问题,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减轻压力,为高考冲刺。

综上所述,在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与形式,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建设。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更有利于自身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班级教育管理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培养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秋靖、张璐斐、王灿《班主任期望对中学生在校行为的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教育观察》2021年第7期。

[2] 张道明《学生自主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德育》2020年第7期。

[3] 王洁欢《探讨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年第4期。

[4] 龚如军《重视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生命自觉意识探析》,《成才之路》2019年第12期。

[5] 郑阿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班级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内驱力价值班级
培养内驱力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