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要探路”中的“路”从何而“探”

2021-03-19黄昌毅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直观想象

黄昌毅

[摘  要] “必要探路”是破解含参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重要策略. 将函数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两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函数图像,直观得到临界状态,是寻找必要条件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 必要探路;恒成立问题;直观想象

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难点. 为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往往需要先利用必要条件探路(通过取自變量一特殊值使不等式恒成立),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随后验证其充分性,这就是“必要探路”解题的思想方法. 因此,如何合理正确地得出必要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那么这个必要条件(特殊值)该选取谁?选取的依据是什么?

下面笔者以2020年两道高考试题为例,探索“必要探路”中的“路”从何而“探”.

题1 (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21题)已知函数f(x)=aex-1-lnx+lna.

(1)当a=e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若f(x)≥1,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1)略;

(2)f(1)≥1,得a+lna≥1. 设φ(a)=a+lna,易知φ(a)=a+lna单调递增,又φ(a)=a+lna≥1=φ(1),可得a≥1.

下面证明a≥1满足条件:f(x)=aex-1-lnx+lna≥ex-1-lnx. 易证lnx≤x-1,即x≤ex-1,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则ex-1-lnx≥x-(x-1)=1,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 综上,a≥1.

这种解法简洁直观,让教师和学生眼前一亮,但在惊讶感叹后,却带来了很大的疑惑:“为什么取x=1呢?为什么不取x=2呢?”有些人说“只有取x=1时,得到的a的取值范围较简洁”,看似有道理,但数学逻辑上却缺乏严谨性,所以关键还是要探究“为什么要取x=1”.

因为函数y=f(x)的解析式中包含ex,lnx,而y=ex与y=lnx互为反函数,即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是否能从图像对称的角度去探究呢?

探究:f(x)=aex-1-lnx+lna≥1⇔·ex≥ln

·x,易知y=·ex与y=ln

·x互为反函数,即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ex≥ln

·x⇔·ex≥x≥ln

·x. 转化为ex-1≥x恒成立,即y=ex-1的图像恒在y=x的上方. 由图1可知,≤1,即a≥1. 当y=ex-1与y=x相切于点(1,1)时a=1,即a≥1取等号的条件为x=1.

此时豁然开朗,原来x=1不是随便取的,y=·ex,y=ln

·x同时与y=x相切时,如图2所示,切点的横坐标即为x=1,所以x=1为临界值.

题2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已知函数f(x)=ex+ax2-x.

(1)当a=1时,讨论f(x)的单调性;

(2)当x≥0时,f(x)≥x3+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1)略;

(2)ex+ax2-x≥x3+1,即ex-x3+ax2-x-1≥0. 设g(x)=ex-x3+ax2-x-1,依题意得g(2)≥0,解得a≥.

下面证明a≥满足条件:g(x)=ex-x3+ax2-x-1≥ex-x3+x2-x-1,即证明ex-x3+x2-x-1≥0,即证明

x3+x2+x+1

e-x≤1.

设h(x)=

x3+x2+x+1

e-x,则h′(x)=-x(x-2)

x+

e-x. 易求得y=h(x)在

0,

,(2,+∞)递减,在

,2

递增,则hmax(x)=max{h(0),h(2)}=1,即h(x)≤1.

这题取x=2就更让人感到困惑了,那么x=2从何得来的呢?

探究:①当x=0时,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符合题意,此时a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

②当x>0时,可得ex+ax2-x≥x3+1⇔≥x-a,即y=的图像恒在y=x-a的上方.

设φ(x)=,对其求导,得φ′(x)==

ex+1

.

设m(x)=ex+1,对其求导,得m′(x)=ex>0,则m(x)>m(0)=0.

所以φ′(x)>0,所以φ(x)在(0,+∞)上单调递增.

设y=与y=x-a的切点为P(x,y),则φ′(x)=,代入化简得(x-2)

e-x-x-1

=0,易证明e-x-x-1>0,所以x=2,此时a=.

如图3所示,即y=与y=x-a相切时,切点的横坐标为x=2. 故先取特殊值x=2. 当然也可以这样转化:ex+ax2-x≥x3+1⇔≥-ax+1,如图4所示,当y=与y=-ax+1相切时,切点的横坐标为x=2.

“必要探路”解题方法中由必要条件得到的范围是必须满足的范围,而如果同时又证明了这个范围内所有的数都可以取到,那么这个过程在逻辑上就是严密的,这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推理素养;而寻找这个“必要条件”,则体现了数学的直观想象素养. 史宁中教授说:“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数学知识的确定依赖于推理,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学的结果是看出来的而不是证出来的.”[1]将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两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函数图像,直观得到临界状态,虽然严谨性不足,但却能提供解题方向.

历年高考对函数恒成立问题的考查频繁,其中有不少试题均可使用“必要探路”解题方法破解,例如:

题3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第20题)已知函数f(x)=2sinx-xcosx-x,f′(x)为f(x)的导数.

(1)证明:f′(x)在区间(0,π)存在唯一零点;

(2)若x∈[0,π]时,f(x)≥ax,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1)略;

(2)依题意,f(π)≥aπ,解得a≤0.

下面证明a≤0满足条件:

由(1)知,f′(x)在(0,π)只有一个零点,设为x,且当x∈(0,x)时,f′(x)>0;当x∈(x,π)时,f′(x)<0. 所以f(x)在(0,x)上单调递增,在(x,π)上单调递减. 又f(0)=0,f(π)=0,所以,當x∈[0,π]时,f(x)≥0≥ax.

因此,a的取值范围是(-∞,0].

探究:f(x)≥ax,即x∈[0,π]时,y=f(x)的图像始终在y=ax的上方. 由(1)可大致作出函数y=f(x)的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a≤0.

题4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科第21题)设函数f(x)=ex-ax-2.

(1)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a=1,k为整数,且当x>0时,(x-k)f′(x)+x+1>0,求k的最大值.

分析:(1)略;

(2)(x-k)f′(x)+x+1=(x-k)(ex-1)+x+1>0. 取x=1,代入得k<1+;取x=2,代入得k<2+,即k≤2.

下面证明k=2满足条件,即证(x-2)ex+3>0成立,下略.

探究:(x-k)(ex-1)+x+1>0⇔> -x+k.

即当x>0时,y=的图像始终在y=-x+k的上方.

令g(x)=,则g′(x)=<0.

设y=与y=-x+k相切于点P(x,y),如图6所示,则g′(x)=-1,即e-x-2=0.

由(1)知,函数f(x)=ex-x-2在(0,+∞)上单调递增,而f(1)=e-3<0,f(2)=e2-4>0,则x∈(1,2). 故取x=1和x=2.

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曾言:“几何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然,而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这为数学解题教学标明了三个递进的境界:一是知其然,二是知其所以然;三是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2]. 这告诉我们,在平常的解题教学中,我们除了传道、授业以外,解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将问题分析清楚,厘清解答背后的数学思维,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盛国平. 让数学抽象在概念教学中落地生根——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18).

[2]  牟庆生.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由2016年浙江理第19题引发的数学解题教学的思考[J]. 中学数学,2016(23).

3129500589290

猜你喜欢

直观想象
充分发挥“直观想象”让解题更具韵味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直观想象”在全国卷解几试题中的应用探析
“直观想象”在全国卷数列试题中的应用探析
培养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HPM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试论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让直观想象根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直观想象”让解题更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