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2021-03-19郑晋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中语文德育

郑晋琴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质量的语文教育不仅要强调文化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要以德育为导向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本文简单分析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积极意义,并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1.041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素材

语文是一门强调积累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主要由教师主导,教师通過对教材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不到有效构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丰富语文教学素材,开阔学生眼界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利用大量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一来原本单一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学生能够在德育的影响下,广泛学习语文知识,不断积累学习材料。此外,相较于枯燥乏味的课文,德育素材大多具有图文并茂且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学生能够被德育材料所吸引,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2.有利于落实语文教育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三个重要目标方向。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德育素材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且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这样一来,语文教学目标就能落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不足

1.教师对德育缺乏重视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带有较强的功利心,没有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而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对德育缺乏重视。许多教师对德育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德育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与语文教育无关,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没有挖掘语文课程的德育内涵,也没有从教材中开发德育素材。此外,在教师落后的教学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容易受到教师的感染,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只需要考高分,而对自身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缺乏重视。

2.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组织语文德育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忽略了德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缺乏兴趣。实际上,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经验理解德育内容。在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经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德育观点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3.德育以理念灌输为主

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将德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真正意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采用的德育方式过于死板。教师只是将德育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环节,利用单独的时间为学生讲道理,而没有将德育与课文结合在一起,这就导致学生对德育的理解缺乏深度。教师一味地强调理念灌输,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实际上,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如果只是强调单方面的灌输,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愿意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德育工作也无法有效开展。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德育情境

语文课堂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平台,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上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德育观点,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在考虑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图片和视频片段,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影视作品,为学生真实的还原“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故事情节,并学习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蔺相如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对德育观点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效实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

2.围绕德育主题布置写作训练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德育主题,为学生布置明确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透过笔尖表达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中的德育主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看法发表阅读感受,从而强化德育的实效性。

以《祝福》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结合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围绕“读《祝福》有感”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反复阅读课文,并结合教师的观点进行创作,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并且在写读后感的同时学会共情,让学生懂得旧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危害,并培养科学精神。

3.结合德育需求推动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积累文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并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德育方面的启发。教师应当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挑选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或者同一德育主题不同作者的作品作为课后阅读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加深对德育主题的理解,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的主旨和情感,体会从文字中透露出的意气风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毛主席的其他优秀作品,比如《七律·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些经典的诗词作品能够唤醒学生的意识,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4.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本身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设计适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获得深层次的思想启发,并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举个例子,临近端午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并为学生分享端午佳节的由来,让学生学习士大夫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能够联想到传统佳节的起源,在参与实践的同时,优化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围绕德育主题布置写作训练,根据德育需求推动课外阅读,并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将德育落到实处,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红军《在高中语文德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6期。

[2] 俞水花《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第6期。

[3] 许力《以“大有文化”为中心的德育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4] 郭德波《探讨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方法》,《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9期。

[5] 周明燕、吕玉波《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求知导刊》2020年第44期。

[6] 陈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语文的德育功能探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1期。

[7] 胡庆华《聚焦核心素养,开启高中语文德育新征程》,《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22期。

3382501908219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高中语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