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语文人文内涵,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2021-03-19孟茜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白求恩孙中山树林

孟茜茜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习得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实践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熟读文本材料,挖掘学生的见解力;拓展阅读视角,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探究文本情理,提升人文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内涵 自主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1.031

语文课程的灵魂正是“人文性”。学习语文的意义,是让学生从中感悟人文精神。对于语文课程,其人文内涵是丰富的、多样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材料,提炼人文主题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读文本,了解故事内容,设疑解惑,指导学生究其理,探其源,感其情,促进学生从语文中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教学中,笔者积极挖掘语文的人文内涵,循序渐进地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熟读文本材料,挖掘学生的见解力

在语文课堂上,对课文中的叙事性文本,要让学生从熟读中体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将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人文内涵的挖掘,需要学生熟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见解力。进入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力有所提升。结合课文阅读,衔接教材插图、阅读提示,以及文本解释,鼓励学生自主去读文本,从阅读中找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文本阅读的主要内容,才能增进学生的阅读感悟。

举例来讲,在学习《不懂就要问》时,先结合文本提示,请同学们自主默读课文,说一说该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教师,体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学习品质。鼓励学生自主读课文,去提炼文本大意,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这件事展开交流,让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了解和思考其他学生的想法。

针对该文,我们尝试让学生概述整个事件。从阅读中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体会人物、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从中获得怎样的精神品质。梳理《不懂就要问》的段落层次,把握文本的基本脉络。首先,小时候的孙中山上私塾,先生让学生读书、背书,但不讲书。很多学生会读书、会背书,但并不完全领会书的意义。日日如此,其他学生都习以为常,即便是先生,也习惯了这种教法。对于私塾的教法、学法,很多孩子即便有疑惑,也慢慢丧失了提问的勇气,这是事件发展的起因。接着,孙中山在按照先生圈点的内容进行熟读、熟背后,觉得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于是开始质疑先生的这种教法。然后,孙中山发问,请先生讲解该段话的意思。在这里,孙中山“壮着胆子站起了”,请求先生讲讲这段书的内容。随后,孙中山的言行吓坏了其他学生。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先生的威严着实让其他学生感到害怕。但孙中山却沉着地回答“会背了”,并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孙中山背过书后,先生收起戒尺,并对书的意义进行讲解。最后,当其他学生询问孙中山不担心挨打吗?孙中山回答“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从学与问中告诉我们,在学习中有了疑惑,就要大胆地发问、质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阅读视角,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

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理解,每个人并不完全一致。看待问题的角度,可以是不同的。同样,在《不懂就要问》的教学中,先生的教书方式,孙中山觉得不妥,只让读、只让背,而不去讲解,其他学生也觉得不妥,但囿于先生的严厉,所以都不敢去质疑,更不敢发问。孙中山也害怕先生,担心被挨打。但最后,孙中山还是打破了这种固化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种敢于质疑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见,面对一件事,是否也有不同的疑问?为什么没有人敢站出来提出质疑?当孙中山向先生提出质疑后,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最后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还有,面对先生的教法,如果站在先生的立场,会怎么做?怎么想?会不会也没想过要去改变,直到孙中山提出质疑后,才去改变这一教法。在阅读中,让学生看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质疑精神,教师在精准指导学生时,从故事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整个故事以“问”为主线,“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面对学习,有了疑惑,就要敢于发问。因此,孙中山从“礼貌提问”“先生反问”“孙中山从容答问”“先生欣然解问”“同学疑问”“孙中山笑答”几个过程,来聚焦本文的中心思想。从该文的自主学习中,让学生把握“事件发展的过程”,“尝试从不同视角来解读事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文本的阅读中。

举例来讲,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时,该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展现了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品质。教师先指导学生自读,说一说该文讲述了什么事。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等。接着,从文本中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句子,对这篇课文有何感想。学生梳理文本,战斗打响,我军伤员陆续抬上手术台;白求恩两天两夜不休息,认真做手术;炸弹轰响,白求恩坚守手术台;衛生部长劝白求恩撤退,白求恩仍坚守手术台,继续工作;小庙被炸坏,手术台着火,白求恩还在争分夺秒做手术;战斗胜利,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白求恩的事迹一方面表现了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通过精益求精的医术,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探究文本情理,提升人文价值

对于文本阅读,要从叙事中发现生活之理、生活之情。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阅读感悟中,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发现丰富的人文价值。举例来讲,在学习《父亲、树林和鸟》时,对文本大意进行了解,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在陪伴父亲的童年中,作者也慢慢喜欢了树林和鸟,并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结合语文要素“句词段运用理解”,对树林和鸟的认识,父亲与作者的观察、体悟是不同的。父亲在树林里走,“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由此来判断“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嗅、用心体会,才能得到这个结论。与作者相比,“并没看见一只飞鸟,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从与父亲的相伴中,父亲完全融入树林,而作者却茫然,像树一样突兀。父亲的判断,为作者指明了依据。“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还有鸟味。”相比而言,作者也在仔细地找,却没有找到鸟,更没有闻到鸟味。在父亲的眼里,树林和鸟是充满生机和快活的。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热爱,他了解过夜的鸟,羽毛焐得热腾腾,黎明时,鸟要抖落羽毛上的露水、湿气,鸟要舒畅呼吸,准备唱歌。正是父亲对树林和鸟充满了热爱,才让作者的情感得到共鸣。

生活中,如果对生活漠不关心,则无法领略生活的趣味。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有深切的体会,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于《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为什么对树林如此热爱?因为父亲对树林投入了深深的观察与思考。平淡无奇的树林,父亲通过认真观察、体悟,判断有很多鸟;根据鸟的群居和树叶的翻动,想象到鸟的羽毛是热腾腾的,羽毛上有露水和湿气;根据鸟张开的喙,判断鸟儿舒畅地呼吸。从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由此及彼,让学生尝试用眼、用耳、用鼻、用心等感官去观察、体悟周边的世界。

对语文人文内涵的挖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从对该文的阅读中,一方面,跟随作者的体悟,要热爱自然,爱护小动物;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观察和热爱生活,体悟生活中的快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人文内涵的探究,要引领学生融入生活,融入情感,融入体验。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见解力,开阔视野,究其情理,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刘会清《让语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旅程》,《好家长》2020年第68期。

[2] 马春红《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新内涵》,《课外语文》2020年第15期。

[3] 马春红《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新内涵》,《课外语文》2020年第15期。

3110501908234

猜你喜欢

白求恩孙中山树林
纪念白求恩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雨后的树林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绿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