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初探

2021-03-19周毅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群文古诗词意象

周毅鹤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是诗人智慧与情感的凝结,能够对民族独特文化与精神内涵加以承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不断强化。本文重点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切实提升古诗词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古诗词诵读及鉴赏能力的不断强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群文阅读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1.0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转变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诵读与鉴赏能力的不断强化,深化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与情感的理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立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对于古诗词“群文阅读”组合策略的系统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以“主题”为议题组合

古诗词有着广泛的选材,以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咏史、边塞征战、送别赠友等为常见主题。主题相同的情况下,诗人阅历各有不通,所创造作品的风格也存在差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可以结合主题进行分类组合,以便加深学生对于同类型主题古诗词的理解。

以备受青睐的送别主题为例,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围绕送别主题诗出发,可设计议题“万水千山总是情”,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将诗中送别的时间、地点、意象等找出来,探究其中所表达情感是否相同,写作手法是否一致,表达情感是否相同。通过对比,学生能够了解送别诗的常见特点,比如以路口、长亭、古道等为常见送别地点,通过傍晚送别表示一种悲凉,送别的情感包括担忧、祝愿、劝勉等,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为常用的离情表达手法。

又如围绕田园诗这一主题,选取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组成群文阅读。设定主题为“田园诗,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境界”。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互相交流讨论这三首诗的异同。这期间经由教师的指导,学习田园诗歌的主要特征和主旨,理解田园诗歌的含义,在这三首田园诗的浸润下,感受中国古典山水田園诗歌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境界。“这是一种自然、自在、自由,其极致是感觉不强烈,甚至被忽略了的自在,是最高的自在。”

再如围绕“爱国忧民”这一主题出发,结合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牧的《泊秦淮》、杜甫的《春望》开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衰败的忧虑与悲痛,体会其中所蕴藏的深沉感情。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对古诗词主题产生深入理解,并实现触类旁通,这对于学生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化至关重要。

二、以“作者”为议题组合

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可以根据作者来进行材料组合。很多有名的古诗词为同一作者,但所处时期不同,作者的境遇、思想以及追求都存在差异,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就相同作者素材加以组合,了解作者不同时期下的境遇及思想,以便加深学生对于特定时代及背景下作者的创作思想,深化对于古诗词的认识,对整体创作风格加以把握,明确诗人形象,从而促进知人论世目的的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也能够获得理想效果。

以李白为例,《峨眉山月歌》表达的是青年时期初出蜀地对家乡的思想与不舍,《春夜洛城闻笛》和《渡荆门送别》表示游历荆门和洛阳时期对于家乡的思念,《行路难》表示中年时期离开长安后对自己政治路途上的艰难所产生的感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则表示中年游历山水抒发好友被贬的愤慨。由此可知,即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其作品情感的表达也存在一定差异,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脉络理清,对于作者写作风格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刻。

以曹操为例,其《观沧海》是在北征乌桓胜利后所作,旨在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而《龟虽寿》是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所作,是对自己步入老年状态所产生的感慨。据此开展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曹操一生戎马产生独特理解,体会曹操胸怀大志的雄心。

比如杜甫《望岳》中所表达的是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而《春望》则是慨叹世事凋零;《月夜忆舍弟》是在安史之乱后怀乡思亲,人民饱受忧患,据此发出感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感慨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通过群文阅读的开展,学生得以领悟杜甫作品大多是围绕国家命运与人民的遭遇,进而对杜甫“忧国忧民”之情怀产生深入理解。

三、以“意象”为议题组合

“诗歌教学,不能忽略意象及其隐喻,诗言情,往往不是直白地抒发情感,而是借助一些优美的意象,把情感寄托其中,对它精心描绘。”所谓意象,实际上就是在主观情感加工下所产生一种艺术形象,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经千百年文化传承后产生了固定含义。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意象,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并深刻认识古典诗词中所传递的含蓄美学。

比如杨柳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喻离别,表达诗人的惜别怀远之意,如李贺的《致酒行》、王昌龄的《闺怨》;归雁也是一种常见的思乡意象,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通过大雁这一意象来表达对于家乡的眷恋。

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可组合相同意象素材,精讲一两篇,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素材的古诗词,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不断拓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比如围绕“酒”这一意象出发,组织开展群文阅读,包括陆游的《游山西村》、陶渊明的《移民》、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引导学生融入诗的氛围中,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通过群文阅读,学生感受到酒具有催化剂的作用,能够对氛围进行烘托,促进感情的催化。比如围绕“夕阳”这一意象出发开展群文阅读,通过夕阳美景传递忧伤的情感,令学生对诗词悲壮苍凉的感情产生深入的理解,进而体会诗人的无限悲愁。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送友人》等,均是通过围绕夕阳这一意象表达了一种苍凉、孤独、眷恋,无形中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情感。比如围绕“明月”这一意象出发,引导学生领悟娇娇明月中蕴藏着作者的哪些情感,据此围绕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煜的《相见欢》开展群文阅读,表达作者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透过月亮这一意象,得以将诗人微妙的心理展现出来,促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悲凉,体会诗人的离愁别恨。

四、以“写作手法”为议题组合

现在的古诗词教学,无论是从应试而言,还是阅读的深度而言,越来越重视对于写法的要求,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构思,如何更好地为主旨服务,都是师生需要关注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将同一写法的文章组合,进行群文阅读,从而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写作方法。通过群文阅读求同存异、发散思维的特点,让初中生在面对古诗词的写法时,更加深刻地感知古诗词中借物寓意、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主题。

比如围绕“虚实结合”这一手法,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柳永的《雨霖铃》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加以组合,展开群文阅读,结合学生对选文的理解和阐释,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发现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使人可以有更好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诗词的可读性。

又如围绕“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将王冕的《墨梅》、郑板桥的《竹石》、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组合,展开群文阅读,经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使用托物言志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由此懂得托物言志的作用是通過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再如围绕“动静结合”这一手法,将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山居秋暝》组合,展开群文阅读,经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作用是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再以“动”来衬托“静”的柔软(宁静)与淡雅,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学容量也得以扩大,学生阅读视野也得以拓宽。当然,推行“群文阅读”并不是说每节课都要实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代替不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精讲,只是在精讲基础上的补充。如果说精讲课文是主食,那么群文阅读便是营养品,不能为群文而群文。而且,是否采用群文阅读也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本身的驾驭能力有关。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和教材的“单篇精读”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单篇精读”是“脚踏实地”练基本功,它能够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一系列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基,使他们成为可以阅读的“潜在阅读者”。而“群文阅读”则是“仰望星空”,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阅读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知识天空。

参考文献:

[1] 沈洁《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初探》,《考试周刊》2019年第89期。

[2] 刘波《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3] 黄婕雅《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在古诗文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考试周刊》2020年第35期。

[4] 牟婕《部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卷宗》2020年第6期。

[5] 张永敏《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6] 苏丽英《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策略例谈》,《福建教育》2019年第30期。

[7] 李含笑、王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设计——以部编本为例》,《文化产业》2020年第15期。

3527501908253

猜你喜欢

群文古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