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2021-03-18刘学农康秋荣何彩云郭桂红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夹脊压痛强直性

刘学农 康秋荣 何彩云 郭桂红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发病后会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临床特点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炎症,随着病情进展,晚期出现脊柱强直和关节畸形[1-3]。当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但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抑制炎症进展,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重视控制急性炎症进展和缓解疼痛[4,5],但是对病理发展过程作用不大。本次研究主要是运用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观察统计其治疗的效果,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中抽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84年修定的AS纽约标准[6,7]。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29±8.36)岁;男19例,女11例;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8.52±2.27)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5.15±8.37)岁;男18例,女12例;病程3~17个月,平均病程(9.06±2.11)个月。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全身情况差,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②心、肺、肝、肾等重大器官异常者;③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吲哚美辛(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44023647)50 mg,每日3次;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462)2.5 mg,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温针灸治疗,选择主穴夹脊穴,配穴为大椎、风池、肾俞等。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皮肤,常规清洁消毒,使用0.30 mm×40 mm华佗牌毫针,每次取4~6对夹脊穴,针尖沿着向脊柱方向直刺,针刺深度约为15 mm,得气后留针30 min,触碰骨膜障碍后缓慢提插,以患者感觉进针处酸胀感为宜,直至针感强烈。选取4~6段1.5~2 cm的艾柱插在夹脊穴的针柄末端,然后从下端点燃,为预防艾条脱落烫伤患者皮肤,可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待艾条烧完冷却后拔针,使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处;配合益肾蠲痹丸服用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临床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大标准[8,9]。显效:脊柱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晨僵时间低于30 min,腰椎X线提示正常曲度;有效:脊柱活动度有所恢复,腰骶部偶现胀痛,晨僵时间在30~60 min,腰椎X线提示接近于正常曲度;无效:脊柱活动困难,晨僵时间大于60 min,临床症状甚至有加重趋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和血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和血沉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和血沉比较 (例,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背痛、进行性晨僵。具有反复发作、进展缓慢等特点,病程严重者可达数十年。从中医学角度,将强直性脊柱炎纳入到“痹证”范畴[10-12]。在《证治准绳·腰痛》记载,肾督阳虚是发病的根本病机,风、湿、寒、闪挫、瘀血、滞气、痰积等皆是辅助病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壮骨[6]。当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症发病因素,没有特效根治药物可用,西医治疗选择抗风湿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但是见效慢,患者长期服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特点分析,著名老中医研究出益肾蠲痹丸,经医学专家验证是治疗痹证的经验效方,选用补肾培本,活血通络药[13-15],辅助成分为虫类药,发挥出温肾壮督、蠲痹通络、散瘀涤痰的作用,标本兼治,从病因上来治疗本病。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了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能够有效提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骨脉失养,肾虚督空,或者湿热浸淫,寒湿外袭,跌打损伤,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感受外邪为标,肾虚督脉空虚为本。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以补肾强督为主,同时佐以祛风除湿,壮筋骨,活血脉,通筋活络利关节。应用温针灸治疗,选择主穴夹脊穴,配穴为大椎、风池、肾俞等。夹脊穴有舒经活络、调节脏腑的作用。大椎能够益气壮阳,并且可以温经活络,驱邪外出,疏风散寒。风池能够驱逐寒邪,疏风解表,振奋阳气。肾俞有强肾的作用,对于缓解久坐不动导致的疲劳、无力、阳气不足等有明显的作用。温针灸与益肾蠲痹丸联合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和血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降低血沉,促进患者临床体征的缓解。这表明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的疗效确切,温针灸为中医特色疗法,选择主穴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的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计34处,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皆夹脊而行[16,17],该穴位是缓解腰背痛、强壮脊柱壮阳的重要穴位,同时配合大椎等辅助穴位,作用于脊柱周边穴位,在艾灸加温作用下,具有祛寒止痛、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的效果。艾柱内有热性物质可减少炎性物质渗出[18],加快腰背部及周围组织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大,增强了白细胞的活跃性。该中医疗法可长期使用,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机体损伤小,安全性高,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肯定。益肾蠲痹丸组方包括土鳖虫、全蝎、蜂房、地龙、骨碎补、淫羊藿、熟地黄、当归等。土鳖虫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全蝎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息风镇痉的作用。蜂房能够祛风止痛、攻毒杀虫。骨碎补能够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地龙能够清热定惊、通络。淫羊藿可以强筋骨、祛风湿。熟地黄可以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当归有调经止痛、补血活血的功效。益肾蠲痹丸可以蠲痹通络、益肾壮督、温补肾阳、搜风剔邪。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益肾蠲痹丸能够改善局部症状,止痛、消炎,并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使类风湿因子转阴,降低血沉,促进骨进行性破坏的修复。

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从患者病因入手,实现了内外兼治的效果,符合中医学追求的辨证治疗理念。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来推测该疗法作用机制,益肾蠲痹丸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通过调节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且具有降低滑膜组织炎症,减少胶原纤维沉着,修复关节软骨细胞缺损部位的效果,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病理机制是加强免疫调节[19]。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治疗减轻了患者痛苦,温针灸直刺夹脊穴,在点燃艾柱作用下,患者感到局部皮肤酸痛热胀,体内有血瘀通畅之感,证实了本次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夹脊压痛强直性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颈夹脊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