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颗粒佐治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3-18魏家涛
魏家涛,张 娟
(1临沂市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血压脑梗塞临床常见,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该病患者在安全度过急性期后,大多出院在家依靠药物治疗,缓慢康复。由于该病病程长、恢复慢,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逐渐显现但疗效确不明显,容易导致治疗的依从性差,丧失信心。为此,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年龄不超过70岁;具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者;伴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61.87±12.52)岁;病程:1~15 d,平均(7.92±1.65)d。研究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46~70岁,平均(62.13±12.76)岁;病程:1~20 d,平均(8.21±1.7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扩容、抗凝、降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本院自制的活血化瘀颗粒,组方:丹参、鸡血藤、桃仁、天麻、制南星、生黄芪、赤芍、法半夏、当归、川芎、地龙、桂枝、防风、蜈蚣、僵蚕、白附子等。每次1袋,3次/d,温水冲开后服用。共服用2周后评定疗效。
1.3指标评定 临床疗效: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显效:NIHSS评分下降≥46%,血压明显改善;有效:18%≤NIHSS评分下降≤45%,血压有改善;无效:NIHSS评分下降≤17%,血压无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见参考文献[3]。两组用药的安全性。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4,P=0.01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大幅升高(P<0.01),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
2.3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肾等相关指标,没有出现严重影响肝肾功能的情况。研究组有2例出现皮肤瘙痒,1例不能耐受退出研究,另1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后继续接受治疗。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高血压是该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给患者带来较多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该病在急性期多采取抗凝、扩容、降压治疗,并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但远期疗效仍不理想。
中医上认为血瘀是引发高血压脑梗塞出现的重要病机,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可使用“益气活血、化瘀通脉”药物进行治疗。本院在此理论基础上研制了活血化瘀组方并将其制成颗粒,方便患者服用,方中鸡血藤补血活血、疏通经络;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地龙等能疏通经络及活血祛瘀;生黄芪益气活血通络;桂枝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天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半夏燥湿化痰;制南星、防风、白附子解痉止痛、祛风逐湿;僵蚕、蜈蚣祛风解痉、通络止痛、化痰散结、逐瘀通络。诸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豁痰开窍,息风通络之功效。本研究将其应用于佐治高血压脑梗死,结果表明,研究组临床效果及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该中药方治疗该病能提高疗效,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将活血化瘀颗粒用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