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21-03-18韩青
韩青
摘 要:新课改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发展。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导致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落实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想有效落实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就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提高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29
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在不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促使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小学教育要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情况下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一、巧妙设置疑问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们对情景教学法升级改造而产生的。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断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让他们不断对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并分析疑问和解决疑问。从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想发挥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巧妙设计,高效巧妙的问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首先要把握问题的核心,其次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其三要做好分层设疑,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班级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出:你如果是青蛙,从井中跳出来会看到什么?对于中等学生可以提出:通过学习本篇寓言故事感悟到什么样的道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你还能说出几个与“坐井观天”相似的成语吗?通过这样设计问题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从而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设计高效的课堂导入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就需要制定高效的课堂导入策略。导入环节是提高教学课堂效率的基础。构建高效的导入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推动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最近的发展情况进行课堂导入。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制定导入策略。最后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如故事、游戏等。比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神話故事融入教学导入环节,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之后用巧妙的语言引入所学内容:“同学们,喜欢刚才讲的神话故事吗?我们今天所学的文章也是一篇神话故事,比我刚才所讲的故事还要精彩有趣。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吧。”以此来提高导入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文留白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些课文的留白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无限的想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留白部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故事的留白,为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如此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想象,推动自身综合能力提升。比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文章最后并没有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说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续写故事的方式锻炼他们的思维。首先教师让学生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评价,其次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所救的小孩是谁?最后让学生思考故事的后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查阅各种资料将故事补充完整。当学生完成续写故事结尾的任务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续写的内容在课堂上分享出来,并且要对分享故事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让学生们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故事续写活动中,推动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以往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之后结合课本内容创设角色扮演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展示出来,采用这种新颖的方式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当中。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语文。比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扮演“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两个人物,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内容改编成情景剧。之后在课堂上将这两个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己学习和应用生字词的能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趣味、生动的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将相关的学习内容顺利引入到课堂中,是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直接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所学内容。这种方式影响小学生天性的发挥,并且逐渐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要想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活跃、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把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并且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行主动思考,使他们能够全面认识课堂所学的内。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进入到思考和探究当中。比如通过播放“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入“江姐宁死不屈”的故事体现无私奉献和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通过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如在学习《望洞庭》这首古诗时,让学生一边观看洞庭湖的美景一边思考课本内容。又如在学习《珍珠鸟》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珍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感受到小鸟的可爱小巧等。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六、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乐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开展讲故事活动,让班级的学生在课下准备好小故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分享。讲故事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幽默、趣味的语言表达出故事的情节,从而将全体学生在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还可以使他们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摘录比赛,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将喜欢的词语、句子等内容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比赛,比一比哪个学生记录的内容最多且工整优美。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实际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此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帮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通过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姚建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第11期。
[2] 强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探究》,《新课程》2021年第43期。
[3] 杨生祥《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31期。
374150190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