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打造小学古诗词趣味课堂
2021-03-18胡振梅
胡振梅
摘 要: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部编教材的更换,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新《课标》也对古诗词背诵的篇目做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件,微课,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走进课堂,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悟诗人情感,缩小时空感,拉近和诗人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多媒体 趣味性 活跃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20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部编教材的更换,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篇目,新《课标》也对古诗词背诵篇目做了新的要求,新《课标》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们重视,但是古诗词因其年代久远,语言凝练,学生们不易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教学中难突破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孩子害怕学习的部分。基于此,必须要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孩子在课堂上不只是背诵古诗词,更要感受古诗词的美,感悟诗人的人生和情感。
古代文论家刘勰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古人写诗是有感而发,所以,我们读诗词一定要由景入情。小学古诗词的题材较为简单,大多数是写景咏物类。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先走进古人眼中的“景”。再根据“景”所组成的“境”,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一、运用音频,让课堂有“声”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古诗词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诗人所描绘的世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拉近与诗人的心灵距离,激发学生探索古诗的好奇心,消除畏难情绪。
1.音乐激趣,儿歌带入情境
音乐能触发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对美的体验,唤起人的美好情感,使人身心愉悦。在古诗教学的导入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巨大潜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如学习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古诗时,我选择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作为引入。让学生在舒缓、柔美、轻妙的旋律中感受傍晚江上的幽美景色,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仿佛自己也置身傍晚的江边,感受夕阳下的光影变幻,体验大自然的雄奇壮美。
古诗本就是可配乐歌唱的,如今,很多古诗已被谱曲歌唱,很多千古名诗已成为孩童口中的歌谣,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能配乐歌唱,就能很快将孩子带进诗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吟诵出口。比如《咏鹅》《江南》《春晓》《敕勒歌》等,都十分适合小学低段教学。
2.听诵读,感受节奏音韵
在小学教学中朗读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尤为重要,通过朗读,能够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感悟诗歌语言的韵味。在课堂上,先播放诗歌的范读或是名家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试着跟随范读把握节奏,触发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诗词的大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教授古诗《江雪》时,我先播放名家朗诵,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诗人的情感,接着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有些学生就读出了江雪天地一色的寂静和诗人独立于天地间的孤寂之感,引起了诗情的共鸣,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二、运用文字和图片,让课堂有“色”
1.猜谜语,绘图画
小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在古诗词新课导入时,一边猜谜语一边用简单的、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比如:在教学唐寅的《画鸡》一诗时,我一边讲述:头戴大红帽,身穿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一边画出一只公鸡的轮廓。再用白色粉笔淡淡地点出雪白的鸡毛,红色粉笔勾出浓浓的冠子,再画上它独特的脚掌。整个公鸡的图像栩栩如生。学生都猜是公鸡,我顺势从黑板上写下诗句——“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样诗和画相配,激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诗境之中,也一下子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种借助图文相结合学习古诗词的方式,比较适合咏物类的诗,比如《咏鹅》《咏柳》《梅花》《墨梅》《卜算子·咏梅》《蜂》《蝉》等,既能让学生直观感受事物的特点,又能了解诗人对该事物的情感。
2.看图片,赏美景
古诗词的美不仅在它的语言和韵律,更在它所营造的意境和形象,古诗词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意象,在小学古诗词中叫景物,用图片把古诗词所描绘的景物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组成一处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看到,听到的,最后体悟作者在如此情境下的感情。
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教学时先出示天门山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特点,再出示浩荡东流的楚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楚江水的湍急,最后出示一张天门山矗立在楚江两侧,江水浩荡奔流的图片,学生一下子感受到大自然景观的壮美,山的高大,水流的激荡尽在眼中。不禁吟出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那此时的作者在哪里呢,就在江上,所看即所感“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道出了诗人对天门山雄伟景色的赞美,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受,这首诗开阔的意境,豪迈的气魄,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这个方法也适合教学其他描绘祖国山川,大自然壮美风光的古诗词,如刘禹锡的《望洞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
三、运用视频,情景交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上关于古诗词教学的资源很丰富,语文教师可以择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对古诗词的理解也较为肤浅,教师除了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之外,还可借用网上相关的视频作为语文教材资源的补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想象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突破古诗词教学难点。
1.截取优秀古诗词节目视频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时适当插入和古诗相关的电视节目视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每年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近来很火的诗词节目《跟着诗词去旅行》等,这些节目制作精良,画面精美,评论精当,在教学时选取部分视频播放,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补充和扩展,另一方面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如我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利用了《经典咏流传》第一季第五期《山居秋暝》的片段,当时是一群学生先伴着清幽的音乐,缓缓唱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听着让人感觉来到了古老的山林里,有山有水,随意自然,学生欢欣鼓舞,跟着轻轻哼唱,一曲罢,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意的自然,淡泊宁静的情怀,和自然融合的惬意。
2.引入微课
微课内容简短、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生动直观、相对完整。既能让学生产生形象感,又能巩固对古诗词的理解。微课这种主题简单,易于接受的媒体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能起到激活教学、突出重点、强化理解的作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家李吉林教师提出的情境教育“五原则”第一条是: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第四条是: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这两点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想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让孩子们先产生好奇心,好奇心促使他们想知道,要知道,进而就有了参与感,体验感。引入音频、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让孩子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古诗词课堂充满活力,让古诗词教学声情并茂、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 苏彩宁《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2021年第25期。
[2] 黄可椿《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基础教育》2020年第1期。
[3] 李庆明《儿童教育诗——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374150190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