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

2021-03-18邢振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堂

邢振江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突破课堂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加强。

关键词:小學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自学的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尤其是爱国教育,要抓牢做好;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实践活动,保持学生的活力和天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进行分析探讨。

一、自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自学是一种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自学这一模式,首先必须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把目光放长远,把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课前自主预习。小学语文教学材料多以短篇记叙文为主,内容生动且通俗易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将文章通读几遍,掌握好生字词,做到阅读无障碍,然后需要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提炼出主旨。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就可以基于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便于学生自己理解文章。

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授课,因为只有观察学生是否通过自主学习消除了学习成果的差异,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一步步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讨论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配到适合自己的任务,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能力,讨论知识内容,充分学习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的一个误区,就是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后总结提升的重要性。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模式的效果,不仅要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合理分配任务,教师自身也要深入教学过程。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感知世界的基础阶段,与初高中的阅读不同,小学阶段的文本阅读是要学生通过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即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这就需要学生能从自己的感知出发阅读文本,感受内容的“真”。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阅读教学做好学生质疑、探索和发现精神的启蒙工作。

小学语文课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妙趣横生的文章,同时也推荐了大量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我以我手写我心”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小学生普遍思维跳跃性大,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就要将他们的这一特点运用到写作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真真切切地写下他们的心中所想。不要强调学生的词汇是否华丽、修辞是否恰当,要以“真”为主。以《鸟的天堂》这一篇文章为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许已经被文中的描写所吸引,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多多观察生活,让学生写下自己上学途中或者是旅游途中观察到的鸟。对于小学生写作来说,光靠观察还不够,还需要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只有调动了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小学作文大多以仿写、续写等简单的写作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一情况,学生能够理解写作要求,也能理解基本的写作内容,但往往还是会陷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困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联想和想象,并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让学生对自然生活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感性的认知。

三、以爱国教育为主,抓牢素质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因其丰厚的人文底蕴,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更大的优势。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延伸到自身成长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上,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核心素养在学生未来人生观的形成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党史教育,在教材中渗透红色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应当注重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和爱国主义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教材的正文内容还是附录无不体现出这一精髓。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从材料中发掘出来的爱国主义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层次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一袋干粮》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提供有关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将课堂还给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参差和课堂积极性,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配到适合自己的任务,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能力,讨论知识内容,充分学习理解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诗歌内容抛出问题,带领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结合各自的预习成果,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发言,以自己学习探究的过程为主,总结合作学习的成果,同时其他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补充,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学习一些童话故事或者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时,我们不妨先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然后让学生分角色一边朗读,一边表演,并且要求他们模仿出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在这样一堂课中,学生既熟悉了课文,在不知不觉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享受了表演的乐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下的教学任务中,小学语文课堂能否高效进行,在于教师能否做到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读写习惯,能否在课堂中循循善诱,渗透德育,能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们正在不断突破怎样让学生学好语文的课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学生培育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未来社会的优良风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海燕《刍议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83期。

[2] 彭学雄《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解析》,《速读》2016年第4期。

[3] 王媛媛《多角度切入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3期。

3030501908291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