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周转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患者预后影响

2021-03-17詹冬冬

中外医疗 2021年36期
关键词:周转髓内股骨

詹冬冬

莆田市第一医院骨科,福建莆田 3511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1]。临床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主要有人工关节置换术、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等[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实施微创手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但是患者常因高龄、手术后固定以及患肢疼痛剧烈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3],因此,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围术期的合理干预,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在提高术后效果的同时,可促进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快速周转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中的干预效果较好[4-5],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周转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患者预后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1~86岁,平均(73.57±8.43)岁;致伤原因:跌倒致伤16例,车祸致伤10例,高空坠落致伤9例。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0~88岁,平均(74.35±9.16)岁;致伤原因:跌倒致伤18例,车祸致伤11例,高空坠落致伤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学》[6]中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该研究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征表现,并经过CT检查、X线片检查确诊[7];病程在2周以内,伤后髋部疼痛,行走困难,局部进行体检可见明显肿胀,大粗隆处压痛且髋关节功能障碍者;能够接受该研究的评估结果,配合医疗护理进行干预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异常,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者;入院资料不全者;严重感染及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术前清理外伤伤口、建立静脉通路、术前常规检查、辅助药物准备、姿势训练等;加强患者饮食、运动指导,并完成住院指导,告知患者住院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不适时及时就诊。

观察组联合快速周转护理干预。①完善术前准备,做好预防性护理,术前为患者做好皮肤准备,向家属说明术后准备好所需的生活用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工作。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伤情、精神状态、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术中密切配合外科医生的手术,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术前加强患者基础疾病控制,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其血压及血糖水平,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在术后康复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的理念,合理安排各种康复措施。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恢复过程及术后精神状态。在预防术前并发症的基础上,继续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皮肤护理,督促患者保持正确姿势,体温高时在臀部放冷水垫,降低局部温度,减轻患者疼痛。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手术敷料干燥、清洁,防止伤口感染。对于术后患肢肿胀和水泡,可取出水泡液并涂抹湿润烧伤膏;对于肥胖患者,可以在其腹股沟区涂抹适量过氧化氢软膏,以防止产生压力性损伤;为促进患肢肿胀、化瘀止痛,术后第1天在患肢髋关节周围涂抹消肿止痛膏;术后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术后恢复尽早指导其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时应根据患者运动喜好,结合运动耐受等,确定运动量及运动方式,避免适得其反。③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给予半流质饮食,以满足身体康复需要,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促进身体恢复。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泵功能锻炼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排尿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术后第1天,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坐床边进行适当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踝关节泵和上肢伸展运动,2次/d。术后2 d可使患者恢复情况协助患者进行站立练习,逐渐过渡到患者独立行走。④快速周转对接干预。患者住院期间,手术创口愈合良好,配合完成规定康复训练后出院。做好住院后的家庭护理对接,告知患者体位护理的相关事宜,叮嘱患者家属积极鼓励患者,监督和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叮嘱患者定期来院进行复查。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床边坐起时间以及下床行走时间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②髋关节评分。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8],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对疼痛、日常功能和髋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分,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优、良、可、差。优:骨折完全愈合且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分值为90~100分;良: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疼痛程度轻,评分80~89分;可:骨折愈合后髋内翻轻微,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程度中等,评分为70~79分;差:表现为骨折不完全愈合或不愈合,髋关节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疼痛较重,评分<70分。③预后比较。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出现的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及骨折迟缓愈合进行分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床边坐起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出现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及骨折迟缓愈合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之一,占股骨近端骨折的90%以上[9-10],且随着我国老年人数增多,导致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在老年人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还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但可能存在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速度快于成骨速度,导致骨密度差,外力撞击后可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跌倒[11-12]。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明显外翻和肢体畸形,限制患者的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骨组织死亡,引起功能障碍。手术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法,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是骨折无明显异位的最佳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手术治疗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如术中扩髓和术后凝血系统激活可能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延迟患者的康复过程[13]。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身体恢复十分重要。

近年来,快速周转护理干预在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显著[14]。该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周转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各临床恢复指标。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由于生活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护士在手术前后需要进行更加集中、细致、全面的护理。众所周知,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各种相关并发症,缩短卧床等待时间,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手术条件[15]。快速周转护理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通过对患者的肢体恢复、饮食干预等,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国内学者以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快速周转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42.98±3.51)分、日常功能评分(41.59±2.53)分、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7.29±1.32)分、总评分(91.86±4.48)分高于对照组(P<0.05)[16]。与该研究结果相符。该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42.83±3.19)分、日常功能评分(43.32±2.65)分、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7.52±1.17)分、总评分(93.39±4.48)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周转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一是预防肺部感染,二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是预防尿路感染[17]。快速周转护理模式是基于快速康复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可以帮助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迅速改善术前准备,注意预防老年并发症,尽快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恢复[18-19]。既往研究表明,快速周转护理干预能针对患者的恢复,加快病房或病程的周转速度,不仅能缩短患者愈合、恢复时间,亦可最大限度节约医疗资源[20]。该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出现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及骨折迟缓愈合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周转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预后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但是,由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较大,围术期应加强其生命体征,动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善于根据患者恢复调整护理方案,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恢复[21]。

综上所述,对于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快速周转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各临床指标,提高髋关节评分,改善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周转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探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SolidWorks周转轮系装配与运动仿真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