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循证护理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3-17董华

中外医疗 2021年36期
关键词:宫腔镜循证导图

董华

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苏州 215500

宫腔镜电切除术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即向宫 腔内置入宫腔镜头前部,便于对女性宫内病变与出血性疾病准确判断。虽然此术具有创伤小、便捷等优势,但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甚至部分患者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1]。故而,重视护理干预的开展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属于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经主题关键词构建图形、颜色间记忆联系,便于人们翻阅搜索资料与记忆资料,加强数据的积累及关联,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法与视野[2-3]。研究发现,将思维导图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启发和激励其术中发散性思考,提高解决术中出现并发症问题的效率,保证手术效果。循证护理指在护理期间结合确切护理证据,审慎、明智地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干预中,以增强护理目的性、方向性、科学性,提升护理执行质量[4-5]。对此,该文方便选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时该院接收的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就宫腔镜电切术中并发症护理期间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循证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情况做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到该院就诊的88例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号(1~88)随机发放形式分设对象于不同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年龄26~60岁,平均(45.63±2.52)岁;19例子宫内膜息肉(直径1~3 cm),14例宫腔粘连,11例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观察组中,年龄26~60岁,平均(45.58±2.48)岁;21例子宫内膜息肉(直径1~3 cm),13例宫腔粘连,10例子宫内膜异常增生。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研究所选患者均无基础疾病,包括心肺、呼吸等;研究所选患者年龄26~60岁;所选患者均知晓同意研究进行。

1.2.2 排除标准 伴脏器功能衰竭急性期者,即肝脏、肾脏等;伴妇科恶性肿瘤病症者;伴宫颈瘢痕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选择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资料、手术环境的准备等,同时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及摆放合理的手术体位。

1.3.2 观察组 ①提出问题。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医院医疗资料等,分析、统计宫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最终确认子宫出血、低体温、静脉空气栓塞、子宫穿孔、过度水化综合征为宫腔镜术中主要并发症。②思维导图的设计。设计思维导图:设护理小组,其成员均由主管护师组成。对宫腔镜切除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特点和类型探讨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操作案例与文献资料的理解与阅读,并对先进护理方案与措施的借鉴,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术中并发症护理思维导图制作设计。因离散性为思维导图特征,“宫腔镜术中并发症”为中间关键词,其四周散发分支为1级,包括空气栓塞和子宫出血、低体温和子宫穿孔及过度水化综合征。并在不同并发症模块后继续发散分支,包括症状体征、急救措施、诱发因素、预防措施,旨在满足并发症预防及早期治疗。③证据检索。每个并发症均以4个模块(症状体征、急救措施、诱发因素、预防措施)进行文献检索,检索途径包括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等;同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骨干,以保证获取科学性、可行性的证据。④完善思维导图。将所检索的证据,填写在思维导图4级分支中,整理思维导图格式。将思维导图设计妥善后,定期组织培训相关人员,1次/月。以重点处理与预防术中并发症、术中观察为主要培训内容,根据思维导图方法,详细讲解行宫腔镜切除术治疗时的各关键环节与问题,以及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指导护理人员开展模式训练。训练的开展如下:模拟并发症症状-及早进行评估并进行介入措施-确定并发症问题-处理问题-探究深层次病因-预防措施的开展-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上述思路,详细分析紧急救治与专科护理操作方法,包括调节等离子双极环形切除刀能量和观察术中生命体征、调节术中膨宫器压力和术中取膀胱截石位。经反复论证及分析,得出一系列宫腔镜电切除护理要点,随后进行概况总结并置于思维导图内。最终,将4个分级内容精炼概括、总结,保证整体思维导图内容清晰、完整,便于查看。⑤循证实施。子宫出血,症状体征:操作术野子宫血液渗出,心跳加快,血压降低;急救措施:加快补液速度,查找出血点,等离子电凝环止血,遵医嘱宫颈注射10 U缩宫素;诱发因素:宫缩乏力;术中搔刮电切损伤子宫内膜;预防措施:术中操作轻柔,发现出血点及时电凝止血;调节等离子功率电切时160~180 W,电凝时60~80 W,以减少患者电凝、电切损伤。低体温,症状体征:全身发凉,出现控制不住寒战;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房颤;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僵硬;急救措施:调节室温,加盖棉被、保温毯;双下肢使用血液循环泵加压带、脚套、腿套、胸壁套加强保暖;麻醉复苏时吸入加温氧气,强化肩颈部保暖;诱发因素:全身麻醉影响体温调节能力;手术消毒铺单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术中输液、膨宫液未加温;预防措施: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无痛碘消毒液加温至36~37℃;输液加温至37℃。静脉空气栓塞,症状体征:低氧血症、神志丧失;血压降低、呼吸困难;伴或不办抽搐;心率下降,听诊时心前区存在响声持久水泡音;室颤,呼气末二氧化碳下降;急救措施:立即停止宫腔操作,将患者摆为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大呼气末正压(100%氧气);中心静脉置管,实施强心、心肺复苏等急救治疗;加快静脉补液;诱发因素:宫腔内注水时空气未排尽,气体进入静脉后达到心脏;预防措施:术中专人密切观察液体管道中是否存在气泡,气泡排尽后再行操作;液体管道正确安装在蠕动泵及压力传感器上;术中若发现气泡随管道泵出,及时停止操作;持续CPAP通气。子宫穿孔,症状体征:宫腔有突破感,宫腔无法膨胀,不能探及宫底;镜头下直视见宫腔穿孔部位,彩超提示腹腔内流入大部分积液;患者下腹剧烈疼痛,镜下见异常组织,如网膜、肠管、脂肪等;急救措施:大穿孔实施腹腔镜下子宫修补术;小穿孔遵医嘱用药观察;诱发因素:子宫畸形、宫腔过小、宫腔粘连、子宫肌层缺损、过倾过屈;术前准备不到位;术中操作粗暴;患者既往宫腔手术史,包括剖宫产、流产、宫颈手术等;预防措施:术前宫颈应用米非司酮、卡孕栓等预处理,促进宫颈软化;术前明确子宫位置及大小。过度水化综合征,症状体征:心率下降、血压下降、脉压差大;躁动、嗜睡交替出现,并出现神志错乱;抽搐、昏迷;恶心、表情淡漠、皮下组织肿胀;急救措施:停止生理盐水灌注;利尿剂脱水,给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有效补充血容量;诱发因素:术中膨宫液大量快速进入血液循环;预防措施:减缓术中输液及灌洗液速度;准确评估液体出入量;控制手术时间<60 min;设置膨宫仪压力<100 mmHg,流速<0.2 L/min。⑥思维导图管理。将思维导图设计好后将其制成小卡片,放置于手术间墙上壁柜内与专科操作本上。专科护理人员开展术中干预时,应对患者机体情况密切观察,并对其倾诉耐心聆听。根据思维导图方法论,对症治疗手术治疗期间突然出现的并发症患者。于术后,对并发症处理措施、发生症状与时间详细记录,骨干护理人员与护士长应结合并发症发病记录查找发生原因,将隐患排查及寻求,合理制订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对患者满意度比较,选择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以护理服务态度、言语沟通交流、护理流程是否科学、护理服务环境等为主要判定内容,总分100分,以非常满意(>85分)、相对满意(85~60分)和不满意(<60分)标准划分[3]。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相对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空气栓塞和子宫穿孔、子宫出血和过度水化综合征及低体温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照组、观察组所占比分别是20.44%、4.54%,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统计,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占比分别是81.82%、95.46%,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宫腔镜电切术式属于侵入性治疗,易诱发并发症发生,对此,在开展手术治疗时,要求护理人员开展护理与密切观察,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为减少宫腔镜电切术并发症,提升手术成功率,对宫腔镜手术护理专科队伍建设予以加强非常重要[6]。思维导图方法的开展对护理人员问题解决和信息反馈、信息沟通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有重要作用[7]。思维导图的实施,能将人脑的联想与记忆能力激发出来,大脑兴趣增强,提高理解,实现抽象化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便于护理人员思维方式的理顺,减少工作期间失误与遗漏情况发生[5]。也有研究证实,应用思维导图方法,能将个人智力潜能提升与充分展示出来,将思考方法优化,有助于创新能力、组织力与记忆力的增强[8]。循证护理主要优势是可将明确、科学的护理依据应用至临床护理中,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9-10]。在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提升思维导图科学性、方向性,保证思维导图制订质量[11-12]。

该次研究中,将宫腔镜术中并发症为2级模块,并向下分别延伸4个模块,即预防发生措施和术中急救处理、早期观察和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通过循证护理查找证据后完善思维导图,并制订好图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对问题分析并加以解决,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提升手术室并发症防治质量[13-14]。经思维导图方式将思维流程统一,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能力及临床观察能力[15-16];同时在手术治疗期间,还能进一步提高处理及抢救突发并发症的能力,使抢救成功率提升,宫腔镜手术成功率增加,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17]。在该次研究中,以该院接收的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经上述阐述总结可知,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0.44%,高于观察组的4.54%(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82%,低于观察组的95.46%(P<0.05),说明,将思维导图的循证护理方法用于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并发症护理期间,保证护理开展更具针对性、细致性及全面性,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机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分析其原因是,思维导图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期间理清思路,思维流程标准化,能充分激发想象空间。通过自主学习兴趣的提高,能有效实现隐性知识的可视化及呈现,从而利于把握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方向及重点。另外,强调证实为循证护理的核心,护理方案的制订应在科学基础上进行,确保护理工作的执行更为顺利。伴随近几年宫腔镜技术的愈发完善,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虽然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但术中并发症仍对手术的发展及推广带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循证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对基本操作培训的重视,提倡术中监护与术前预处理,能使护理干预的实施由被动转换成主动,使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提高处理应激问题能力,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殷旭婷等[18]研究中,选取12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和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开展不同护理方法,即对照组(手术室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思维导图的主动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并发症率是20%,高于实验组的6%(P<0.05)。说明思维导图方法的引入能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虽然在他人的研究中并未开展循证护理,但思维导图的应用均一致,由此能间接证实他人的研究报道与该次研究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并发症护理期间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循证护理方法,能使护理人员应激处理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术中并发症发生减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宫腔镜循证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循证护理》稿约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