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对腋臭患者黄金微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1-03-17蒋苹胡小龙陈仲樊超

中外医疗 2021年36期
关键词:腋臭微针汗腺

蒋苹,胡小龙,陈仲,樊超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深圳 518103

腋臭是腋窝皮下汗腺部位(顶泌汗腺)增生和分泌异常物质,经细菌分解产生难闻气味所致[1]。腋臭发生率较高,多以遗传为主。腋臭虽不会损害身体健康,但散发的难闻气味会给患者生活、社交及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麻烦,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均以破坏汗腺为主,如:微创手术、注射疗法、药物治疗等。黄金微针是治疗腋臭的常规方法之一,而外科手术通常会伴有并发症,因此,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需对手术创口采取针对性治疗。LED红蓝灯照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LED蓝光具有抗菌作用,红光具有抗炎修复作用,两者结合对患者预后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口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极大地促进了开放性创伤的修复,快速修复疤痕,减少瘢痕形成。也常被用于修复手术中,对加快患者创口恢复具有显著效果[2]。两者结合对腋臭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如何尚待探究,故该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LED红蓝灯照射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创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经黄金微针术后治疗的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腋臭诊断标准且经过黄金微针治疗;②年龄18~45岁;③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皮肤过敏史或皮肤病;②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参与研究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7.28±4.35)岁;腋臭程度:轻度11例,中度14例,重度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9.37±5.26)岁;腋臭程度:轻度10例,中度17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LED红蓝光照射腋下,光板距离皮肤表面20 cm,红蓝光照射具体参数:红、蓝光可见波长分别为650nm和415nm,照射剂量为48J/cm2,20min/次,治疗频率为3次/周,红、蓝光同步照射;观察组在使用LED红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采用rb-bFGF外涂(国药准字S10980077,规格:63 000 IU/15 mL),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创面平整无痕则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创口变小则判定为有效;症状完全未改善,创面有清晰可见的创口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皮肤红肿、感染、结节、色沉、上肢麻木,统计并发症发生率;③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VAS判定患者疼痛程度,分值为1~10分,分数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皮肤红肿5例、感染3例、局部结节5例、色沉3例、上肢麻木2例;观察照组出现皮肤红肿2例、感染1例、局部结节2例、色沉1例、上肢麻木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腋臭的发病基础为大汗腺发育异常,腋窝处顶泌汗腺增生[3],故治疗腋臭的根本原理为阻止并清除大汗腺或使大汗腺失活。手术治疗能够全面切除大汗腺,但存在术后恢复时间长、感染、积液、坏死、遗留极大瘢痕等并发症。黄金微针为近年来治疗腋臭的新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激光和射频治疗深度不确定、表皮损伤不易控制、色素沉着等问题,治疗腋臭效果显著[4]。LED红蓝光为光疗法的一种,通过光化学效应和热效应起作用[5-8]。不同波长的光会产生不同的效果,LED红蓝光作用原理:蓝光作用于手术创口部位,释放出单态氧离子,有效杀灭创口表面细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9-11];由于红光能被细胞中的线粒体较大程度地吸收,红光照射经表层皮肤到达深层至6 mm后,促进细胞新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组织快速进行修复,促进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抑制胶原酶分泌,从而达到减少炎症反应和促进修复的作用[12-14],红蓝光结合照射创口能起到较好的抗炎抗菌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rb-bFGF是一种活性多肽,其作用机制为rb-bFGF作用于创伤部位,促进细胞的分裂并维持细胞生长[15-17]与内源性bFGF的表达,相关组织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生长因子,生长因子会快速聚集于创伤部位,从而起到加速创面的修复作用,同时rb-bFGF刺激细胞外基质与成纤维细胞合成蛋白,形成胶原,减少疤痕形成,提高创口部位美观效果[18-20]。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研究采取LED红蓝光照射联合rb-bFGF凝胶外用的方式对黄金微针治疗后的腋臭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P<0.05),说明LED红蓝光照射联合rb-bFGF凝胶外用能有效降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另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提示两种方法联合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2019年邱伟等[21]学者对术后腋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探究,其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单一LED红蓝光照射治疗,与该研究结果相近。往期研究也显示rb-bFGF有改善组织营养状况及局部微循环的作用,能使创口在短时间内愈合[9]。rb-bFGF作用于创口时,迅速与相应受体结合,此时内皮细胞发生迁移,导致毛细血管中的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产生的纤维细胞和肉芽组织使创缘上皮细胞不断延伸至瘢痕中心。

综上所述,LED红蓝光照射联合rb-bFGF外用较单一使用LED红蓝灯照射对黄金微针治疗后腋臭患者,前者能更大程度地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

猜你喜欢

腋臭微针汗腺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逯俭运用微针强通法治疗项痹经验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美容式小切口腋臭的综合护理干预探析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CHR-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腋臭1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