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效果观察

2021-03-1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3期
关键词:患眼眼外伤玻璃体

赵 斌

(山西省运城市眼科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是指患者的眼部遭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等刺激所致的眼部结构与功能损害。复杂性眼外伤是眼外伤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常存在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挫伤等情况。复杂性眼外伤具有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临床实践证实,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失明,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1]。本主要是探讨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山西省运城市眼科医院收治的72 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在这72 例患者中,有男性51 例,女性21 例;其年龄为6 ~65 岁,平均年龄为(35.5±13.2)岁;其中,患眼为左眼的患者有34 例,为右眼的患者有38 例;其中,发病原因为锐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的患者有43 例,为钝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的患者有29 例;其中,患眼损伤程度为中度的患者有44 例,为重度的患者有28 例;其中,术前患眼视力为无光感的患者有15 例,为有光感的患者有27 例,为眼前手动的患者有30 例。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复杂性眼外伤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患眼的前房存在不同程度的积血。3)患者的患眼存在虹膜损伤、视网膜脱离、晶状体破碎(脱失)或出血性脉络膜脱离。4)患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不存在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禁忌证。2)患者的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这72 例患者均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对这些患者的患眼进行B 超检查。患者的患眼内若存在异物,要对其患眼进行眼内异物X 线定位检查及眼眶CT 检查。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方法是:1)对患者的患眼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在其患眼的眼角膜后缘2 mm 处环形切开球结膜。2)使用MVR 刀在患者患眼的眼球内层做一个长度为1 mm 的穿刺孔,穿刺孔的大小为MVR 刀口最大直径的长度。3)经穿刺孔置入套管针,对患者患眼的伤口进行清创和缝合。在进行缝合的过程中,施术者要防止其发生视网膜脱离。4)缝合完毕后,对患者患眼的前房进行灌注。5)在导光纤维的引导下,施术者使用玻切头对患者患眼带有积血的玻璃体进行切除,然后采用巩膜顶压法切除其患眼的基底和基底周围的玻璃体。6)摘除虹膜表面的机化膜,并离断机化膜的根部。7)对虹膜进行复位后,取出手术器械及套管针,注入黏弹剂。8)关闭手术切口。根据患者患眼恢复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时机对其进行Ⅱ期玻璃体切割术。进行Ⅱ期玻璃体切割术的方法是:对患者的患眼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其患眼角巩膜后缘的1 mm 处做一个“倒L 型”闭合式三通道手术切口。通过该手术切口彻底清除患者患眼创口内的积血及创口两侧增殖的玻璃体、炎性玻璃体等,并彻底切除其患眼基底周围的玻璃体。对于合并有视网膜增生的患者,施术者应先切除其增生的视网膜,并对其视网膜进行松解,然后再根据其病情为其采用眼内光凝技术、巩膜外冷凝技术或硅油填充技术等,对其视网膜进行复位。对于采用硅油填充技术进行视网膜进行复位的患者,施术者告知其在术后以俯卧位的体位休息2 ~3 周[2]。

1.4 观察指标

观察这72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原因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功能治愈:治疗后,患者患眼的屈光间质透明,其患眼的视力恢复至0.3 以上。2)解剖治愈:治疗后,患者患眼的屈光间质透明,其患眼的视网膜解剖复位,其眼球重建成功,但其视力未恢复至0.3 以上。3)无效:治疗后,患者患眼的屈光间质浑浊,其视网膜脱离,其视力未恢复至0.3 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72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在这72 例患者中,临床疗效为功能治愈的患者有46 例(占63.89%),为解剖治愈的患者有20 例(占27.78%),为无效的患者有6 例(占8.33%)。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与年龄<18 岁的患者和年龄>50 岁的患者相比,年龄为18 ~50 岁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

其中,* 与年龄<18 岁的患者和年龄>50 岁的患者相比,P <0.05。

2.3 不同原因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与钝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相比,锐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原因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2.4 不同时间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与在受伤7 d 内接受手术和在受伤14 d 后接受手术相比,在受伤7 ~14 d 接受手术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角膜或巩膜破裂、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等。该病具有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等特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眼球萎缩、失明等[3]。近年来,临床上常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该术式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的特点。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原理为通过切除浑浊的玻璃体,使屈光间质恢复透明,从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施术者不仅可以取出其患眼内的异物,还可对其视网膜裂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年龄<18 岁的患者和年龄>50 岁的患者相比,年龄为18 ~50 岁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笔者认为,年龄<18 岁的患者对患眼的保护意识较差,导致其常用手部揉搓患眼,从而可影响其临床疗效。年龄>50 岁的患者常合并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故可增加施术者对其患眼进行治疗的难度。本次研究中,与钝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相比,锐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临床实践证实,钝器所致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较易发生角膜破裂、巩膜破裂或视网膜脱离,从而可增加施术者对其患眼进行治疗的难度。本次研究中,与在受伤7 d 内接受手术和在受伤14 d 后接受手术相比,在受伤7 ~14 d 接受手术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临床实践证实,过早地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可导致其发生视网膜脱离;而对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时间过晚,可影响其视力的恢复。

综上所述,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对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与其年龄、受伤类型及其接受手术的时间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患眼眼外伤玻璃体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房角分离术在老年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运用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法医临床应用
角膜球差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影响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Hospitalised ocular injuries in Osogbo,Nigeria
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太眼外伤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