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画东渐: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表达研究

2021-03-17罗琰娟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油画意境

罗琰娟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福建 福州 350007)

写意油画是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与西方油画的写实融为一体所呈现出来的绘画形式,是中西绘画艺术碰撞和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绘画以意境表达为上,与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一脉相承,其笔墨、构图、色彩等元素都围绕意境而布局,是一种形而上的基于精神层次的艺术创作;而西方油画重视对外在形态的刻画,强调规律性、客观性,是建立在透视基础上的以形式美为上的绘画形式,二者的融合其本质便是将东方绘画的写意与西方油画的写实糅合在一起,寻找写意与写实的最佳平衡点,在似与不似之间既呈现客观物象的现实特征,又体现深远空灵的意境之美[1]。

一、西画东渐:西方油画与中国绘画的碰撞与融合

(一)西方油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于儒道思想,其中道家提倡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讲究意境、重视内在的感悟是道家审美思想的核心所在,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绘画艺术遵循以意境之美为上的哲学思想[2]。但西方绘画则不同,西方以理念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同样也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论基础,纵观西方不同的油画流派,不论是古典主义印象派,还是表现主义野兽派,其创作思想都是围绕“理念”二字来进行的。理念论是西方美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从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康德的“审美理念”以及叔本华的美学理论中即可见一斑。譬如柏拉图认为“理念”不仅仅包含自然界具有物质形态的存在,更是指在思想引领下感受到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了涵盖四个层次的美的本质,即外在美、心灵美、知识美以及美本身。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康德首次提出“审美理念”这一核心性概念。他指出,审美理念是一种感性理念,无法用明确的语言去阐述它,它无具体形态,但可引发人们的思考,无法言传却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

除了理念特征外,西方油画对情感表达也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以柯罗、卢梭为代表的巴比松画派认为,画家应该避免闭门造车,要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在注重油画对实景的准确表达的同时,还要在画中体现画家面对景观时的情绪情感。以柯罗的绘画为例,他总结出油画绘画的四个要点,即形准、色彩、印象和感受、表现手法。他的风景画追求形似、灵动而通透、色彩丰富,给观者以随性洒脱之感;而以雷诺阿、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强调光和色的表现,从印象和感觉出发进行刻画,重视情感的投入以及画面的意境体现。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和《睡莲》,将意与象进行统一,非常接近中国画的以形写神、境生象外,具有别样的审美情境和视觉魅力;而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画派,则强调和重视以感性意识为基础的情感宣泄,其概括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对比、画面的结构重组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激情和感受[3]。

(二)中国绘画意境的内涵

意境,其核心内涵即境界。根据《说文解字》解释,察言可知意,乐尽可悟境。境是一种审美“思理”,是对物情和物理之间关系的阐述,它超越客观,凌虚观照,具有动态性和非明确性的特点。正所谓“目视为下,神遇为上”,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因强调神遇而更具艺术魅力,使观者产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它基于“象”而产生具有联类性、情感性的“境”,在东方美学思想中,中国画的意境、气韵、格调为至上境界[4]。宗白华对意境作出过分类,认为意境有直观感象、活跃生命、最高境界三个层次。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中国画的意境通过情景交融而得以体现,情即绘画主体之情,景即绘画客体、山川景色之景,主体将自我的情感、领悟、体验、思维付于景中,又借对景的刻画来表达自我之情。因此,情景交融是中国画意境展现的重要途径,纵横沟壑化为万千情思,壁立千仞皆纳于心。因此,中国画是主观情趣与客观意象的统一,不求形似,但求神遇。

(三)西画东渐的碰撞与融合

西方油画在明朝传入我国,以宗教活动为载体,至清朝随着洋务运动时期现代美学的确立而逐步被认可。李铁夫、李叔同等人在西方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正宗的西方油画,并深入学习,回国后引领了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地位有所松动、印象派发展正盛的时期。随着西方油画传入我国,与中国绘画思想和理念产生碰撞,逐步形成了关于如何认知西画、学习西画的不同思想派别。以康有为、徐悲鸿等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对于西画应略作改良,要坚持“中体西用”[5];而以林风眠等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应积极地引进和传播油画,一改中国绘画中的教条性做派。林风眠等人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希望“中西兼容”,这一思想开启了表现性油画的先河。在教学上,他们积极实践中西融合的观点,并对中西油画语言进行了融合,强调画家思想情感的表达,初具了写意油画的雏形。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通过思索和实践,探讨中国绘画和西方油画之间“相得益彰”的技法:一方面将西方油画对造型的把握引入中国画,提升中国画的写实性;一方面承继中国画对意境、蕴涵的追求,将含蓄内敛的特点带到油画创作中。

二、西画影响下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实践探讨

西方油画与中国画的碰撞与融合催生了中国写意油画这一集聚了西方油画“浓墨重彩”的写实风格与中国画“通透空灵”的意境风格于一体的流派。其中林风眠、吴冠中、刘海粟、苏天赐等都是中国写意油画画家的典型代表,他们将西方油画的绘画语言与中国画的创作形式进行了统一,将“西为中用、中西兼容”的理念渗透到写意油画的创作中,为中国绘画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古朴简约、巧拙内敛的平和之境

中国写意油画创作中的古朴简约、巧拙内敛的创作风格,彰显了一种平和之境,是西方审美与中国传统美学观的高度融合[6]。它将传统文化底蕴与时代特征糅合在一起,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个性化的色彩应用,将平和雅致、巧拙内敛的绘画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林风眠的写意油画为例,在创作于1963年的《仕女图》中,他将东方美学价值与西方审美理念统一在一起,通过拆解、重组等方式进行创作。如图1所示,《仕女图》中,画家以线条粗细、笔墨浓淡以及色彩对比刻画出了具有抽象性的仕女形象,整幅画作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意象体验。作品以灰色作为背景,并淡化细节刻画,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人物的古典美感若隐若现,理性和感性互补而和谐,人物平和高雅的情绪特征得到了很好的渲染。

图1 林风眠《仕女图》

(二)中西合璧、释放个性的苍茫之美

对个性的彰显和释放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将画家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写意油画的创作中,在画作中既体现中国画对心灵深层的观照,体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感,同时也重视对西方油画创作语言的运用,从色彩对比、造型准确、光影体现等多方面凸显画作的写实感,最终将写意与写实和谐地统一到一幅作品中。以刘海粟的艺术创作为例,他在中外美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写意油画的创作,其作品如《八达岭长城》《仙女风烟云》等都是中西绘画融合创作的典型作品。如图2所示,《八达岭长城》中画家通过近焦的手法进行客体的刻画,既具有写实的特点,凸显了长城和山体的雄伟壮观,也具有写意的特点,给人以苍茫的意境之美。

图2 刘海粟《八达岭长城》

(三)现实取材、情景交融的意境呈现

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取材,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呈现也是中国写意油画的特征之一。写意油画立足于现实来提取创作素材,将艺术与现实生活统一在一起,并将写意传承和概括转移到油画创作中,表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同时汲取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和方法,使画面的似与不似得到完美统一。以罗工柳的《哥萨克人》为例,作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人物写实、背景虚置,胡须、衣着、四肢则写虚而突出灵动意境,如图3所示。以形写神、以神取形,成为罗工柳写意油画创作的独特风格。罗工柳的创作受齐白石影响较大,并体现了“六法论”的美学观,在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中寻找动态的平衡,在其作品《前赴后继》中,画家简化形态,引入写意元素,拓展内涵,突出作品的象征性而弱化其宣传性,这是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对写意手法的大胆创新。

图3 罗工柳 《哥萨克人》

(四)呈现乡情、虚实结合的意象表达

意象层次丰富、虚实结合,是写意油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写意油画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虚实关系、色彩凝练与西方油画的绘画语言融合统一,以抽象表现具象,强调意境形式美,使景致具有人格特点。以吴冠中的作品《水田》为例,画家用中国画的线面表现方式以及大量色块应用来构建画面主体,水域和树木动静结合、节奏明快,通过不同的疏密线条来刻画远处和近处的水田,层次丰富的画面呈现出别具特色的田园意境和审美情趣,如图4所示。对于风景画的创作,吴冠中曾经说道,意境表现是风景画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意境,即便形态上再惟妙惟肖、色彩上再丰富生动,也无法激起观者的强烈共鸣。意境的高低决定着绘画的艺术品质,美感和意境是其创作的出发点。

图4 吴冠中《水田》

(五)光影变化、婉约空灵的写意手法

写意油画的光影变化、婉约空灵,总是可以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拓展思想和情感的空间,徜徉在作品画面中而生发出无限的遐想。光影的变化可以凸显画面的整体色调视觉效果,而使画面的情感性、意象性、写意性得以生动呈现,将西方油画的“具体”“丰满”与东方绘画的“大气”“空灵”糅合在一起,使二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以苏天赐的作品《春山》为例,构图上绵延不绝的远山与近处的房舍、田野遥相呼应,层次丰富而灵动,简洁的线条、色块的对比,虚实与刚柔之间,画面的意境得以突显,如图5所示。他的画作在色彩应用上层次丰富,近景色彩厚重,远景色彩淡薄,写意性明确而突出。关于景物绘画,苏天赐认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他笔下的江南景致,空灵生动,意境深远。

图5 苏天赐 《春山》

三、西画东渐: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表达

(一)心境一体、物我交融的意境呈现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美术家的思辨与创新融合中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即写意油画。写意油画糅合了西方油画具体、丰富、写实的特征与东方绘画空灵、大气、写意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绘画形态,表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对于东方绘画有借鉴价值,通过与东方绘画的意境相结合,生成全新的绘画语言,其核心特点就在于“心境一体”。所谓“心境一体”即寄情于景、情境交融、和谐统一、相得益彰[7]。

写意油画的形式语言将写实和写意糅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具特色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它基于现实创作,但又高于现实,超脱客观,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对自然、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在造型方面,西方油画强调造型的准确性,是对客观事物的写实再现,即便在印象派的画作中,也非常强调真实的光学和色彩表现;东方绘画则不同,其核心在于“立象以尽意”,相较于西方油画严谨的造型,更侧重于情感精神的表达。在表现技法上中西方绘画也有较大差异,西方油画常用焦点透视,而东方绘画以散点透视为主。写意油画创作中有大量东方绘画思想和语言的特点,比如以形传神和留白等意象空间的打造,实现了对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的描绘和意境层面表达的统一。

比如在林风眠的创作中,通过对描绘事物的虚实、动静结合来表现写实与写意,他的作品中常能见到清新亮丽的色彩运用和具有律动感的光影效果,将“心境一体”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心境一体”并不具有程式化的固定流程和方式,它强调画家的创造性以及绘画中的情感投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特征描绘上[8]。它基于画家的意识和行为而形成心灵和画境的统一,暗合了东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它强调画中要有“视而不见”之处,要留给观者以充分的遐想、感受空间,艺术手法中的不确定性和虚实有无的画面效果正是其意境呈现的重要方式,也正因为此,才使观者能与画家、与作品本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寓情于物、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

中国传统绘画与传统哲学思想一脉相承,有诸多的相通点。比如“天人合一”、神与物游、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人文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画家的创作。将东方绘画语言与西方油画技法相融合,便形成了写意油画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体现在作品刻画的形象中,也体现在创作技法中,通过有形的形象和技法来向观者传递无形的意境之美,油画的审美观照便在这种既刻画物象特征又高于客观对象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同时与文章中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类似,写意油画创作也重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比如王冕的画作《墨梅》中,为了体现梅花清新、淡雅、坚毅、高风亮节等精神层面的象征性涵义,画家用清朗朴素的线、精巧的墨色以及对梅花姿态的构图方式来进行刻画,这样的创作方式也正暗合了其题画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对梅花的喜爱超过了其他物象,在其作品中,常可见姿态各异的梅花。他喜欢梅花不是因为其外形和颜色,而是因为其内在的凌风而立、傲世不屈、坚毅又雅致的品格,而这样的品格也正是画家对自我修养的要求,希望自己也如高洁的梅花。因此在其写意梅花的创作中,便将这样的情愫融入其中,并非只是刻画梅花外在的形,更是在写意其内在的灵魂,他的作品往往画面淡雅、文字简洁,却总能让观者感受到梅花人格化的高雅脱俗,从而与画家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或许这便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最大的区别所在。在西方油画中,观者看到的是梅花千姿百态、写实性的景致,看到的是具体而丰富、浓墨重彩的表现技法,但中国写意油画中的梅花则在写实和写意间找到了动态的平衡,在虚实、动静之间让观者感受到梅花这一物象被人格化的灵魂所在。

(三)美学精神、东西合璧的至臻境界

写意油画是中国绘画在表现形式、绘画语言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同时也是中西方哲学文化碰撞与相融的产物。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源于不同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西方思维中,“主客分离”,强调逻辑推理是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典型理论”,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在绘画中便是对客观事物的明确性、明晰性追求,是强调透视基础上的形态之美;而东方思维体系的关键词是整体性和普遍性,是一种全局关系的认知,体现在绘画中便是对画面情感和意蕴的重视,而一定程度上将形态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可概括为“意境理论”。中西艺术有着不同的美学观念,东方艺术追求内在超越,在此基础上便是对形而上的精神的体验和表达,正所谓“无状之状”,是脱离了现实客观形态的对“道”的追求;而西方艺术追求外在超越,强调理性表达和秩序范式。西方绘画重视物象的丰富性、明确性以及合理性,要求符合客观规律;而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审美境层”,“天人合一”“凌虚观照”“兴到神会”是东方绘画理念的关键词[9]。

中西艺术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但也有诸多共通之处,如此才使得二者的碰撞不会以抵消相克为结局,而是共融相生,生发出更具生命力和艺术内涵的写意油画。首先,在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与认知上,中西文化都从未停止对宇宙、对大自然、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探索与思考,只是在呈现探索与思考的结论时,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注重和谐性。其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意境的表现作为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准,而西方绘画更重视形态、客观规律,重视对刻画对象明确性和写实性的摹仿和再现,但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以自然为摹本,都强调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体现了一定的相通性。最后,中西绘画都强调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都以作品中融入画家的思想情感为上,只是东方绘画的融入方式更加“含蓄空灵”,西方绘画的融入方式则更加“直接丰富”。中西文化艺术的异同决定了写意油画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二者融合的成功创新范例。

四、结语

绘画是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宇宙、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滋养并发展了绘画这种特殊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因此中西绘画在本质上有共通性,构成了中西绘画得以融合发展的基础。由于中西哲学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各异,决定了诞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绘画艺术的碰撞和融合,同时促成了绘画艺术中的一次成功的创新。显然,写意油画的艺术价值并不逊色于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方油画,而是博采二者之长,升华了二者的艺术价值和品质。写意油画的心境一体、物我交融、寄情于景、东西合璧奠定了其在绘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中国画油画意境
一张油画
中国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油画《塬下》
油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