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分析
2021-03-17李俊
李俊
北京燕化医院职业病科,北京 102500
重度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呼吸系统炎性疾病,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和老龄化的加重,导致两者的患者占比越来越高[1]。 老年患者中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较为常见,肺功能呈进行性衰退且病情容易反复, 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衰竭,相较于单独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或COPD 其危害性更加明显[2]。 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临床中多给予氧疗、控制气道炎症、吸入激素、舒张支气管等方法治疗[3]。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和β 受体激动剂的复合剂,而噻托溴铵是高选择性、长效的一种M3 受体阻滞剂,两种均为常用的治疗COPD 的药物,但在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中研究较少[4]。 该研究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于该院治疗的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56 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8 例,病程 2~11 年,平均(6.83±1.58)年;年龄 51~79 岁,平均(63.41±3.23)岁;女 11 例,男 17 例。研究组 28 例,病程 2~11 年,平均(6.99±1.45)年;年龄 51~79岁,平均(63.15±3.24)岁;女 13 例,男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存在功能障碍者;所用药物有禁忌者;合并肺栓塞或肺癌等肺部疾病者;研究前3 个月应用过糖皮质类激素药物者。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解痉平喘、营养支持、止咳祛痰、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国药准字 H20150325)治疗,2 次/d,1 吸/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国药准字H20090276)治疗,等同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吸入噻托溴铵,1 次/d,1 吸/次,每天相同的时间吸入。
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3 d 后患者的气促、憋喘症状改善明显,且1 周内没有出现哮喘症状,肺功能改善明显,听诊未见哮鸣音;有效:治疗5 d 后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有所改善, 肺部哮鸣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和肺功能均未改善或明显加重。
②观察两组肺功能水平, 其中肺功能指标包含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74)量表,4 个维度,各100 分,评分高即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 MMEF、FEV1、PEF、FEV1/FVC 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MMEF(L/s)FEV1(L)PEF(L/s) FEV1/FVC(%)对照组(n=28)研究组(n=2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0.30±0.10(0.41±0.12)a 0.28±0.08(0.49±0.13)ab 1.10±0.08(1.45±0.17)a 1.08±0.10(1.72±0.19)ab 1.07±0.45(1.35±0.43)a 1.04±0.40(1.55±0.51)ab 39.18±4.76(52.26±7.33)a 38.62±5.02(63.14±6.21)ab
2.3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情况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均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情况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3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情况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组别 发作次数(次/年)治疗前 治疗后发作间隔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8)研究组(n=28)t 值P 值20.17±2.17 20.62±2.34 0.746 0.458 10.26±1.26 3.28±1.11 21.995<0.05 15.82±5.29 15.38±4.67 0.329 0.742 42.81±6.61 68.41±8.82 12.290<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oint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对照组(n=28)研究组(n=2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73.71±2.17 76.16±2.51 72.49±2.51(79.71±3.81)*71.52±2.83 75.91±3.16 71.84±2.61(78.90±3.76)*72.18±2.51 76.16±2.78 72.49±2.34(81.67±3.39)*74.19±2.61 77.73±2.61 73.94±2.48(80.81±3.16)*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和COPD 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较于单纯的支气管哮喘或COPD,其发作的频率更高,且预后更差[6]。 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为气道炎症反应疾病,疾病起病慢且初期症状并不明显, 在病情不断进展下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干咳、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支气管阻塞可逆,但是COPD 阻塞后不可逆[6]。 疾病发作后病程较长,而且具有复发性,导致患者长时间遭受疾病的折磨。 相比于轻中度哮喘,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内以肥大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在疾病治疗中,抗炎与舒张支气管为治疗的重点[7]。 治疗COPD 的根本方法就是舒张支气管, 可以单独给予此类患者长效的支气管舒张剂; 针对哮喘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气道炎症,可以给予吸入性激素。 哮喘反复发作会加速支气管重构,是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的预后恶化,因此治疗时用以控制患者的哮喘为主[8]。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一种复方制剂, 包含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两种成分, 沙美特罗是新型的一种选择性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可以激活气道中的腺苷酸环化酶,达到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9]。 另外其对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具有抗炎的效果。 丙酸氟替卡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中均可参与,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抗炎作用,两种成分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10]。
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的抗胆碱类药物,有研究指出,相较于短效的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疗效更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肺功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11]。
该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86%, 治疗后MMEF (0.49±0.13)L/s,FEV1 (1.72±0.19)L、PEF (1.55±0.51)L/s,FEV1/FVC (63.14±6.21)%, 均比对照组高 (P<0.05);研究组治疗后急性加重发作次数(3.28±1.11)次/年,比对照组少 (P<0.05), 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 (68.41±8.82)d, 比对照组长 (P<0.05); 研究组治疗后物质生活(79.71±3.81) 分, 社会功能 (78.90±3.76) 分, 心理功能(81.67±3.39)分,躯体功能(80.81±3.16)分,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有研究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临床治疗展开研究,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噻托溴铵,结果表 明 治 疗 有 效 率 为 94.17%,FEV1 (1.68±0.21)L、PEF(1.46±0.57)L/s,FEV1/FVC(62.20±6.18)%,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一种复合制剂,不仅可以持久舒张支气管, 还可以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气道高反应性,同时能明显抑制基底膜增厚、炎性细胞渗出以及上皮细胞增生,减轻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12-14]。 有学者认为,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能使气道阻力有效降低,而且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有效增加呼吸道黏膜上β1受体数量,进而对黏液分泌起到抑制作用,使其阻力减小,进而促进通气功能的改善,最终使哮喘得以缓解[15-17]。噻托溴铵是抗胆碱能药物,具有较高选择性,可提高机体中M1 和M3 受体选择性,延长作用时间,有利于中央支气管的扩张,而且促进肺功能的改善,而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发作频率,在避免瞳孔散大、唾液分泌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对支气管痉挛有抑制作用, 同时可以改善肺功能[18]。 有研究表明,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协同作用较好,能促进支气管阻塞症状的缓解, 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9]。 有研究表明,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糖皮质激素受体向细胞核内转移有效增加,而且放大糖皮质激素生物学功效,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呼吸道黏膜β2受体的数量的增加,并且对受体功能下调起到抑制作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是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疗的理想药物[20-21]。 在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治疗中,可将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患者相较于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效果更佳,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疾病发作,提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好,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