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硫辛酸辅以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2021-03-17刘董原铭旋
刘董,原铭旋
1.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静配中心,山东青岛 266109;2.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急诊药房,山东青岛 266109
2 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病因较复杂,主要与分泌胰岛素的β 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等有关[1]。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体代谢速度减慢,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致病,患病后一般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减轻等症状,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控制治疗,随病程不断延长,患者有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4]。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出现针刺感、蚁行感、灼烧感、疼痛感等情况,逐渐会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肌张力低下等情况,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5-7]。 临床上治疗此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药物因其成分和作用机制不同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 基于此,该文选取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间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对硫辛酸辅以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 例,以随机抽样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参比组(n=49)和研究组(n=49)。 参比组中男 26 例,女 23 例;年龄 60~74岁, 平均 (67.05±2.89) 岁; 糖尿病病程 2~8 年, 平均(5.02±1.08)年。 研究组中男 25 例,女 24 例;年龄 61~73 岁,平均(66.97±2.91)岁;糖尿病病程 3~7 年,平均(4.99±1.11) 年。 两组老年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
纳入标准:符合2 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年龄≥60 岁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减轻、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经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患者;自愿参加并签订协议书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完全且记录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患有白血病、肺癌等肿瘤病变患者;精神状态不佳患者;神志不清醒患者;不能进行正常对话患者;凝血因子无法发挥作用患者;研究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方法
两组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需要进行常规胰岛素(国药准字 S20200008,规格:3 mL:300 U)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参比组患者使用注射用前列地尔 (国药准字H11022109,规格:100 μg×5 支)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方法如下:将40 μg 此药物溶于150 mL 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在2 h 内滴注完毕,用药2 次/d,连续治疗3 周。
研究组患者使用硫辛酸注射液 (国药准字为H2006 5201,规格:12 mL:0.3 g×5 支)辅以前列地尔进行治疗。 注射用前列地尔的生产厂家、国药准字、规格和使用方法同参比组保持一致即可。具体用药方法如下:将300 μg 此药物溶于250 mL 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滴注速度不可超过50 mg/min,滴注时间为30 min 左右,用药 1 次/d,连续治疗 3 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周后的血糖水平、 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功能情况、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①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②神经传导速度:由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测定。
③神经功能情况: 评估工具为NIHSS 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42 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情况越好。
④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 种疗效。 显效:接受治疗后与疾病相关症状明显好转, 且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有效:接受治疗后与疾病相关症状有所恢复,且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恢复;无效:接受治疗后与疾病相关症状未见改变,且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恢复。
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输液部位疼痛水肿、恶心呕吐、面部潮红3 种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时间 空腹血糖水平(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n=49)餐后2 h 血糖水平(mmol/L)参比组(n=49)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研究组(治疗前后)值P 研究组(治疗前后)值t 参比组(治疗前后)值P 参比组(治疗前后)值t 组间值(治疗后)值P 组间值(治疗后)值13.24±3.49 7.58±1.17 13.54±3.55 9.73±1.24 10.763<0.001 7.092<0.001 8.827<0.001 16.08±4.29 9.16±1.98 16.13±4.32 11.42±3.19 10.252<0.001 6.139<0.001 4.213<0.001 11.27±1.91 6.18±1.46 11.22±1.41 8.32±1.33 14.820<0.001 10.473<0.001 7.584<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功能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功能情况均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功能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ner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功能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ner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时间 神经传导速度(m/s)神经功能情况(分)研究组(n=49)参比组(n=49)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研究组(治疗前后)值P 研究组(治疗前后)值t 参比组(治疗前后)值P 参比组(治疗前后)值t 组间值(治疗后)值P 组间值(治疗后)值34.21±1.48 51.27±4.91 34.18±1.39 45.05±2.66 23.286<0.001 25.352<0.001 7.796<0.001 30.45±3.47 11.02±1.28 29.96±3.51 16.73±3.95 36.773<0.001 17.525<0.001 9.626<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参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n(%)]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输液部位疼痛水肿、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分别有1 例、1 例、1 例,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参比组患者治疗后的输液部位疼痛水肿、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分别有2 例、2 例、1 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诊治范畴,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除基本病因外,还可受遗传易感性、年龄增长、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下降等诱发。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部分患者还可伴随口干、乏力、易疲劳等症状[8-10]。老年人群属于易感染人群,随病情不断进展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产生肢体远端感觉异常,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1-12]。 不同药物治疗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属于常用心血管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主要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 含量, 从而发挥扩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素A 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 通过激活脂蛋白酶, 促进三酰甘油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从而达到溶栓效果;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作用,阻滞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状况,减轻临床症状[13-14]。 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四肢微小血管循环, 减轻四肢感觉异常情况,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部潮红、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舒适度。 硫辛酸属于抗氧化剂的一种,具有抗氧化、增肌减脂、提升胰岛功能、增强免疫力、强化肝功能、美容养颜、缓解疲劳、保护机体的作用, 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情况,阻滞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从而减轻神经病变,达到治疗效果[15-16]。 该文通过将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进行治疗,实现协同作用,从多角度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减轻血糖过高引起的神经病变情况,改善与疾病相关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好,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该研究表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3 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 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比组(P<0.05),说明硫酸锌辅以前列地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预防餐后血糖升高,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延缓病情进展。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为 (51.27±4.91)m/s、 神经功能情况为(11.02±1.28)分均优于参比组(P<0.05),说明硫酸锌辅以前列地尔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减轻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7.96%高于参比组, 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硫酸锌辅以前列地尔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安全性较好。 盖丽晶[17]研究结果中的α-硫酸锌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为(34.22±1.51)m/s,与该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硫辛酸辅以前列地尔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对恢复神经传导活动有益。 该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7.96%与符春辉等[18]研究结果中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4%相比略高, 说明硫酸锌辅以前列地尔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 对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硫辛酸辅以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好, 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波动,促进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保护神经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建议在为老年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