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应用膀胱功能恢复法的效果
2021-03-17廖向梅
廖向梅
广宁县人民医院外科,广东肇庆 526300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临床常采用护理配合留置导尿管帮助患者顺利排出尿液。 但留置导尿管可能诱发漏尿、尿路感染等情况,降低逼尿肌功能及排尿功能[1]。 有研究报道,膀胱功能训练可帮助患者恢复排尿功能[2],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中应用的研究较少。 为此该次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该院收治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法以探寻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80 例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前列腺增生[3];②尿流动力学检查,排尿期逼尿肌压力<30 cmH2O,残余尿量≥100 mL;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泌尿系统感染; ②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恶性肿瘤;③膀胱结石;④尿道狭窄或畸形;⑤合并膀胱造瘘、神经元性膀胱病史; 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均给予口服0.2 mg/d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20000681;规格:0.2 mg×10 粒)治疗,鼓励多饮水,引流袋放置在低于床面20 cm处,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个体化放尿。
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康复训练,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进行盆底肌训练。 护理人员手戴一次性手套涂抹液状石蜡后插入患者肛门,指导进行肛门、会阴的收缩训练,每次收缩时间持续≥5 s。 指导进行肛门括约肌训练、膀胱训练,记录排尿以及每日饮水情况,在排尿时突然中断收缩肛门括约肌。
研究组加以膀胱功能恢复法。 ①第1 阶段膀胱训练,依据排尿记录、饮食计划等评估排尿习惯以及排尿模式。指导从早晨醒来至晚上8 点间每隔2 h 间断摄入饮水200~250 mL。 如果食用牛奶、果汁等全流质饮食,则减少摄入水量。 摄入时规定于半小时内间断饮入,避免快速大量地饮水。 日常避免摄入如酒精、可乐、西瓜汁等利尿的食物和饮品。 嘱咐在每日下午6 点后应避免饮水,下午8点后严禁饮水。 教会患者记录摄入液体体积、含水量多的食物体积、输液量、尿量等。 指导合理的放尿方式,每次放尿时间应该在200~300 mL。每日晨起第一次放尿,结束后将导尿管夹闭,此后每隔3 h 放尿1 次。 建立夹闭导尿管的详细时间表,护理人员做好指导和监督,同时协助进行排尿夹闭。 ②第2 阶段膀胱训练:反射性排尿训练及排尿意识训练。 目的是通过患者主观意识活动或功能锻炼来改善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促进排尿反射形成,从而达到下尿路功能部分恢复的目的, 减少下尿路功能障碍对机体的损害。 在开放导尿管前5 min 训练患者排尿意识,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通过尿意冥想、全身放松等引导患者想象排尿过程,进行自主意识排尿。 在此过程中打开导尿管让患者感受排尿过程。在关闭导尿管前5 min 进行反射性训练。 刺激患者肛门、大腿上1/3 内侧耻骨上区或通过手刺激肛门来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 促进膀胱反射性收缩,增强患者排尿反射意识。 预计2~4 周训练时间。 ③第3 阶段膀胱训练:进行代偿性排尿训练。 目的是增加腹内压,促进膀胱排空,减少尿潴留发生。 评估膀胱功能满意度, 指导膀胱功能满意等级Ⅱ~Ⅲ级患者进行Valsalva屏气法(取坐位,屏住呼吸身体前倾,模拟排便动作)以及Crede 按压法 (拳头深度按压脐下3 cm 处并缓慢向耻骨方向移动,按压动作避免快速用力,在腹内压增加同时可增加尿液排出量)协助尿液排出。 拔除导尿管后建议进行第3 阶段训练2~4 周,效果欠佳时可延长。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逼尿肌压力、残余尿、最大尿流率等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
②统计两组膀胱自主功能恢复效果(无尿潴留、自行排尿、规律排尿)。
③膀胱功能满意等级判断标准:残余尿量>150 mL为Ⅲ级;残余尿量80~150 mL 为Ⅱ级;残余尿量<80 mL为I 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逼尿肌压力、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残余尿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逼尿肌压力、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detrusor pressure, residual urine, and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逼尿肌压力、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detrusor pressure, residual urine, and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逼尿肌压力(cmH2O)干预前 干预后残余尿(mL)干预前 干预后最大尿流率(mL/s)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35.13±3.63 35.11±3.52 0.025 0.490(50.16±5.97)*(45.69±4.79)*3.693 0.001 173.31±12.61 174.97±17.52 0.487 0.314(30.13±3.14)*(84.97±8.59)*37.923 0.001 4.21±2.16 4.20±2.69 0.018 0.493(21.61±2.47)*(18.61±1.26)*6.843 0.001
2.2 两组膀胱自主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无尿潴留、自行排尿、规律排尿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膀胱自主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y effect of bladder autonomous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3 两组膀胱功能满意度等级比较
研究组膀胱功能满意度等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膀胱功能满意度等级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levels of bladd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需留置导尿管进行排尿。 但长时间置管可能降低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不利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 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重新建立排尿反射功能, 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
膀胱功能恢复法是在患者恢复期内给予3 个阶段膀胱康复训练,第1 阶段主要了解患者的排尿模式[3]。 恢复患者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第2 阶段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反射性排尿训练和主观意识活动训练引导患者利用自身强烈排尿的意识改善患者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4-6]。 第3 阶段通过进行Valsalva 屏气法和Crede按压法训练等代偿性排尿训练增强腹内压, 促进膀胱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8-10]。
该研究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基础上加以膀胱功能恢复法,结果研究组逼尿肌压力(50.16±5.97)cmH2O、最大尿流率 (21.61±2.47)mL/s、 无尿潴留 (87.50%)、 自行排尿(75.00%)、规律排尿(72.50%)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残余尿(30.13±3.14)mL 低于对照组(P<0.05)。 这与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膀胱功能恢复法后,患者无尿潴留(84.32%)、自行排尿(77.12%)、规律排尿(74.66%)比例均高于常规康复治疗,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由此可见,膀胱功能恢复法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中可改善逼尿肌压力、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残余尿、促进膀胱自主功能恢复。 该结果与黄凌[11]等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原因是自主排尿主要取决于2 个方面,①尿道括约肌、尿道关闭压力等因素,②腹内压及膀胱收缩力等[12-13]。 而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不足[14-15]。 常规术后康复训练是患者有尿意或定时开放导尿管排放尿液, 此种方式虽可排空膀胱,但不利于患者治疗及生活,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尿道损伤等情况,降低逼尿肌功能及排尿功能[17]。而膀胱功能恢复法中3 阶段膀胱恢复训练, 在第1 阶段时保持膀胱处于正常的舒缩状态,减少夜间排尿,避免对睡眠造成影响。 膀胱接近正常状态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18]。第2 阶段时通过锻炼患者主观排尿意识、 促进排尿反射的重新建立来达到改善排尿和储尿功能, 促进下尿路功能恢复。 第3 阶段进行阶段代偿性排尿训练,通过增加腹内压来促进尿液的排空,降低尿潴留情况,进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11]。 研究组膀胱功能满意度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膀胱功能恢复法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膀胱满意度等级。 分析原因是膀胱功能恢复法通过不同阶段膀胱训练可改善排尿和储尿功能,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而改善患者膀胱满意度等级[12]。
综上所述, 膀胱功能恢复法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急性尿潴留患者中改善逼尿肌压力、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残余尿、促进膀胱自主功能恢复,患者膀胱满意度等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