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17黄增荣章丽谢锦新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肌骨阳性率满意度

黄增荣,章丽,谢锦新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功能科,广东梅州 514000

骨骼肌也被称之为肌肉,圆柱状细长横纹肌细胞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可跨越关节,在人体诸多不同位置骨骼上进行附着[1-2]。 对于运动内部感觉器,主要通过神经阻滞完成支配,可确保舒张以及收缩等系列动作充分形成,对于不同活动、姿势完成及维持做出保证。 肌肉拉伤作为运动系统损伤类型一种,于军事训练、体育活动、日常生活、 劳动等较为常见, 其诱发因素主要体现为高强度运动、长时间运动、超负荷运动等[3-6]。 对于此类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意义显著。 以对患者肌肉形态回声以及损伤位置加以明确, 对于运动损伤的早期确诊以及有效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促进运动损伤患者预后水平提高。 该研究选取 2017 年 9 月—2019 年 8 月收治的210 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诊断研究,旨在探讨对患者在实施运动损伤诊断期间肌骨超声方法运用可行性,为达到促进运动损伤患者预后水平提高目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10 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男、女各 155 例、55 例;年龄 24~59 岁,平均(35.66±2.26)岁。均采用X 线断层和肌骨超声方法展开疾病诊断;纳入标准:①患有严重脏器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②因为运动不当或者运动过度而呈现出功能障碍现象; ③一般资料齐全;④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并顺利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呈现出较差依从性者;②超声对比剂过敏者;③存在精神、认知、沟通等方面障碍者。 该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均于临床实施X 线断层扫描和肌骨超声方法。

采用肌骨超声方法展开疾病诊断, 控制探头频率为4~12 MHz,协助患者采用适当体位,对损伤位置加以明确后,就患者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以及俯卧位等不同体位进行协助,充分暴露患者损伤位置。 完成后,对患者合理展开肌骨超声检查,就其受损位置加以明确后,合理展开多切面以及多方向探查。 采用相同程序以及方式,合理进行双侧对比检查。 就二维图像检查结果展开对应分析,观察和记录病变的解剖位置、毗邻关系、结构纹理、形态大小、 边界和内部回声, 观察病灶内部血供及其他特殊征象。 观察运动状态下的声像改变。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种诊断阳性率;②比较两种诊断满意度(诊断专业性、诊断态度、诊断效果)评分,利用自拟百分制问卷展开,上述各维度评分为0~100 分,分值越高,诊断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比较

肌骨超声诊断阳性率 (98.57%) 高于X 线断层扫描(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种方法诊断阳性率比较[n(%)]Table 1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n(%)]

2.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满意度评分比较

肌骨超声诊断专业性评分、诊断态度、诊断效果评分均高于 X 线断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满意度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oints]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满意度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oints]

检查方法 专业性评分 诊断态度 诊断效果肌骨超声(n=210)X 线断层扫描(n=210)t 值P 值90.25±2.53 75.19±3.19 37.902<0.001 90.26±4.29 75.23±5.12 23.057<0.001 91.29±5.49 75.66±5.24 21.103<0.001

3 讨论

运动损伤主要指人体在运动期间呈现出系列损伤现象,对于运动损伤而言,其损伤位置同运动项目存在一定关联[7]。 例如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其常见损伤位置主要体现为肩部、腰部与腕部,同体操动作期间做出的跳跃、翻腾、支撑以及转肩等相关。 而对于网球运动员以及标枪运动员而言,其较易表现出肘部损伤现象,其损伤出现同良好训练缺乏、 竞赛工作组织不当、 未充分进行准备活动、身体状态不佳、动作不正确、自我保护能力缺乏、训练水平不够以及身体素质差等存在相关性[8-11]。 对于系列急性损伤患者在确诊后,如未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最终会表现出慢性损伤情况。 同慢性患者比较,急性患者例数相对较多, 诸多急性损伤患者主要因为系列因素影响而向慢性损伤转化。 对此确定有效方式对运动损伤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以往针对运动损伤患者实施诊断过程中,以X 线断层扫描表现出较高应用率,其在明确人体不同组织吸收特点后, 有效测算不同平面组织表现出的微小差异。 对患者完成普通X 线检查后,难以获得理想检查效果[12]。 同普通X 线比较,其呈现出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以充分显示人体密度相近软组织。 可避免普通X 线检查后,无法明确所有病变情况。 对于普通X 线检查而言,其只可对2 mm 左右病变加以明确,并且呈现出多种结构重合影现象;而X 线断层扫描,可对人体各位置横断面图像加以明确[13]。 此外MRI 以及CT 检查方式也获得广泛应用。对于MRI 而言,其呈现出较高检查敏感性以及分辨率,其就病变位置、性质以及范围可以进行明确,但其针对运动系统损伤无法做到实时检查[14]。 而CT 检查方式应用,会对患者造成放射性损害现象,表现出较差肌肉以及软组织分辨率。

伴随诊断技术获得快速发展, 临床针对运动损伤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 肌骨超声应用表现出的价值显著。 其在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对比度方面均表现较高,并且呈现出渐变灵活特点,可做到精准定位。 就肌肉骨骼层次关系以及内部具体结构可以充分明确, 临床可以多方向以及多角度针对病变位置进行观察, 对患者软组织病变、肌腱韧带以及关节肌肉识别准确性可做出保证。 此外其就病变附近、内部回声、具体位置以及形态可以充分显示,从而充分反映出运动损伤表现出的系列病症特点,对损伤范围、程度、症状以及具体位置进行充分明确,实现运动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该次研究发现,肌骨超声方法经诊断阳性患者207 例,阳性率为98.57%,优于X 线断层扫描诊断后阳性患者170 例, 阳性率为80.95%(P<0.05);肌骨超声诊断专业性评分(90.25±2.53)分、诊断态度(90.26±4.29)分、诊断效果(91.29±5.49)分均高于 X线断层扫描(P<0.05),同冯艳[15]在《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一致,在其研究中,观察组对60例患者完成肌骨超声诊断后,阳性患者55 例,阴性患者5例,阳性率为91.67%;对照组对60 例患者完成X 线断层扫描诊断后,阳性患者48 例,阴性患者12 例,阳性率为80.00%; 观察组诊断阳性率 (91.67%) 高于对照组(80.00%)(P<0.05),亦可验证上述结论,充分证明肌骨超声方法运用于运动损伤诊断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方法有效应用后,可就运动损伤患者表现出的血肿症状、损伤位置、损伤范围以及损伤程度加以明确, 就患者肌肉形态回声以及损伤位置进行有效检测,对于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多角度呈现以及多平面呈现等系列优势可以充分体现, 对于运动损伤的早期确诊以及有效治疗可提供有力依据, 促进运动损伤患者预后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肌骨阳性率满意度
肌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肌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济源示范区猪增生性肠炎血清学调查分析报告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