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代教育视角看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1-03-17张文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民主现代化传统

张文丽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了封建纲常,在文学乃至社会层面进行了一次革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时,必须以辩证的眼光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内涵,以正确的史观看待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下的启示。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时代 现代化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4.05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现代化教育的结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追根溯源,我们应该将眼光放至上个世纪初期一场巨大的革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最初的迷茫到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再到客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劣,再到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朝气和活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而在新时代,如何使文化之路走得更远,使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总结其当代价值,汲取其当代启示。

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价值

1.五四新文化运动让国人开始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伦理进行了批判,让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弘扬使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文化的浸润,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让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通过探索马克思主义道路开始救亡图存。

2.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表达方式的改进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成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这种表达方式通俗易懂,使用方式简单。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普及白话文的过程中,也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五四新文化运动率先倡导进行思想革新

随着西方列强用洋枪利炮强硬地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一直处于一种被迫接受西方文化的状态,因此在发展初期,我们依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同时也只是意识到应该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发展国家,但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不同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人们认识到,要想促进国家转变,应该在思想上进行彻底改变,只有通过学习先进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过分的反传统倾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对传统文化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对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和封建礼节,进行了充满火药味的批评。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新青年”更是加大了对儒家思想的攻击。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十分渴望将中国带入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当中,因此他们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益因素,过度采纳了反传统的做法和思想,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2.不充分的民主与科学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两面“旗帜”是流于表面的。一方面,“旗帜”的提出者陈独秀没有系统的民主理论,其民主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也结合了自己对时代的看法;另一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在这一时期将科学推向了独特的位置。当时,科学负担着民族复兴和国家振兴的重要使命。但是,这种科学至上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社会中人文主义的发展。

3.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

引进西方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改革创新中国文学的重要途径。但是,他们并没有仔细地区分东西方两种文化。他们认为,所有西方文化都超越了中国固有的传统。这就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大多具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相信,只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就能解决当时中国的问题。而且,这些先驱者错误地将西方化视为现代化,并认为中国必须走西方的这条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很显然,他们只是简单借鉴了历史经验,渴望将中国带入现代化道路,却忽视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4.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社会上层精英的狂欢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精英知识分子和城市层面上,并没有延伸到社会底层和广大农村地区,所以他们不能真正唤醒绝大多数麻木的社会民众。事实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也意识到应该扩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范围。因此,知识分子也开办学校,在宣传白话文和新思想方面做过一些努力,但效果不甚明显。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反思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可以说,我们现在足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地看待这场文化启蒙运动。

首先,一百年前,由于一些知识分子亲身见识了西方文明的益处,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主张打破一切旧的传统和思想。铲除封建思想实际上为中国实现民主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国人人人都了解民主,即使有人对民主在表面上是未知的,但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反封建伦理的氛围。虽然民主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但幸运的是,由于人们反对封建纲常的传统道德,政治家们就无法利用人们对封建制度的迷信来实现其政治野心,以至于让中国退回到封建社会。因此,如果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如此坚决地批评传统道德,那么民主理想何时在中国扎根恐怕还有待考究。

其次,我们要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看待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一百年前的中国社会,人们刚从被禁锢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苏醒。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和观念感到厌恶,一时没有区分清楚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受自身理论的限制,也未能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没有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今天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保守和孤立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为先进思想的涌入提供了宝贵条件。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特别是在当前以文化竞争为主导的国际社会上,新文化运动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使我们能够稳步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

三、新时代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给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复兴的契机。笔者认为:

首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的力量,不仅是经济、政治和国防的力量,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当前是建立文化自信心、实现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此外,文化自信是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南。因此,文化自信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提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积淀下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吸收其他国家的文明成就,结合本国实际,在求同存异的同时,和睦共处。

最后,中华文化不仅要对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世界的一员,中国不仅要实现自己的文化转型,而且还应该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在当今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浪潮中,我们必须要从全球角度来看待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理念,彰显文化内核,实现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内涵已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将使中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大国,而实现这些的基础就是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提供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范建梅、张云霞《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观的嬗变历程及其当代启示》,《文化创意》2020年。

[2] 刘挚成《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再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基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3] 费润宇《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神州》2018年第35期。

[4] 刘晨《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与反思》,《社会科学前沿》2017年第7期。

[5] 刘波《復杂性视域下的新文化运动评价重构》,《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年第1期。

[6] 秦晓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赤峰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3190500589212

猜你喜欢

民主现代化传统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边疆治理现代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