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1-03-17刘敏
刘敏
摘 要: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小学阶段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显得格外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的扩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给出以下几种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4.001
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文字,学会运用语言,为其他学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语文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但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因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佳,所以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重点,抓不住问题所在,所以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预习课文可以直观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阅读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实,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很重视预习课文,把这项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但往往因为学生的差异,自制力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干预,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并且教师自身也要提高文化素养,结合不同教学模式和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把阅读安排到正常课程当中来。
例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和预习任务时,应该将预习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后就会进行预习,学生不会因为困难而产生排斥心理,预习的效果也能达到预期,但是在提供技巧和方法的时候不应该将知识点一同告知,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反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性,不会自己主动动脑思考。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不应过分干预,这样就能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从而引發自己的主动思考。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字典查询,这样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学生自己也会积累知识,还会使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如果能够自主完成大部分预习,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和作用才能体现出来,教师也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二、积极提问,及时复习
教育的主体一直都是学生,但相对于以前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更偏向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勇敢表达提问,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并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说明他全程在跟着教师的步伐,认真听讲,没有掉队,这种方法在所有学科中都非常适用。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新的看法。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自主探索,深度学习知识,提高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效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学生在提问题和讨论时还会锻炼自己的表达力和反应力,让思维更活跃,让他们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
《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就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性,对学过的文章进行再次温习,每次温习都会得到收获。学生从预习文章到教师同学一起学习文章,能够大致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对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再次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对这篇文章都会产生更深层的理解,并且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三、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知识面
小学阶段知识量有限,多读课外书对于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帮助,另外在自己阅读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多读正确的书籍还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去读课外书籍,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名著。
例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PPT等方式来进行新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比赛或小游戏,适当给予奖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玩耍的途中还能潜移默化接受新知识,为他们建立一个自由和谐的阅读平台,在其中快乐学习,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大量知识点和优秀的课外文章,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欣赏力和实操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发展为孩子建立更多获取知识点的渠道和教学方式。
四、在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
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往往很单纯,喜欢就去学,不喜欢的就不会去接触,这就给阅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还有生活都要进行了解,依据这些因素,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有乐趣的教学氛围,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欢快的课堂中学习,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要对其做出正确引导。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每个孩子对知识点的吸收程度,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述《要下雨了》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去实际生活中观察一些真实的自然现象,让学生了解,在不同自然天气下,每个动物的异常举动。又如《找春天》这篇课文,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孩子去亲身体会大自然,真实的感受往往比口述和臆想出来的情景要更深刻,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获得真实感受,这样,再回到教室学习时,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亲身感受来阅读这篇课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需要过多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只需将每篇课文的新主题看作目标,全力发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来为学生讲解,吸引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子设备,为课文中的图画配音,让文章变得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弱,所以要想使其在学好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易事。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提问题,让孩子更专注于阅读。
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公鸡》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配上语音和短视频,进行丰富多彩的讲解,让其更有感染力,还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抓住这篇文章的重点,从重点展开讲解,同时还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或者根据邱少云的样貌来判断其心理活动,整个过程教师只需要进行引导,其余的需要学生自主思考作答或相互交流,让学生清楚感受到邱少云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而使学生与作者的中心思想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影响颇大。语文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只有在学习生活中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加上教师合理地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教研版)》2019年第2期。
[2] 王根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求知导刊》2016年第8期。
[3] 朱娟《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东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4期。
[4] 潘淑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与写》2021年第2期。
[5] 毛月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日》2021年第16期。
[6] 黄晶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丝路》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