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策略探析

2021-03-17李婷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国学素养语文

李婷婷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民众越来越重视和推崇民族文化,文化复兴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项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科学合理地渗透国学经典,充分借助国学经典中涉及的内容,完善语文教学方式。以此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4.03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一些小学生开始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影响了自身的道德水平。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渗透中国古典文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意义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国学包括考据学、礼俗学、史学、哲学、文学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国学经典,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组织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具体来讲,国学经典的应用意义表现为: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国学经典涉猎了内涵、品德、人性等诸多方面,即,古人用简单的语言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能清楚认知自我,对人性的复杂加以了解,获得基础知识水平、分析与认识自我能力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三观”与生活态度,增强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国学经典多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加上古人注重仁义礼智信的培养,所以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借助经典著作中的故事案例,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与感悟人生哲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意识,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原则

1.差异性

应用国学经典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重视学生对国学的吸收理解差异以及思维发展差异,进而提高教学成效。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师传授经典国学时,需要秉持差异性原则,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优化,使其契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或者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加以尊重,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及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国学经典时秉持趣味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依据进行素材选取;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寓言或故事等方式呈现国学經典内容,辅之以相关视频或图片,如诗歌朗诵、字词听写大全等,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轻松性

轻松性指的是确保学生无压力、无障碍学习或诵读国学经典,这样方能保证教学契合最终的目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国学经典素材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选择需要讲授的国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对国学的兴趣,为后续的语文深度学习打好基础,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策略

1.将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国学经典,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国学经典知识储备,灵活调动相关知识。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用诗句来解释一些景物。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学经典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课文《快乐的节日》时,文章中涉及的节日是六一儿童节,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为其设立相应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富饶的祖国,所以我们才可以开开心心地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陪伴下,度过六一儿童节,那么同学们在此刻最想感谢谁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拓展其他的一些节日,比如春节,然后引出一系列与春节有关的古诗词,如《元日》等,并且带领小学生理解诗词含义,通过诵读让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想象,感受过年的快乐和热闹,体会到诗人在除旧迎新中的真实情感和想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对于国学经典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建立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他们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我国的古典教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涵盖了一系列与人打交道的哲学,而且对学生的性格也有非常积极和现实的影响。既有黄老学、孔孟学,又有以百家争鸣为核心的多元价值体系。然而,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继承这些文化遗产,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先决条件。例如,在《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国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为了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关的经典文化,包括我国的历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由于这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3.拓展国学经典作品的来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很多学校中,小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多数的诵读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导致学生逐渐对国学经典诵读失去了阅读兴趣。当然,如果想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那么首先还是要拓展国学经典作品的来源途径。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经典书籍、文章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知识。更主要的是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当教师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就会根据学生的年龄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定期为学生更新诵读的内容,安排一些合适的国学经典,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传统经典知识。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的讲座、培训,使教师的综合能力逐渐提高,让教师不仅能够对经典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还要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开展有效的教学。

4.采用微课学习模式,组织有效诵读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主动性。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微课预习国学经典,并在家长的陪伴下去品读国学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进行诵读比赛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动力以及对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有效分析,在深化学生思想的同时,也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5.借助课外实践,落实国学经典学习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从实际情况来看,户外经典资源远远高于课堂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经典国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完《黄继光》的内容后,可以利用清明节,引导学生缅怀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献身的烈士,将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真正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本身的无限魅力。在相关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感知国学经典文化,从而有效缓解自身的学习压力,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把国学经典有效地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还能使他们在吸收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弘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现国学经典的重大价值,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引全《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考试周刊》2020年第85期。

[2] 朱月芳《浅谈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10期。

[3] 史玉霞、杨秀英《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家长》2020年第29期。

猜你喜欢

国学素养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