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1-03-17李红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语文

李红华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变革与发展。教师要科学应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理念、模式等创新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能力,一方面提升教师的语文教学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核心素养,最终全面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背景,积极营造语文教学氛围、打造优质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缺点与不足及时开展自我提升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增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进而推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为小学语文教学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4.026

在当前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有效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活动,树立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服务,保证学生在新课改理念下全面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增强语文学习核心素养,为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全面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

1.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习惯培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可塑性强等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潜能挖掘、思想树立、能力训练等育人活动,侧重于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导致小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章法混乱、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展开系统性教学,造成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不足,不能顺利融入语文的趣味性教学氛围中,导致小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难以顺利开展学习活动,无法提高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性学习意识,背离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细致,不分主次顺序

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普及上都面面俱到,这就导致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区分性学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处于混乱状态,不能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实践性学习,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不足。另外,无论是在语文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探究学习中,教师无法根据小学生的个人需求展开拓展性教学,导致小学生在消化吸收知识点时不能分清主次顺序,难以积极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不足、实践学习动力减弱,降低语文学习效率。

3.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兴趣不足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开展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思想意识存在滞后性、单一性的问题,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思想意识不足,无法展开深度、全面的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单一的教学形式制约了小学生的语文思维拓展能力,导致小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展、天性被无情泯灭,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丧失基本学习兴趣,难以配合教师展开系统性学习活动,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核心竞争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1.培养学习习惯,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有效开展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深入开展语文知识探究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深度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全面开展拓展性训练,让小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知识全面增强,有效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将其中具有推敲性意义的语句、词汇、写作方法、创作文体等摘抄记录下来,形成独立的语文学习资源库,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其次,锻炼学生认真听课习惯。在学习《珍珠鸟》时,教师要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创新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促使小学生明确《珍珠鸟》学习的重点、难点,有目标、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活动。比如:在阅读课文后,学生了解到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珍珠鸟发生了变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明白“信赖”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认真听讲,有效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閱读写作综合能力,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进程,增强小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

2.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活动,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意识得到拓展、语文逻辑思维有效发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展开系统性学习活动,全面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活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语文知识的架构与内涵,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成效,借助教学情境创设过程,增强小学生融入和探究课堂的能力,帮助学生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地开展语文文本探索学习活动,助力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雁归来》一课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搜集候鸟迁徙的素材资料,通过数据、图片、影像等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大雁”这种候鸟的外貌、习性等等,让学生充分理解“成群结队的大雁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中的画面,激发起小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憧憬之情,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大雁归来》的课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效创设“微课”教学课件,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强化记忆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思想,增强课堂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拓展思路、提升素养。

3.巧用课堂提问,调动学习动力

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背景,有效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确学习思路、应用学习方法、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课堂提问教学方式,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驱动力,使学生全面增强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有效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多元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将情感、行为、思想、能力等快速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整体水平。

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田忌赛马》时,教师要创设有效课堂提问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内涵与架构,高效开展学习拓展活动。比如:田忌运用什么“策略”赢得了赛马比赛?请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应用在哪些地方比较合适?在遇到身份悬殊、地位悬殊、能力悬殊的问题时,怎样做才能化解危机?在一切提问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让学生认识到“策略”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策略”意识,进而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内驱学习动力,全面增强学生对课文文本的学习能力,实现语文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遵循“新课改”要求,科学开展创新性、趣味性教学活动,全面开展高质量、多元化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得以树立,进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动力、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系统学习与自我认知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掌握小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提升语文学习综合能力,彰显语文新课改教学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波、刘贞印《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24期。

[2] 王倩《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華少年》2017年第29期。

[3] 王青青《探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新课程学习》2015年第13期。

[4] 丁淑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29期。

[5] 万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11期。

[6] 于倩倩《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分析》,《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年第10期。

3104501908288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是小学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