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助力班级管理改革

2021-03-17刘琳

高考·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综合素质班级管理

刘琳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打造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影响着学生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班主任要改变过去片面重视考试分数的评价模式,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其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进而构建出符合综合素质理念的评价体系,为班级管理的改革提供动力。本文立足于综合素质评价与班级管理之间的联系,提出几点优化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以期推动班级管理的发展,为学生打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综合素质;高中;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在教学活动当中,评价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它对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师生通常会将重点放在评价内容上,而对于评价体系不涉及的知识、能力、品格等,则比较轻视,甚至忽略,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已经不是现代社会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个体,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高中是学生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必须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通过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方式,推动教师、学生和家长观念上的转变,引导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发展,成为新时期班级管理改革的动力。

一、综合素质评价与班级管理的联系

(一)综合素质评价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班级管理中,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将全班建设成为一个有纪律、有目标的整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评价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对班级测验成绩的评价,对班级活动的评价,对纪律、卫生等问题的评价等,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班级近期的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明确今后班级建设发展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所以班主任肩负着班级评价的重要职责。然而,在高考的壓力下,很多教师都将评价重点放在了成绩上,导致成绩变为了班级管理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的其他素养得不到有效的体现与反馈,这就可能导致班级中的学生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忽略自身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形成不良的竞争氛围,班级中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片面化、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会对班级文化环境、学生思想意识等形成消极的影响,而良好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则能够成为班级师生共同健康成长的动力。由此可见,综合素质评价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综合素质评价影响着班级管理理念与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它包括了评价目标、内容、形式、主体、指标等多个方面,随着评价体系的改革,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对综合素质评价目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诉求,从而合理地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班主任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可以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对彼此的了解,让班主任更好地掌握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同时,相比于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包括讨论交流、日常观察、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学评价与班级管理的融合。

二、运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助力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挖掘综合素质内涵,明确班级管理方向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一个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系统,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某种形式,对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与评估,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是对于学校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全面阐述,也是教育者指导、培养学生的重要依据,可以为班级管理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向。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加强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组织校内教师对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学习解读,通过集体研讨、信息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在家长群体中宣传综合素质教育思想。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需要转变应试化的教育思想,深入挖掘综合素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确定班级管理的方向与目标,明确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把班级打造成为什么样的集体,并对各项目标进行细化,渗透到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观察当中。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部分入手,确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并在班级中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评价结果记录下来,并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分析学生、班级的发展情况,评估班级管理的实际效果,以此来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班级管理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二)借助评价保障机制,推动管理制度落实

在高中生的成长道路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有调控与激励的作用,能够使他们以评价内容为标准,以评价结果为依据,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反思,正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实现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在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与标准后,还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推动相应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真正地将综合素质内涵与班级管理制度融合起来。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初衷是通过对全班师生的管理与约束,更好地实现班级目标,班主任应通过以下几点机制,确保班级管理制度在日常活动中的落实。第一,诚信机制。将诚信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点要求,学生需要诚实地做出自我评价,并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通过这种方式,在班级中形成诚实守信、真诚相待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督促,践行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第二,公平机制。要立足于综合素质,在班级中建立起统一化的评价标准和管理规则,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求学生用共同的准则进行自我管理,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偏袒、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在班级中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对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培养他们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三)师生共制评价体系,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在评价环节中,学生大多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决定评价的标准、形式、内容和结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主体作用的不足,致使评价的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度不高,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导致班级评价效果整体不够理想,学生在班级中缺乏参与感和成就感。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阶段就加入进来,与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他们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共同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通过这种透明公开、集思广益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在师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符合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从班级评价活动的外在管理者,变成了共同参与者,师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探讨,能够增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公意识。同时,由于评价体系是学生们共同参与制定的,所以学生会更加了解、认可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自觉地运用相关要求、规定管理自身的言行,意识到自己行为与班集体建设之间的重要联系,形成人人自律、遵守规则的班级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导向、管理和激励作用。

(四)搭建评价展示平台,开展丰富管理活动

综合素质中的许多内容是隐性的,难以像书面考试、体育测试那样直接地反映出来,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日常观察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积极搭建展示评价结果的平台,把学生的潜在素质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认知自我、改善自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反馈,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展示平台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要与班级中的各种管理教育活动深度地结合起来,班主任可以根据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设计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主题,既能够通过主题活动实现对学生特定素质的评价与培养,也可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打造出团结、稳定、和谐的班集体。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还可以将评价结果以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发布到网络教育平台上,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家长,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果得到更多关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五)丰富素质评价主体,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教师为主体,其他人员很少参与,这就导致教师的任务量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逐一做出深刻全面的评价,而且评价结果也可能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丰富评价的主体,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可通过发放评价表的方式,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评分标准,让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进行自评与互评,加强对学生自我反思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讓学科教师、家长充分参与进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尽可能地做出全面、完善的评价,同时也能够加强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在综合素质评价理念与标准上形成共识,通过多方的评价与管理,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结束语

综合素质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途径。作为班主任,应当深入理解综合素质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让教学评价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通过评价体系的优化,为班级管理指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科教师、家长的多方参与,构建出多主体、多维化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教学评价成为班集体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闫东升.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应用研究[J].山东教育,2021(2):19-20.

[2]陈昕.浅析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8(7):44-45.

[3]屈花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4]高中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评价与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有关政策解读[J].青海教育,2010(12):7.

3381501908277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综合素质班级管理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