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谐的欢歌
——论包晓泉散文蕴含的生态伦理观
2021-03-16邓玉莲
邓玉莲
(梧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现代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让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于是20世纪60年代生态文学应运而生。文学家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和谐平等相处的新世界,其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均表露出各自不同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1]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的行为准则。广西作家包晓泉,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处处表达了反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读包晓泉散文,如饮纯净的山泉水,清爽舒畅。文章行云流水,如歌如诗,韵味无穷。他简洁凝练的文笔、真诚坦率的言语和卒章显其志的哲思,颇具艺术感染力。他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其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里,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旋律,这与他所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自然万物和谐彰显“参赞化育”观
包晓泉散文不遗余力地讴歌自然之伟大,是大自然哺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身心舒畅和灵魂安然。因此,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这种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观念,既来自于他徜徉大自然时心灵震撼的真实体验,更来自于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2]“参赞化育”就是要尊重和爱护万物。儒家虽然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其以尊重自然、尽物之性为前提。因为有山川河流和阳光空气,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包晓泉在其散文中描写祖国的名山大川,表达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入大自然,有一种愉悦轻松的快感和人与自然密不可间的归属感。出生和成长于广西柳州市的他,却对祖籍广西红水河边的罗城县,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罗城是他的精神故乡,是他灵魂的寄居地。因为他身上有着仫佬族的血统。他的文章有许多是关于罗城、红水河和仫佬族的书写。如《听漫长之水的婴啼》《五尺道上有秦月》等文章是为红水河探源溯本的。作者饱满深情地写广西的母亲河——红水河,追本溯源,表达了对母亲河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听漫长之水的婴啼》,作者引经据典,描述了珠江的源头是红水河,红水河的源头是云南沾益马雄山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源头虽然没有磅礴奔腾的气势,只是涓涓细流,像婴儿哭泣般柔弱,但生生长流,生机勃发。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震撼了作者。在《天窗为谁而开》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写天窗群的神奇雄伟,给人带来感官的震撼和精神的愉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下枧河》中,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写桂北的下枧河,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感叹只有如此仙境,才能孕育出心地善良、爱憎分明的歌仙刘三姐。在《大明山的诱惑》中,鸟妩媚婉转的叫声不但叫颤了一万重青山,也引发了作者的心灵共鸣,惜生、爱生、护生之情跃然纸上。这也正是儒家对待生物的态度。“宋代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曾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认为,天地就像父母,天下百姓都是我们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友伴,因此彼此友善相待乃是基本的道德伦理。”[3]114包晓泉足迹遍布全国,在如诗如画的山川风物中,感悟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他的散文贯穿“参赞化育”“民胞物与”的儒家生态伦理观,物与物相关,人与物相连,万物相连相生,形成完整的世界。他讴歌自然之伟大,感慨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反拨。
二、天人和谐昭示“道法自然”观
道家倡导“道法自然”“物无贵贱”“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儒家的经典《中庸》和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是有差别的。前者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强调以天合人,强调大自然的完美性,几乎否定人的主体性[3]178。在包晓泉的散文里,写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篇章也有很多。如《画里盘阳》,写巴马人的长寿与盘阳河水密不可分,盘阳河未经污染的原生态,令人健康长寿。因此长寿村与百岁老人居多。盘阳河人还保留古时“裸浴”的神秘习俗,他们回到人的最初状态,心无杂质,初心纯洁,如纯净之水,与大自然浑然天成。《南丹有水温也柔》写竹梢和树叶之间的慵懒小房,朴素竹亭,既可供游人小憩,也可供倦鸟栖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由此作者感悟人类要学习自然的承受困苦的能力,学习山水的从容和淡定。《大明山的诱惑》写鸟的声音让作者的灵魂悸动,金龟子的呻吟令他心生怯意和惆怅,山雀的大笑让他自觉渺小。作者认识到每一种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下枧风》咏叹花山壁画,下枧的淳朴古风,孕育了善良机智的刘三姐以及吃苦耐劳的壮民族。《低语无由》作者亲近大自然,在倾听鱼语和读诗给鱼听的互动中,洗去凡尘,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和喜悦。作者感叹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太多的生灵,人类已经失去了它们的信任,较严重的后果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喜悦已成为一种奢侈。反证了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在生态世界观看来,世界就是处于有机联系中的,而不是主客两分的精神所看到的那种心物、人与自然两分的世界。人不能把自己从自然宇宙中孤立出来,而只能把自己当作整体的一个部分。人性的丰富与发展并不是以人类具有多大力量宰制自然来衡量的,而是以人性在多大程度上与万物相交融来测度的。”[3]288从包晓泉散文,随处可以看到道家的“道法自然”“物无贵贱”“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的自然流露。
三、人际和谐凸显“众生平等”观
佛家生态伦理观是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佛教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包晓泉的散文处处体现佛家的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的观念。
(一)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在包晓泉笔下,写人与人的平等相处、真诚相待的例子比比皆是。首先,写天然血脉难以割舍的父女情。《甜蜜的折磨》,写一个即将为人父的准父亲,在女儿将要诞生时,焦急等待、充满期盼的复杂感情。伴随女儿出生和成长,作者写下一篇篇父爱如山的深情动人的篇章。如《那个四月如此美丽》《为一种心情》《守望小浅》《独对街灯》《水的忠诚》等,这些篇章所描写的父爱,没有高高在上的封建家长的绝对权威,对女儿的怜爱、陪伴和守护,是建立在对女儿的平等与尊重上。其次,写纯洁无瑕的深厚师生情。如《山之燕之人》,作者去湘西采风,给山区的孩子上课,从那许多双明亮的眸子里,看出两只太阳底下的飞燕来。作为老师,希望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都插上飞燕般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作者与湘西的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令人感动难忘。这种深厚的师生情,也没有古老的师道尊严,这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平等互爱的师生情谊。第三,写温暖入心的亲情。在《怀念》一文,作者追溯“文革”时期,融安乡下的外公、外婆、四舅舅、姨丈等亲人给我浓浓的爱。父辈给予的爱,也没有长幼有别的道德伦常,长辈们慈祥宽厚,仁爱有加。第四,写温馨的爱情与友情。如《你我同行》写“我们”因为散文而相识,依然写信,依然互荐奇文,节日也互寄贺卡,但大家自尊心都很强大。两人因文结缘,互相欣赏,惺惺相惜。互相尊重,害怕伤害对方,又害怕伤害自己,一段情缘无疾而终,令人扼腕叹息。最终两人把爱情化为友谊,这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二)与自我的和谐相处
包晓泉写自我的散文有《低语无由》《人公仔心情》《梦眼归魂》《无法不自白》《牵扯》《仫佬族,原始的日记》《自己的天空》《情绪小号》《偶尔想想》《寂寥街头》《起风的日子》《雨之诗》等。这些散文书写作者孤独、郁闷的少年时代,最大的疼痛来自于对仫佬族血统的民族身份的认同。他从最初的自卑、焦虑到后来的自信、自豪,作者对仫佬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广西柳州市长大的包晓泉,小时候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是非常拒斥的,强大的自尊心让他对仫佬感到羞愧,因为它是贫穷、偏僻、封闭、古老的代名词。既然天然的血统无法选择,那么就坦然地展示仫佬的本色。仫佬族的悠久历史令他骄傲,在大山里的父辈艰辛贫苦令他悲哀。仫佬从新时期起,连续不断地带给他好运,他因此上了大学,并且几乎可以留京,然后分到出版社。故乡牵扯人的一生一世。无论学习、生活、工作变换了多少不同的地方,始终离不开作者对罗城故乡的自觉认同,这也是作者精神支柱的存在。作者对仫佬族民族身份的认同,经历了从拒绝到接受,最后到认同和拥抱;从自我的纠结、痛苦到自我的和解、和谐的过程。从中蕴含了作者对世界认识逐渐成熟的过程:民族不分大小,没有优劣之分,众生是平等的。作者在自我达成和解的同时,对于世界、对于他人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四、生命和谐欢歌的缘由
包晓泉散文流露的生态伦理观,与中华传统的生态伦理观是一脉相承的。包晓泉散文那细腻丰润的生命体验,既来自于个人独特的生命经历,也来自于其故乡地域文化的浸润,更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影响
在包晓泉的散文里随处可见对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的运用,如《天窗为谁而开》由李商隐的两句诗:“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引出天窗的含义;《想念柳州》从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江汀封连四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读出被贬的柳公当时的郁闷、凄怆和孤独的愁绪;《丁香花格》由窗外的白丁香联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作者对于丁香却有另一番的感悟:丁香外表柔弱,内在的生命力极顽强,在那挺直的躯干里,也该是蕴含着亢奋的活力吧!我想人既有人格,这便可以称作丁香的“花格”了,从花格联想到人格,对丁香具有的外柔内刚品质的热情礼赞。另外,还有历史典故的借用:在《大明山的诱惑》中,作者游大明山,发思古之幽情,睹物思人,勾起了对陆荣廷与桂系的历史记忆;在《画里盘阳》中作者游盘阳,写盘阳河是长寿河,接着调侃古代的皇帝为长寿不择手段;在《西山感觉》中作者游广西桂平西山,作者踏上了“李公祠”的台阶,缅怀李公明远的“为民”政绩;在《想念柳州》中,作者游览广西柳州的柳侯公园和柳公祠,凭吊柳宗元。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
五、包晓泉散文蕴含的生态伦理观在当代的意义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已经沉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包晓泉散文的生态伦理观就是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其散文以质朴自然的笔墨所展示的古典诗词和现代美文,以及丰富多彩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既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自觉地实践了文学传统的回归,同时又警醒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当代人,不忘初心,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家园,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促发了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也不例外。生态文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以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为核心内容,生态责任、生态理想、生态预警和生态审美是生态文学的突出特点。”[4]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也看到了包晓泉的散文,对大自然发自肺腑的讴歌,对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热情赞美,既表现了作家的生态理想,也体现了作家的生态责任。作家的生态审美观与生态伦理观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众多的读者。这些对于逐渐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和建立和谐平等文明的社会,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纵观中华传统的生态伦理观,无论是儒家的“参赞化育”和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都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之间处于彼此平等、共存共生的关系,又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类在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泽曾说:“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5]可见,生态伦理才是人际伦理最终的判断标准。在包晓泉散文中,处处是讴歌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诗篇,大自然哺育和滋养了人类,人类应该带着感恩之心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回馈大自然的思想,来自于儒家的“参赞化育”的生态伦理观;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自于道家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他的爱生、惜生的观念以及人际的和谐、自我的和谐的观念,来自于佛家的“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的“参赞化育”观、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和佛家的“众生平等”观,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已经潜移默化并沉淀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这些我们可以从包晓泉散文的生命和谐欢歌中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