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021-03-08谢奋
谢 奋
(梧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当下,媒介融合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模式、内容表现形式以及用户接收形式丰富多样。媒介融合是一场涉及思维、内容、组织和经营等方面的系统性的创新革命[1]。媒介边界日渐模糊,人与媒介的关系、媒介与媒介的关系以及媒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重构,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各个环节整合为全新的融合型媒介生态系统。
传播格局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方式和业界的运作模式,也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采访与写作”(以下称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实务教学的基本课程,关系到新闻工作者基本的实践能力。地方高校是地方社会发展的人才基地,虽然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各方面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资源并不占优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业界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应该客观审视自身条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进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业界发展需求
很多业界人士普遍反映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但采写水平提升的后劲不足等[2]。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课程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媒介融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时调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媒介融合建设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特别是《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和中宣部新闻局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5项标准化规范[3]为新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传媒教育应该加强与传媒业界的互动[4]。面对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张昆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落实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社会责任、党性原则、开放创新这5个方面的要求,最终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5]。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新闻传播专业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考核和人才培养效果测评等方面作出调整和优化,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样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6]。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要求,而关系新闻业务核心能力教学的课程改革必要且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对人才考核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业务能力精良”。“业务能力精良”很大程度上则是由业务课程教学决定的。在所有新闻工作环节中,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基础性的一步,也是保证新闻人才“业务能力精良”和新闻媒体反映、引导舆论、引发舆论的关键性步骤。所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更为紧迫。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是专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学生是否掌握必备的素材采集、组织、表现的综合能力,关系到新闻内容和媒介元素的深度加工、传播和接收等环节。因此,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跟上时代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改进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解决现存教学问题的关键
地方院校的传媒院系的规模庞大,但整体属于第三阵营……地方院校在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等方面普遍实力不济,但传媒院系的招生规模普遍很大[7]42。虽然一些地方高校在进行扬长避短的教学改革之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已经初具特色,但是仍有部分地方高校依然困难重重、问题突出。首先,部分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师资是个问题。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而言,教师的一线实践经验往往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些高校追求学历或职称优先,许多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由于学历不够无法全职进入高校任职。已有的授课教师或是从校园到校园、或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缺乏足够的业界经验。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以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传统媒体时代,尚未跟上媒介融合的时代需求。其次,一些教师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滞后,文本采访与写作教学偏重,多媒体采写教学过少。当今中国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已经“从传统的以‘报学’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转向以‘网学’为中心的体系;从‘线性’的话语模式转向‘网状’的模式”[8]。而一些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报学”阶段,缺乏“网学”教学思维。传统媒体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类课程面对的媒体介质相对简单,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文本采写是教学重点,忽视采访手段和技术的多媒体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仅仅学会文本的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再次,采写课程割裂严重。一些地方高校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分为2个学期上完,即上学期为新闻采访、下学期为新闻写作,将采访和写作割裂开来,实际上,采访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学生需要在采中思考如何写,在写中反思如何采。再者,教学范式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性较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一些地方高校的新闻采访课程理论知识传授过多,实践性教学过少,甚至尚未安排实践环节。加之学校“教学督导制度”的严格管理、社会媒体资源缺乏,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另外,一些地方高校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不尽如人意,整个课程演变为教师一人在不断地介绍案例、空谈采写技巧,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不能及时进行操作。最后,部分地方高校的课程考核教条化和形式化,依然沿用“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也与能力型的业务课程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这些现象,在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并不少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媒介融合的社会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应该在教学理念、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方面作出调整和优化。
(一)理念定位:以采写能力为基础的融合式教学理念
融合式教学理念是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的基础。教师是影响在校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群体。教师的思维模式、洞悉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深刻地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优秀合格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也必须深入学习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知识,树立“小新闻、大传播”的教学理念。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写作更多局限在纸质媒体的写作教学上,也就是单一地锻炼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而对建立在基于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综合表现形式的思维锻炼较为薄弱。媒介融合时代的记者应该是一专多长的新闻工作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应该跳出原来简单的“消息、通讯、特稿”或者“广播文本、电视文本、报纸本文”的思维框架,站在更加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思路,在课程上强调系统的信息表达方式,将文本写作能力、拍摄能力、解说能力、后期制作能力科学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领悟新闻采访与写作不仅仅是采集素材和写作稿件,更应该思考如何多方位、高效率、强效果地采集信息和呈现信息。
(二)师资配置:学界与业界协同育人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绝对不能纸上谈兵,但是很多地方高校校内教师实务经验不足。在此情况下,可以采取与业界合作、探索“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外教学体系。继续探索深入推进部校共建,与地方宣传部、学校党委宣传部、地方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社局、各级主流媒体、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最佳方案。以部校共建为契机,解决以师资不足为核心的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缺乏、与业界脱节等现实问题。以“人”的联结为纽带,解决“部”与“校”的转接与合作问题。设置一定的课时,聘请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以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授课。邀请媒体工作者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作业。在实践课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作品到社会媒体上。同时,鼓励校内的任课教师到媒体挂职,学习一线采访经验,特别要学习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校外+校内双管齐下的“分层协同教学”的培养模式来解决师资问题。
(三)课程设置:采访和写作融为一体、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配合的整合性教学模式
新闻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紧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9]。一些高校已经将采访和写作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即新闻采访与写作I和新闻采访与写作II,将采访和写作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的课时分别在51~68,用1年的时间在采访中写作、在写作反思如何采访,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在此过程中,实践课时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实践课和理论课的课时应该旗鼓相当,大胆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甚至可以冲破课时的约束,让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走向日常化,“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10]。
(四)教学方法:更加注重教学环境设计,为学生设置个性、主动、互动的学习模式
内容、动机、互动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维度,通过内容维度,个体可养成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性;通过动机维度,个体可发展自身和环境的敏感性;通过互动维度,个体可发展自己的社会性[7]71。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必须从原来的教学型教学转变为学习型教学。在新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善于运用多元的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创建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特征、特长、喜好来选择学习和实践资源。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经将“学在路上”的理念引入新闻传播教育中,并“提出了6种教学模式: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案例学习法、情景模式练习和新闻现场练习等”[11]。这些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思维,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新闻采访的学习首先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然后不断实践和总结。新闻采访的教学案例数不胜数,可以让学生课前主动学习,然后创建对话式、情景式的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感受采写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进行实地采访。如何开展社会实践呢?学生的环境网络是重要的场域。连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网络”,不只是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它至少包含有“互联网络”“人际网络”“知识网络”和“神经网络”4种涵义[1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其人际关系融入其所处的环境网络中,比如引导学生进一步重视身边故事和特色文化资源,将目光聚焦在身边的人、事、物当中,学会讲好身边的故事,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社会现象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新闻价值。以小见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思维,通过身边一件小事思考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一个表面的社会现象由表及里探索此类事物的共性规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往往蕴含着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也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闻价值,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地方英雄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的价值,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并做成新闻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新闻传播学专业素养很大一部分体现为专业的媒介素养,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运用,重构社会的信息传播格局,建构着人类新的交往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塑造着新的文化形态,如何“用网”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必备技能。“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要积极地利用这些资源和平台。但是,很多高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即课堂上不能使用手机。实际上,手机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学习平台和信息媒介,可以合理地尝试将手机引入学科教学中。更何况,许多地方高校新闻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何不充分利用手机这个功能强大的媒体就地使用。手机上的剪辑、录音、拍照、修图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廉价易得、使用方便,将其强大的采写、拍摄、剪辑、传播功能引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手机作为课堂信息分享和学生沉浸式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到课后的实践教学当中。匡文波认为手机已经成为主流媒体[1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要实现“日常化” “常态化”教学,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发挥手机媒介各种功能,将其作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工具。
(五)考核方式:以能力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考核
媒介融合时代对记者的采写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个体角度来说,记者应该具备采、写、编、播的综合能力;从团队的角度来说,每个记者都应该具有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这样的能力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实践中来,以实践能力为导向进行考核。“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考核必须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化、任务式考核,杜绝传统的闭卷考试(70%)+平时分(30%)的考核形式,让学生用作品证明能力,作品可以是各类影视作品、新媒体推文、多媒体产品等。在授课前,以项目的形式,提前给学生分配一定的自主采写任务,让他们独立实践或者组建团队,边学边做,期末交作品,奖励优秀学生。也可以通过举办新闻采访报道大赛落实学习任务。作品的呈现必须是文字、图片、音视频或者动画、VR等多种媒介元素的融合,体现一定的特色和价值。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真正的采访体验,缩小学校学习与将来实际工作之间的情景差异,还能提前自学一些音视频剪辑等各方面的技能。学生可以分小组对相互之间的作品进行讨论,找出问题加以修正,实现相互启发和互相学习。最后,通过汇报会的形式,邀请业界专家共同考核。通过集体评判和导师评判的双重标准,选出优秀作品。笔者近2年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便是以这种形式进行考核,收到初步的效果,但是作品基本上是文字稿件,还需要结合媒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融合新闻作品。
三、结语
媒体融合推动信息传播范式的变迁和媒介生态系统的重构,新闻传播教学也应该从范式角度做出调整和优化。作为基础业务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的采访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及时应对技术浪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更加注重融合式采写思维的训练、融合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和传播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适合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