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书观明代铁塔捐修题名稀姓研究

2021-03-16宗世强张佳美高凌云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天书铁塔姓氏

宗世强,张 冶,张佳美,高凌云

(1.泰安市泰山管委会,山东 泰安 271000;2.河北金润置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泰安天书观铁塔现位于泰安岱庙后花园,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造,原置于泰安城西门外汶阳桥北的天书观内,有十三级塔身,现仅存三级。1973年移入岱庙保存至今。铁塔现有三层塔身以及须弥石座的底层,底座为石砌,塔为八边形,塔身分层铸造。塔体外面铸上了全部捐资者的姓名与籍贯,字迹较为清晰,均为阳文。从铸文内容看,该塔由河南怀庆府河内县清上乡张庆等六位金火匠铸造。

据张剑葳统计:铁塔上香客的姓名,所有可识别来源或所在地的总数为4649人次(包括捐建者、工匠、组织者等),另有字样模糊或未提来源地及所在地的记录80余人次[1]。由于铁塔外壳部分位置腐蚀剥落,某些块落很难统计真实的人数,据笔者核定,总人数大约在5160人次。有的位置,铭文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仍可以判断出大致人数,我们也记录在内,故在题名总数上,与张剑葳统计数量有异。这些铁塔题名,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姓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铁塔题刻目前没有文献全部载录,《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摘录了题刻的部分首句[2]。笔者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识别以及后期研究现场照片,汇录了题刻中的全部姓氏。题刻中部分用字已经采用了现代简化字写法,且俗体、别字、异体各种形式混杂,为研究文字的演变提供了依据,汇录的姓氏基本以原字照录(有些常用俗体转换为正体字)。

明代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辖河内县、温县、武陟、修武等八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现在归属焦作市,怀嘉县、原阳县属新乡市,荥阳属郑州市。铁塔捐资者主要来自于开封府、怀庆府,据张剑葳统计:来源于河内县477人、武陟县1198人、修武县93人、原武县2129人、阳武县339人、归德府109人[3],可以说题名中的姓氏代表了河南西北部的地域特点。

根据题名汇录,总共在题名中出现了246个姓氏,还有3个姓存疑。这246个姓氏为:

張、宝、陸、王、李、邊、趙、馬、魯、杜、刘、姜、鄭、韓、原、周、尹、宋、程、許、任、陳、孫、戚、尚、孟、郭、何、祝、丁、龍、楊、江、耿、甄、司、靳、常、髙、樊、成、肖、邢、邵、和、吕、袁、武、焦、冀、馮、牛、文、金、慕、賈、魏、毡、聶、柳、游、化、千、付、僧、朱、洪、胡、黄、柴、甯、董、崔、曲、淮、葛、伊、田、閆、侯、娄、桑、薛、麻、羅、喬、鮑、廉、梁、岳、姚、潘、徐、虞、白、氾、增、穆、澤、秦、唐、申、孔、沈、苟、范、吴、林、蘇、海、鍾、関、芦、夏、謝、路、黨()、嚴、鐡、柏、戴、封、暮、荆、古、臧、栾、鄒、應、時、冉、中、段、瞿、楚、蒋、毛、于、萬、陶、余、祁、卑、竇、霍、寕、裴、漆、包、康、介、拱(栱)、龐、刑、宗、安、師、、郜、谷、扈、彭、曾、賀、殷、姬、雷、富、郝、曹、翟、蔡、方、晋、社、弋、逯、莊、宣、来、軒、苗、大、無、用、工、羊、蒯、煙、户、凌、畢、职(聀)、石、鄧、、抈、母、火、河、龔、米、顧、汪、銀、合、賀、利、班、查、菜、汴、辛、歸、雲、表、燕、莫、平、杏、貟、段、寵、史、紀、丘、菹、熊、昝、童、苑、滕、温、宫、荚、眭、屈、占、逮、費、俱、藍、顔、智、善、艾。

存疑姓氏有三个:揚、藏、小。这三个姓氏,主要是因为目前无法了解出现的“揚”“藏”两姓是“楊”“臧”姓的俗写还是本姓。“小”是作为昵称首字还是姓氏,待考。此三姓存疑不记录到姓氏总数中。

铁塔题名中的参与人士,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原住民。如原姓、逯姓。“清例受昭武都尉诰赠通奉大夫都司衔原公墓志銘”载:“公諱錫爵。字應五,姓原氏。世居温之平皋里。”[4]说明“原”姓是历史悠久的原住民姓。元代逯鲁曾是修武县承恩镇人,官至监察御史。铁塔题名中出现的逯姓人士,应是早期原住民。据获嘉县政府网站载,起源于域内的姓氏有14个:樊、阳、蒋、苗、苑、宁、职、征、周、张、可、王、冯、石。实际上的数量应远不止上述这些。

第二种是明代山西的移民。《河南清代碑刻资料》收录的“皇清誥授奉政大夫賞带花翎三班郎中分部行走附貢生翼菴王公墓志銘”中载:“公讳燕堂,字翼菴,先世从洪洞迁懐,世居河内之卜昌里。”[5]“皇清处士魏君作幹德配梁氏合葬墓志銘”中载:“魏君作幹,諱守貞,余世長也。其先晋人。前明時,徙于豫。”[6]这些墓志铭都说明了豫西北地区确实有不少住民来自于山西移民。

第三种是不同时期迁徙的结果。明代实行军屯卫所之制,亦有不同地域之军民迁入河南,部分军民留守本地,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姓氏。如获嘉县望高楼东营村祖籍河北正定之崔姓、东张巨之曹姓等,都是随军屯卫所迁入获嘉之人士。

对于常见的大姓,我们不再加以讨论,下面仅就题名中出现的稀姓加以说明。

逮姓:

题刻中人名两见,都是河内县清化镇人士。南宋宝祐六年(1258)的贵池县齐山史岩题名中有“囗陽陽成逮及甫”[7]。元陈旅撰《嘉兴路总管府架阁库记》中有人职务“经历”名“逮瑞”[8],此人籍贯为何已不可考。从清代河南河内县及陈州府西华县的碑刻中可以看到,逮姓依然存在,刻于乾隆四十年的“重脩大殿挑薝頭碑記”[9],宣统二年(1910)的“河南陳州府西华縣后山字头村会进香碑記”[10],里面都有逮姓人士。

母姓:

母姓出现历史很早,如宋代郑樵《通志二十略》收录“右厢兵马使母府君碑”[11]。宋代安徽寿县立于天圣年间(1023-1032)的“天圣院佛会人名碑”中亦有“第二會黄萬郷春申坊母亲母氏十娘施錢一貫文省”[12]。从题名碑女性前面都贯以夫姓的题名习惯看,“母”当为姓。《闽中金石略》卷十一·一收录至元二十七年(1290)“武夷山元人题名五段”,其中有“母逢辰题名二段”(1)武夷山元人题名五段,出自《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7册),1302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此“母逢辰”郡望为“剑南”,现四川一代,确也是“母”姓的一大分布聚集地。从清代河内县的碑刻来看,题名中既有“毋”姓也有“母”姓,如立于嘉庆二十四年的“重脩母氏祠堂碑記”[13],会首都为母姓人士。《河南清代碑刻资料》收录的“捐资碑”[14],其中又有很多的“毋”姓人士,毋、母古可通用,或本为一姓,后分化为两姓。

占姓:

占姓其实出现很早,东魏兴和三年(541)“吕升欢等造天宫金像碑”题名中就有“占”姓[15]。从此题刻参与者多为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人士来看,早期出现的“占”姓也是起源于河南一代。《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占”姓条有刊工“占德潤”[16],说明占姓到宋代仍延续,“明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修真宫记碑”[17]题名中有“占”姓,此时“占”姓在山东地区也有分布。清代河南怀嘉县立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的“重修同盟山碑记”亦有此姓[18],另从清代编撰的《武陟县志》中尚有村名“占家堤”来看,此村名恐早已有之[19]。从河南占姓的发展来看,不是“詹”姓之同音转换,亦不是少数民族姓氏汉化姓。《广东碑刻集》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外江新天彩班题银碑”[20]中出现的“占”姓,可能与因“詹”与“占”在普通话、潮汕话、客家话读音均完全相同,一些人以为后者是前者的简化,遂用为占姓有关。

职(聀)姓: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举汉代“职洪”及唐代“职南金”,无明代义项[23]。在岱庙铁塔题名中,聀姓两见,都是开封府原武县磁固堤人,且职姓都是写成异体“聀”,冯庄镇职王村职氏家谱中记载,职姓就起源于获嘉县职王村和温县西林肇村。家谱上还记载,职姓除“职”字外,又有智、只、直、郅等字,异字而音彷佛者,仍是一本之根,都与职姓同源。根据题刻,至少可以补充“职”姓亦有“聀”字用法。《怀庆府志》明代温县贡士有“職輔”,仕“刑部员外”;“職登第”后任“新郑训导”;恩贡有“職报國”,[24]可证家谱所记不虚。《清代河南碑刻资料》“怀嘉县”中收录立于乾隆十四年的“重修城隍庙碑记”,撰文者“职金丹”[25],说明“职”姓人物在清代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

毡姓:

题名中毡姓共11见,其中10人来自怀庆府武陟县毡家店,1例来自开封府原武县新集。《万姓统谱》卷六十七·二十七例举“氊求”“氊玺”等,都是明代之例,可见此姓出现较晚[26]。另,《万姓统谱》中,“氊”姓之氊都为繁体写法。天书观题刻中之“毡”姓皆写作简化字“毡”。

虽然题刻中毡姓多见,但也有可能未必是本姓。明代之毡家店,现代其名称已改为詹店,也曾有过“詹家店”之称,从毡家店亦作詹家店来看,不排除“毡”是“詹”俗写的可能,但使人疑惑的一点是:从毡姓来源较多的武陟县中,县志记载的明清两代选举志中罕见“詹”姓人士,对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毡姓确实在明代武陟县一带存在,但没有进入正史的人物,如天书观铁塔题名中出现较多的“宝”姓,就基本没有人物出现在清代编撰的当地县志中;另一种可能是,明代后期毡姓改詹姓。毡姓的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抈姓:

题名中抈姓仅一处。从此题名中辛氏、抈氏、王氏、毛氏并列关系来看,抈当为姓。

原疑抈氏为抈匠之代称,但从抈氏列在“木匠”条下,应不是一种代称。抈姓,姓氏书无载,无论是在《中国姓氏大辞典》还是《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皆没有收录。

煙姓:

题名中煙姓两见,都是木栾店人士。《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云“煙姓”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依据是《万姓统谱》引《姓苑》[27]。不过我们在《姓苑》中未检得此姓[28],或许凌迪知编撰《万姓统谱》时能见到更为完整的《姓苑》版本。

北宋年间定州开元寺塔上有题刻“脩塔院主僧淳清等题名”,题刻中有忻州人士“煙謹”(2)修塔院主僧淳清等题名石刻,出自定州开元寺塔文物保护管理所:《定州开元寺塔石刻题记》,6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至少可以确认此姓宋代在山西地区就有。《怀庆府志》载明代武陟县贡士有“煙裕”[29],可证天书观题名中之“煙”姓。天书观题刻中出现的“煙”姓,可以补姓氏书之缺。

杏姓:

题名中仅一见,目前金石所见最早出现的“杏”姓见于北宋。《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收录“唐百勝軍节度使江王尚书乳母杏氏墓銘并序”,此墓志铭立于北宋建隆四年(963)[30],墓志中云:“尚书杏氏,临川郡人也。”古临川郡在今江西地界,今天书观题名中出现的“杏”氏,说明到明代河南一带已有居住人士,此姓可补姓氏书缺失义项。

汴姓:

汴姓无论是在文献还是在金石中都很少出现。《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云“以水为氏,汴水,在今河南省。”[31]其实,汴姓以地为氏的可能也是存在的,如唐代设汴州陈留郡,古称开封为汴梁,又称汴京,不论如何,汴姓都可能发源于河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汴姓可以补姓氏书明代义项。

宝姓:

在题名中15见,多为宝家湾一代人士。据当地宝姓后人追溯,他们这一支是孔氏后人,从山东曲阜迁徙而来,到现在的武陟县圪垱店乡宝河湾时,在此定居下来,改孔姓为宝姓。明代的宝家弯,清代编撰的县志中亦作“保家弯”,现在亦称宝河湾、宝村。宝村现有两个祠堂,一个是孔氏祠堂,里面有孔子像;另一个是宝氏祠堂。其实宝姓在历史上应该出现很早,《姓苑》有辑[32]。早期出现的宝姓看来与天书观题刻中出现的宝姓来源不一。

澤姓:

题刻中澤姓1见,来自于“怀庆府内臣”,未必一定是河南本地人士。澤姓之历史溯源一般姓氏书都语焉不详,我们只能从出土的简帛金石中去窥探究竟。江陵凤凰山十号墓出土的西汉简牍简88,属于D类竹简,其人名大部分都有姓。该简记录的人名为“澤之”,与88号简记载的“朱但”“杜留”“徐來”相类[33],那么澤姓当时出现的地域是在湖北地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肆·1380有人名“澤宗”[34],亦证实了这一姓氏属于湖南湖北一带。《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三·二十五唐代题刻列“澤大娘题字”[35],此题刻位于洛阳龙门石窟。由于龙门石窟供养人来自全国各地,还无法判断此“澤大娘”之来源地。《益都金石志》收录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益都路铜权”,上有“益都路澤囗造”[36]。天书观铁塔明代题名也为我们提供了“澤”姓分布的证据。

千姓:在题名中3见,皆为武陟县人。千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据网络资料载,千村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和三千余名千氏子孙,他们同住在一个村子里,从河南迁出的千氏子孙,祖上基本来自千村。生于河南登封颍阳郡的明朝大将千万里,是落籍朝鲜半岛的千姓第一人,现在只有千氏单一本贯,不断有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市及韩国、朝鲜的千姓子孙至武陟县千村认宗。

不过据我们考察,千姓虽然在文献和金石中记载不多,但明代已经在不同地域出现,此姓出现的时间可能较早。如扶沟石刻中正德六年(1511)造像题记有千姓[37],功德主来自于开封府扶沟县,与千姓地望相符。《大理丛书金石篇》收录的《处士杨公墓铭》,志主其子任四川涪陵驿丞,娶“千”氏,此千氏应该为四川当地人[38]。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题名碑亦有“千藻”[39],为河南怀庆府武陟县人,与天书观题名千姓人士归属地相符。

题刻中还有一些稀姓,由于样本数量偏少,今暂不展开讨论。

天书观铁塔铭文,可为研究明代地名变迁、文字演化、道教组织形式、豫西北地区民众信仰、姓氏分布等方面提供很多实证材料。今先举稀姓一节,以就正读者。

猜你喜欢

天书铁塔姓氏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姓氏从何而来
落入凡间的天书
有趣的姓氏
《“天书”》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 from a Globalized Perspective:Interview with Curtis L.Carter
磁与铁的故事
姓氏拆解
铁塔公司将承建10万个4G铁塔 出租或年入400亿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