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3-16李琮姬丽娟万书友焦作市人民医院CT室河南焦作454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斑块分级下肢

李琮,姬丽娟,万书友(焦作市人民医院CT室,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习惯的转变,使得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是显著提高。该病不仅会对人体造成持续慢性损害,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下肢血管病变,这主要与糖尿病所引发的内皮功能损害、氧化应激以及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该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1]。但是,前者属于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所以相比后者要更加严重,不仅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的严重后果,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就需要对两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才能够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60例,其中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中8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2~78(58.2±2.2)岁;病程1~6(2.2±0.5)年。观察组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3~76(58.1±2.3)岁;病程1~5(2.4±0.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不存在意识障碍;(3)患者符合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标准;(4)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各项检查工作。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2)存在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3)存在全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4)无法有效配合检查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使用的仪器为320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每秒200mA,层厚0.625mm,螺距0.8mm。检查流程为:首先,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需要对患者的双下肢通过绷带有效固定,然后帮助患者调整为仰卧位,并使患者的脚部能够置于前方,对患者进行CT平扫。完成后需要对患者注射70ml碘普罗胺对比剂,需要在12s内完成注射,并将流速控制在每秒4~5ml。同时,对患者再次进行扫描,扫描时间需要控制在30~35s。需要注意的是,先要扫描患者的侧位定位图像,再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在两组经过检查后,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分,分值区间为1~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血管狭窄问题越严重。(2)根据患者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的CT值确认其斑块性质(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3)按照血管分支分级观察法,确认患者的血管分支分级(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3]。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下肢血管分支分级比较 两组的下肢血管分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下肢血管分支分级比较[n(%)]

2.2 两组的斑块性质占比比较 两组的斑块性质中混合斑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斑块性质占比比较[n(%)]

2.3 两组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为3.1±0.3分,对照组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为2.1±0.2分。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的高发病和常见病,该病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主要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出现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问题,这就会造成患者体内的血糖分解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患者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之中,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将会致使患者的正常组织受到损害,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多种合并症,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其中,下肢血管病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该病的出现与患者的发病时间存在正相关,也就是患者的发病时间越长,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概率也就越大[4]。导致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将会影响患者足背动脉血流状态,致使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量下降,动脉管腔出现变窄甚至是闭塞的问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肢端供血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使患者极易出现缺血性溃疡以及下肢局部感染等多种问题,还会提高患者持续爱你非外伤性截肢的概率[5]。而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其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案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如果没有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将会造成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6]。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能够准确的确定患者的发病因素,才可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针对该病临床上的最佳诊断方法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该检查方法能够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然而,该检查方法将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还会提高患者的诊疗费用[7]。而采用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不仅检查费用较低,还不会给患者造成任何创伤,但是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低。核磁共振检查则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然而检查费用较高,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辐射损害。随着现代CT技术的发展,通过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准确率较高,还具有无创、快速、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检查以及扫描范围广等诸多优点[8]。并且,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还能够对患者下肢的血管管径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确认患者的下肢血管腔狭窄程度[9]。还有研究资料显示,由于人体的下肢血管具有长度长、分支少以及走形直等特点,在对患者使用CT检查时,将能够清晰准确的定位患者的闭塞部位,还可以确认患者下肢血管长度,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变类型,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出现误诊问题[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混合斑块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血管分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能够准确检查患者的血管分支分级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等情况,从而为开展对患者的诊疗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具有十分确切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斑块分级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