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同一小说为脚本的三部歌剧《Manon Lescaut》中Manon的不同音乐特征

2021-03-16薛文静

黄河之声 2021年22期
关键词:谱例脚本咏叹调

薛文静

一、歌剧脚本场景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比原著小说对脚本改编的影响,我们从原著小说入手对比三部歌剧的脚本与原著之间的差异。原著的场景如下:

(一)Auber歌剧脚本场景的对比分析

在戏剧场景中无论是从表演的数量、场景的设置还是故事情节方面,改编最多的是Auber的Manon。Scribe②改编原著的方式是通过对人物的添加或消减来为脚本的故事情节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很多原始情节从Auber的作品中删除了。随着原始人物的删减Des Grieux在脚本中的作用也被削弱,为了浓缩演员阵容而削减次要角色从而突出Manon在整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在Auber的歌剧中Scribe还强调了Manon对Des Grieux“坚定不移的爱”,这样改编的目的是为了掩饰原著中一些违背道德的事,因为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不符合当时资产阶级所喜爱的喜歌剧以及法国民众的理想③。最重要的是与Prévost小说中Manon在荒野中孤独的死去、Des Grieux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巴黎不同,Auber的Manon死在了Des Grieux的怀里,Des Grieux也和Manon一起死去,而且Manon死后受到高度尊重。Auber歌剧的脚本将马侬描绘成为一个快乐却又悲剧的、有点乏味而又无辜的受害者。

Auber歌剧中的场景:

(二)Jules Massenet歌剧脚本场景的对比分析

Massenet的《Manon》是三部歌剧中最接近原著的作品,但也有一些角色的删减或某些角色与Manon夫妇之间关系的变化。这里的Manon是一位很情绪化的女性,为了展示Manon对异性的强大吸引力,剧中她与许多男人都有不正当关系。作品开头的她可以说是一个天真害羞的女孩,后来变成了一个风尘女子但最后依旧选择了爱情。最重要的是Massenet的Manon是一个自主意识极强的女人,她深思熟虑的选择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在这种成长中达到让观众与她产生共鸣的目的。

(三)Puccini歌剧脚本场景的对比分析

Puccini的《Manon Lescaut》与Auber和Massenet的“法式”女主不同,他的Manon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意大利悲剧女主。因为Puccini认为Massenet的Manon是“带有粉饰和小步舞曲”的法国歌剧,而自己将带着充满意大利式绝望的激情来重新感受这个故事④。Puccini的脚本也对原著小说中的情节进行了删减以创造一个讲述两个人物关系的作品,为避免与Massenet情节的雷同他省略了原著中Massenet使用过的关键场景而选择少数几个突出场景,Puccini认为这样更专注人物和故事的戏剧性。

Puccini歌剧中的场景:

二、女主角Manon在三部歌剧中的音乐风格对比分析

(一)Auber的Manon

Auber对角色声音色彩饱和度的需求超过了对戏剧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第一幕结束时Manon所演唱的咏叹调“C'est l'histoire amoureuse”。Auber与其他作曲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他所使用的“numeri chiusi”⑤(图表一)。尽管这种僵硬而封闭的形式已被最新的音乐美学所取代,但作为Auber歌剧创作的基础,它遵循喜歌剧的要求并被排列成编号,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作为叙述部分被朗诵。

(图表一)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戏剧材料的组织遵循了歌剧的数量惯例⑥,每幕都有介绍的环节,并且逐渐增加角色的数量直到最后与合唱团一起演唱。在和声中音乐语言的常规特征也很明显,它通常基于简单的音调联系以便增强和声的功能性。Auber的Manon在音乐语言上总体保持着“轻快”和“新鲜”的状态,而且他擅长使用器乐的声音色彩来营造戏剧的氛围,多使用开头轻松结尾忧郁的音乐反映Manon的情绪变化。在序曲中奥伯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开始,节奏缓慢而安静,双簧管的独奏为音乐增添了悲伤的色彩,他在Allegro前用小调的单簧管进行铺垫,通过这种方式表达Manon性格中忧郁的特征(谱例1)。从Allegro开始这一悲伤瞬间被一扫而空,跳跃轻松的节奏表明了Manon活泼少女的性格,更为重要的是清晰明确了这部歌剧的基调—喜歌剧。

谱例1:Ouverture,16-24

第一幕Manon的音乐以大调花腔和轻松的旋律为主,将她描绘成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女生。她的旋律通常以连续上升的装饰音和大量的华彩为特征,第一首咏叹调Bourbonnaise⑦舞曲,该结构包括独唱与合唱的交替使用,是典型的法国歌剧咏叹调。它由两个相同的乐段构成,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简单重复的旋律和规整的曲式框架,以及有规律的音符排列组合的创作方式是那一时期为呈现人声的精湛技术而设置的。

第二幕开场时管弦乐在描述戏剧氛围的同时也为人声旋律的到来做准备,在G大调的基础上节奏紧凑,充满活力的音乐特征显示了作曲家难得的戏剧分量。因此在这一幕中Manon“轻盈”和多变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她的第二首咏叹调“Plus de rêve qui m’enivre”,如果说第一首咏叹调只是单纯的炫技,那么第二首咏叹调则是对声乐技术多方面的考验。这首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多变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加上“居高不下”歌唱区域,都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了演唱难度。Andante 9/8(160)-4/4(160)-Andante con moto 6/8(72)-Moins vite 4/4(138),从以上节奏速度以及情绪的变化可以表明Manon从郁闷转为怀疑焦虑到最后豁然开朗的性格变化特征。

谱例2

从第三幕开始奥伯的结构语言发生了显着变化,其特点是对合唱团和合奏场景的大量使用。在这里Manon失去了之前华彩的风格,她的音域也从高音区移到了中音区这表明她的活力正在消失。她的下行音阶被休止符打断,似乎她呼吸困难一样。Manon去世时,管弦乐开始变薄,她以下降的半音和弦伴随着休止符而结束。歌剧最后以C大调四声部合唱结束,让Manon得到了解脱和救赎。Auber笔下的Manon是一个才华横溢、活力充沛、有时轻浮的女孩,她从未掩饰自己对奢华和爱情的欲望,但也没有违背天真的本性。阴郁的结局表明了Manon这一角色在喜歌剧中的艰难处境,但她仍是一个值得钦佩的女人。

(二)Massenet的Manon

Massenet的《Manon Lescaut》在体裁方面保留了口语对话的形式,体现了该体裁在传统特征中活泼的节奏以及特有的芭蕾舞“场景”⑧,他所使用的主题有效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以及在不同环境下主角的内心感受。在歌剧《Manon Lescaut》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变化,Manon的性格和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于角色本身或特定戏剧性场景的关系,一系列主题伴随着她反复出现,但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谱例3

上述所有主题都出现在与Manon相关旋律的不同时刻,它们预示着她的出现或表现她当下的心里状态。第一个主题是作曲家关于Manon第一印象的描述并预示着她即将登场,再此之后它又在Manon的第二个咏叹调之前以简短的独奏返回音乐中,之后便不在出现。第二个主题来自Manon的咏叹调“Voyons,Manon”,之后又在与Des Grieux的二重唱中重复使用,最后以短暂的形式出现在整部歌剧最后的二重唱中,它唤起了一种远离悲伤情绪的氛围。第三个主题在第二幕中出现过一次,其中Manon和Des Grieux所特有的旋律线标志着他们的价值观在情感上的冲突与分离。第四个主题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是开启第二幕前奏的两个元素之一,它结合Des Grieux的主题以展示Manon单纯阳光的一面。在二重唱中Des Grieux出现强烈的嫉妒之情时这个主题再次出现,它具有音乐功能的指向性作用。当Manon对Bretigny的求爱表示赞赏之后,随着Lescaut和Bretigny的退场,这个主题也逐渐衰减。第五个主题是最著名的“小桌子”的咏叹调,它仅出现过一次,在后续的发展中并没有进一步的使用或发展。第六个主题是圣叙尔皮斯神学院的场景,表达了Manon对Des Grieux发自内心的忏悔与祈求。在这里Massenet没有使用意大利歌剧中的特定时刻来说明这一幕中的具体事件,而是将自己限制在“Tableau II”中突出强调戏剧的转折性特征。第七和第八个主题在歌剧的最后一幕中相距不远,第一次出现伴随着Manon以及她与Des Grieux的对话,显示了Massenet非常规的创作技巧即为同一角色的最后一次出现创造了新的主题,而不是使用之前出现过的主题。第八个也是最后一个主题,是女主角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

增强所提建议的可操作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到位,是体现人大监督工作效果的主要方式。目前,人大所提建议往往原则性、概括性有加,可操作性欠缺,致使“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难以全面落实。这一方面是由人大监督抓大事、议大事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大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对存在的问题把握得不准、了解得不深,从而使监督的效果打了折扣。对策措施要避免流于抽象,要让“一府一委两院”在工作中能够操作,这就要求建议意见不能都大而化之,还需要具体而微。

Massenet通过多个主题的使用,即使管弦乐在歌剧中的音乐色彩更加饱满,又增加了声乐与器乐之间相互碰撞的冲击力,同时满足不同故事场景的需求以推进戏剧性的发展。主题材料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女主角的性格特征,所以Massenet的Manon是一个性格多变,集合了女性所有魅力和优缺点的角色。

(三)Puccini的Manon

puccini在意大利背景下吸收了欧洲和德国创作的传统技术,故事开端是Manon的第一个主题,通过连续下行音阶来介绍自己。这是普契尼在音乐上的叙述方式即模仿年轻人的说话节奏以便营造与小说相似的氛围。在之后的场景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以这个主题开头的音乐。

谱例4:Akt I, Nr 27, 8-10.

在第一次见面后两人逃跑的场景中,圆号和小号以及低音单簧管与大提琴奏出了爱情的主题,短笛和双簧管交错演奏出Manon的主题音乐。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并在活泼的氛围中对悲剧爱情的主题做铺垫。第二幕以Renato和Manon之间的爱情田园诗开场,欢快的节奏和各种小步舞曲为背景的旋律与之前Manon与Grieux真挚感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在与Lescaut的二重唱中我们了解到Manon内心的悲伤和忧郁,于是在Manon的第一首咏叹调中以大提琴演奏的下行主题重新出现,然后通过音阶跨度的翻转上升至主导地位。而开头的半音音阶则增加了Manon忧伤的情绪。

谱例5:Akt II, Nr 5, 1-5. Nr 6, 6-8.

第二幕结束后的奏鸣曲充满了沮丧的情绪,Manon的主题始终以降序的运动不断重复,这也是Manon最终悲剧的预兆。以柔美和激烈的管弦乐为特点的爱情命运主题在降G大调中再次出现,Manon向Des Grieux屈服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里,Puccini并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时刻,而是将同一个主题用于一种新的戏剧情境中,这样非常绝妙。第三幕的胜利结局与第四幕的悲惨开幕截然相反,在这一幕中Manon不幸的命运再次作为戏剧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Puccini与Massenet之间创作特征最大的不同。Manon主题的一些碎片呈现为叹息且没有任何音调张力,表现出破碎、疲倦和气馁的女人的心灵。Des Grieux最后一次向Manon恳求时被中提琴凄凉的主题所打破,其中小的停顿表示Manon吃力的呼吸动作。

谱例6:Akt IV, Nr 3,16-22

三、不同观点引发的角色的多功能性

为什么三位作曲家以同一本小说为脚本却创作出三部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呢,除了众所周知的背景时代以及创作技法的不同之外,就是作曲家对小说的不同观点引发的角色的多功能性,以至于音乐的切入点不同。Prévost所呈现的人物的各种细微差别是三位作曲家创作的关键点,三部作品也反映出作曲家不同的灵感和个人喜好。Auber的Manon是一部“教科书式喜歌剧”;Massenet的Manon是一部悲剧性的喜歌剧,并且在结构上呈现出对创作手段极具启发性的一面;Puccini的Manon是一部音乐语言很前卫的抒情剧,采用基于主旋律技术的作曲手法,体现出悲剧大女主的角色特征。■

注释:

① Eliane Lecarme-Tabone, 《Manon, Marguerite,Sapho et les autres》, Romantisme, 1992, p.23-41.

② Augustin Eugène Scribe,法国剧作家和编剧.

③ Robert Letellier, Auber: The Man and His Music, 438-439.

④ Weaver, “Puccini’s Manon and His Other Heroines,” p113

⑤ 在音乐中,封闭形式的旋律基于短语重复的原则,与开放形式相反。以封闭形式写成的歌曲是封闭的作品,或者在音乐上独立于其他作品的部分,通常是歌剧、清唱剧或康塔塔。

⑥ 该图仅指音乐编号,没有显示对话部分,根据惯例对话部分可以作为一个编号和另一个编号之间的插曲,从第一个音乐编号开始直到结束。

⑦ 法国的中部地区波旁省最受欢迎的舞蹈,因此获得了以该地区的特定名称:Bourbonnaise舞曲。

⑧ Macdonald ,1984, p.17

猜你喜欢

谱例脚本咏叹调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自动推送与网站匹配的脚本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举一反三新编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捕风捉影新编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