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03-16陈垚
陈垚
摘要:土壤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类行业建设的基础保障,土壤系统的稳定性与人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发展的维持和建设有着直接关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因此,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土壤状况分析,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文章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监测;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分类号:X92
一、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3S”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是对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以三种技术为基础,是我国目前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常用技术之一,在实际应用期间,土壤环境监测团队会对三种技术进行整合,将三种技术中适用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有利部分提取出来,将其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3S”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不同地区土壤环境信息和土壤监测质量信息,能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好,使得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国家将“3S”技术应用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有效发挥三种技术在土壤布点和采样方面的优势,在完善我国土壤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健全土壤信息储存体系,为推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技术动力。
2.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工程的不断推进,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土壤环境监测团队的专家在对生物工程进行充分了解后,将生物技术应用到土壤环境研究的过程中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处理发挥巨大作用。土壤中含有多种物质,在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有利于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生物检测和基因组分析,为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便利。目前,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技术等,主要用于对土壤中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对土壤中的污染生物进行修复,起到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为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3.信息技术在土壤環境监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已经基本实现质的飞跃,在信息化、数据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提高了技术人员对土壤环境的监测能力,提高了对土壤成分分析的准确性,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在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进行探索,将其在信息传输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对全国各地土壤环境进行监测时,无线传感器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壤进行精准分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土壤信息准确传送到土壤数据储存中心,大大提高了土壤数据信息传输的质量。土壤环境数据储存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无线传感器进行科学分析,对数据中心进行访问,根据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对基站发出下一步计划指令,在技术层面实现对土壤环境的在线监测,有利于土壤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土壤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为土壤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1.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应用效能将进一步提升
有机物土壤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为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促使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向着应用效能逐渐强化、应用范围逐渐增广的趋势发展。从有机污染物种类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土壤环境监测治理面向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苯系有机物、卤卤素烃类有机物、多环类芳烃类有机物、含有有机氯的农药、含有硝基苯的农药、苯胺类、酚类有机污染物、石油烃类有机物、多氯联苯类以及其他讲解效果微弱的持久性有机物。此类有机物会在一定的光照和水分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土壤环境中的其他有机沉淀物发生反应,并在反应时完成元素的转化和新有机物的积累,总而对土壤品质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进而影响生活在土壤环境中的动植物成长过程,甚至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土壤有机物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效能亟待加强,我国也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辅助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从而促使土壤有机物监测技术更朝着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其具体的应用效能也将由此获得提升。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精度普遍适用于一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工作,但对于一些对人体伤害较为明显的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而言,监测进度明显不够。此类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含量往往比较低,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改变也较为微弱,技术人员在开展土壤环境检测工作时,在精度不高的监测技术的影响下,非常有可能忽略此类重金属或者有机物,从而导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效能偏低,未能满足新时期土壤检测的实际要求,对土壤环境变化趋势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技术应用的形式分析,痕量监测技术现阶段已可广泛应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污染物净化富集分析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应用日渐频繁,但针对土壤中的各类重金属以及各类含量日渐增加的有机物,此类技术的监测精度依旧亟待提高。从发展趋势角度分析,痕量监测技术应朝着超痕量监测技术方向发展,从而可在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监督的同时,促使技术人员可更全面地掌握被测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从而更细致、更精确、更具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为土壤环境监测与预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此类技术的应用持续性。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土壤的环保监测不仅可以适时了解我国当前土壤的污染状态,同时也能够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所以,相关环境工作者需要不断强化对土壤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郜青华,孙跃跃.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403.
[2]陆琳.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5):57.
194250118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