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建构

2021-03-15马学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马学春

[摘   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构建语文核心知识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阐述了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构建初中语文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建构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20-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各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和习题设计。学生要在教师由浅入深的指導下,掌握知识要点,构建属于自己的语文核心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1.使教师的教学系统化

在帮助学生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从而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牢固地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养成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基于语文教材鲜明的人文性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要基于语文教材的德育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等。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各方面内容都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完善他们的学习过程,促使他们有效培养能力、拓展思维,并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3.弥补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短板

当前,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他们普遍忽视名著阅读。学生所阅读的那些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可谓良莠不齐。如其中一些作品展现的是对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某一个点的片面理解。若学生经常阅读这类作品,便不能形成正确、全面的认知。不良的网络文学作品会制约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不良网络文学作品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些作品出现语法错误,这便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一些作品没有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这便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对修辞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作品中存在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使用错误的情况,且不能够正确区分“的、地、得”的用法,以致表意不清;等等。初中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观念,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就很难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

可以说,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能够使他们掌握更加系统的知识,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加深记忆。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促使他们形成系统的认知,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

1.要从三个角度入手

(1)要把握好教学的起点。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等。学生要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凭借创新意识自主探索寻求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有效落实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课标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估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课标,在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起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2)要开阔视野。语文学科内容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对这些人文精神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深度的挖掘。首先,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形成基础性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了解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要点,并将它们进行整理归纳;还要深入了解所任教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效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并以创新意识积极拓展新的教学路径。其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教”者,还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要优化细节。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强调“站得高”和“看得远”,因为那样会演变为大而空的形式化教学。要想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真正从细处入手,着力优化教学细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文本中的知识要点,还要通过优化措施让学生更好地内化这些知识要点,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语文核心知识结构中。对于某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要指导学生学透,并有效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语文实践中。

2.要积极寻求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规律可循。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进行理性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学生透过文本的表象寻求其本质内涵,进而找到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以记叙文学习为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记叙文的中心句所处的位置并不一样,它们有的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结尾,有的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与此同时,这些中心句有些偏向于抒情,有些又偏向于议论。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这一现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并由此产生一些疑问。其实,记叙文的中心句的作用就是抒情或论理,其表达的或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是作者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中心句偏向于抒情还是偏向于议论,就要看作者表达的重心。如果重在抒情,就需要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如果重在说理,就需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章体裁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及其具体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句是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并理解中心句,就能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语文学科知识点非常繁杂,以致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形成逻辑性记忆。因此,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科知识十分难把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将零散的知识要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就可以形成明晰的知识体系。

三、强调立体化与动态生成

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不能只是由一些点和线组成的面构成。在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要基于对知识要点的归类和整理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认知,并且要关注动态生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既能够体现各方面知识的特征和区别,又能够体现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作用的趋于完整的立体化知识体系。比如,在议论文中叫“例证法”的在说明文中叫“举例子”。再比如,在说明文中叫“作比较”的在议论文中叫“对比论证”。虽然这些写作方法的名称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了变化,但是它们的内涵并没有变。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依据它们的核心要义,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强化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并促使他们在语文表达实践中积极、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

另外,在學生构建核心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更多地融入自己的认知。学生应通过学习不断转变理念、提高认知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以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应用的、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要想有效引导学生构建初中语文核心知识体系,教师就需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加深刻地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目的与教学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并着力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生成及体系的立体化构建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泰年.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9.

[2]  石作柱.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构建摭探[J].成才之路,2019(23):54.

[3]  王艳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

[4]  李怡.语文教材编选体系与体例的比较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