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河南省基层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研究
2021-03-15高雅马运展何子明张颖楠梁晶
高雅 马运展 何子明 张颖楠 梁晶
[摘 要]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民办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程不断壮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与选择性的需求。然而,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功能性重合却导致了二者间的多方面冲突,部分农村地区私立中小学借助资金、生源、教师与制度优势不断挤压公立教育的发展空间进而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知识资本在私立或者公立学校之间再一次进行了重新分配。
[关键词] 民办教育;公办教育;发展失衡;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4-0014-04 [收稿日期] 2020-05-10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给中国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本质性的改变,《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将民办教育纳入合法化产业之后,教育市场化便迅速发展起来。教育市场化的初级表现为私立教育远弱小于公立教育,即“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相比,在政治地位、办学政策、管理体系、人才流向、教师待遇、学生地位等方面,均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1]。基于市场竞争机制为中国各行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批学者[2]呼吁为私立教育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推进公私教育协同竞争发展。
然而截至当下,随着教育市场化的过度深入,中国部分地区的教育体系发生了令人堪忧的变化,一批关注公私立学校发展态势的学者[3]通过研究两类学校学生的成绩、生源与教师数据得出城市区域的私立学校的竞争力逐渐超过公立学校,进而造成了教育资源发展失衡的结论。项目组在考察兰考县域的公私立学校的发展现状后认为:教育市场化的核心主体私立学校在历经数十年的市场经济推动之后已经成为一股影响中小学义务教育公平的力量,且教育资源失衡程度在农村地域尤为明显。农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支撑,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农村的基础前提,是为了培养新高素质农村居民[4],所以公私教育间的博弈不仅关乎每位学子受教育权的有效保护,更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
一、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公私教育资源两极分化表现
(一)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公私教育资源两极分化实际表现
本项目组选取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下属的重点公立F小学与兰考县城重点私立H小学进行全方位比较,初步研究兰考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
基本简介:F小学定位为初级小学,学校服务半径大致为5km,生源基本为周边村庄的留守儿童,属于典型的农村公办小学。H小学定位为初级小学,面向全县招生,属于典型的县城私立小学。
学生结构:由于部分农村仍然施行五年制教学,F小学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每个班平均只有20人,男女比例大致为1∶1。县城私立小学实行六年制教学,每个年级平均有13个班,每个班平均45人,男女比例大致为4∶5。
生源分布:F小学属于重点村级小学。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四面红旗村之一),F小学在撤点并校改革中得以保留,并承担吸收附近村庄的学龄儿童的任务,班内学生基本为附近农村家庭的孩子。H小学定位为重点县级私立小学,营利性和择优录取原则决定了学生来源复杂,其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大概为1∶1,农村学生来自兰考县的各乡镇。
师资力量:F小学只有10位教师,7位教师为扎根乡村的老教师(最高学历是中专),平均年龄40岁:3位教师是特岗教师(最高学历是信阳师范的本科生)两名教师分别承担数学和语文教学,一位英语教师兼带3个年级3个班。H小学的一个年级就有将近25位教师,平均年龄27岁,最高学历的是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数学教师,最低学历的是商丘师范毕业的英语教师,一个主课教师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式:F小学依旧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采用课堂预习加知识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H小学紧随课改趋势,采用小组式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和教师重点讲解的教学方式,且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并利用可以换取学习用具的“课堂币”提高学生积极性。
课程安排:F小学实际课表由朗读、语文、作文、数学和每周一节的英语课组成,但语文和数学为主要课程,每节课40分钟,上午7∶50上课,下午4∶30放学。H小学实际课表有朗读、语文、英语、数学、书法、计算机和体育(街舞、舞蹈、乒乓球、篮球、足球),语数英课程数量均衡,兼备上午的“阳光大课间”和体育课进行特色体育活动,且上午8點上课,下午18点放学,学习时间远长于F小学。
教师进修:F小学每年有一次送2位教师去发达省市的重点学校学习的机会,其余教师在网上学习平均100个课时的培训课程,但由于教师年龄较大和互动性较弱,导致教师学习收获较小。H小学与郑州市重点小学合作,保证每位教师每年有两次外出学习机会,且学校采用轮流听课和教研室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技能评比。
管理制度:F小学采取班主任集中管理、校长重点负责的管理方式,确保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学校一个学期有两次考试,参与县教育局组织的统一考试;H小学采取班主任集中管理、教学主任和校长重点负责的管理方式,有日考、周考、月考和学期考,参与县级的统一考试,每次月考和学期考的年级前9名可以集体去看最新电影或者参加一日游。
升学去向:F小学实行5年制教学模式,在学生六年级时,95%的学生选择顺延到镇级贺村中学或者去附近的私立中学(阳光外国语中学和兴兰中学),而每届考到重点初中(星河中学和田庄中学)的学生寥寥无几。而H小学实行正规的6年制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可以选择顺延到兴兰初中,30%的学生凭借优异的小升初成绩到重点初中就读。
(二)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公私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现状
1.教育资源两极分化。自城乡经济二元化发展以来,教育学界的研究重心基本集中在如何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实际调研结果发现:农村地区的私立学校没有壮大之前,不同自然村的公立小学教育水平确实相差无几。国家采取了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资金支持与特岗教师分配等教育补偿相关措施,农村公立学校在政府特殊支持和村民正向风评下,其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并赶上城市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按照划片招生原则的县城公立小学一般情况下也不录取农村学生,进而为国家教育系统均衡化发展和破解教育资源不平衡提供了可能。
2.问卷结果分析。此次调研分阶段共计收录300份问卷,调查自然村为葡萄架乡下属的赵垛楼村、转香庙村、回回营村、贺村、后杨庄村和韩湘坡村,堌阳镇下属的牛营村和贺庄村。
对不同教育状况的农户和选择私立学校的农户数量两类指标进行SPSS相关关系分析,X和Y的相关性系数为0.941,对应的显著性为0.017<0.05,说明学历状况和就读私立学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学历状况越高则越有可能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對学历预期(人数)和选择私立学校的农户数量两类指标进行SPSS相关关系分析,X和Y的相关性系数为0.992,对应的显著性为0.001<0.01,说明学历预期和选择就读私立学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家庭学历预期越高越有可能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二、农村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探究
(一)“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副作用
以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即“撤点并校”走到了终点。这是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变革的十年:一方面城乡普及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减轻了农民的生活压力[5];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学校撤点并校,造成了学龄儿童失学率、辍学率回升,交通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乡村教育的不公正性,使乡村儿童面临的成长道德风险递增,也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荒芜化。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撤点并校产生的突出问题不止于此,其也为私立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过度的撤点并校改革导致学生上学距离骤然增加。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团队2008年对河南农村学生的上学距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学生上学路程最大值为50公里,最小值为0.13公里,平均距离达到6.4083公里,平均耗时0.9715小时。此时私立学校便充分发挥寄宿优势,解除了家长对上学途中安全问题的担忧,为其生源提供了数量保证。
2.实施撤点并校的目的是提高学校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提高教育质量,但过度的撤点并校使得初期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骤然增多,大班现象突出。所以许多具有较高教育期望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便主动将孩子送往实行小班教学的私立学校,为私立学校提供了生源。
3.免费义务教育与精英化教育显然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撤点并校后的大规模体量与分税制改革下的基层农村学校资金不足等原因决定了公立学校教师队伍与教学设施的更新速度慢于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拥有足够的资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吸引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县城私立学校就读。
(二)农民个体因素
自21世纪以来,农民行为与心理已经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随遇而安转向竞争进取。据调查显示:大约40%的农户的最大家庭支出是教育支出,将近一半的农户有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读的意愿,大约30%的农户孩子选择或曾经就读私立学校,甚至有部分家长公开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在私立就读,自己的小孩绝不可以落后,必须也在私立学校就读。由此可知,私立学校成为农户眼中的高质量教育基地与高消费的象征。
(三)财政支持不足
农村公立中小学的建校与运营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有限的教育财政拨款和中央财政辅助资金,农村义务教育未突破基层政府投入为主的框架。而私立中小学在资本市场便捷的投融资背景下,利用债券、股市等融资渠道进行教育融资,积累大量资本发展经营性教育产业进行年度回报分红。
(四)教学环境较差
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工资使得特岗教师在完成合约规定的教学期限后就离开公立学校,教师多为当地老教师甚至是返聘教师。而私立学校教师工资标准远高于公立学校,且安家费和奖金政策吸引了具有高教学能力的年轻教师。
私立学校教师学科设置达到一人一科的标准要求,而公立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一人数科甚至一人多年级的情况普遍可见。私立学校教师教学热情高、知识结构合理且创新能力较强,教研活动质量与效果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有规律地组织(一年3~5次)教师前往知名学校进行学科交流学习。公立学校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导致教师的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落后。
(五)教师主动性不足
一方面,公立学校教师薪酬依然偏低,导致部分教师教学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公立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落后于私立学校。调查研究得知,二者存在以下一些差别:私立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即开设英语课,公立学校三年级才开设英语课;公立学校的教学时间远少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有晚自习且有教师陪同答疑解惑,而公立学校下午4∶30就放学,出现作业没人监督辅导和集体出村游玩的情况等。
三、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公私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的经济影响
(一)两极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内部的阶层流动固化
项目组在具体分析相关文献后发现学者对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大致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角度,以社会集体公民为主体进而讨论社会阶层流动与教育的关系;二是顺应学术界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讨论,具体研究城乡居民间的社会阶层流动与区域教育割裂的关系。
(二)两极分化下的贫富代际传递
张锦华等学者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和1986—2004年全国按收入分组的农村家庭的系列数据分析农村教育发展失衡与农村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证明农村教育不平等与投入教育资本的大小在当下以及以后都会对农村家庭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掌握程度对家庭人均收入绝对值和人均收入增长率有重要影响。
(三)高教育支出下的农民创业乏力
创业会刺激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持续发展。特别在中国,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支持是创业的重要条件。然而调查发现: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农村的教育支出平均占总收入的40%,若是家庭有两个孩子以上且同时处于受教育年龄,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甚至可以达到60%。昂贵的私立学费承担风险能力,导致许多农户放弃了创业想法。
四、教育市场化背景下公私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的文化影响
家长的教育思维与认知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乡村凝聚力与认同感的逐渐下降:私立学校的学习氛围与励志故事增强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了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进而培养了高远的人生理想;而陷入发展困境的公立学校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托儿所”。私立学校在资本介入下发展成为拥有良好社会认可度的学校,有效补充了公办学校在学生寄宿和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性缺失。只有公私立教育的平衡发展才可以全方位地提高中国农村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
[2]胡瑞文.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教育市场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06):5+1.
[3]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3-29.
[4]宁波,张民选.上海公私立学校教育绩效比较——一项基于PISA-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Z2):96-101.
[5]祁翔,郑磊.生源效应还是学校效应——上海公私立学校教育绩效的再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6):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