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云南蘸水文化”传承的中学授课

2021-03-15顾云鹏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顾云鹏

摘  要:“云南蘸水”是云南当地的饮食传统文化、其饮食传统风气已成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课题的知识是学生接地气的“舌尖上的味蕾升华”。

关键词:云南蘸水;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尊重包容

一、说教材

“云南蘸水”是云南当地的饮食传统文化、其饮食传统风气已成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课题的知识是学生接地气的“舌尖上的味蕾升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题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初中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云南蘸水文化”的特点,初步掌握蘸水的配料搭配及功效,地区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媒体讲授及实操调制的相结合,让抽象的饮食文化知识具体化。

(三)情感與价值观目标

体现云南人的烹饪审美和处世哲学(辣味各异—和而不同)。

三、说教学环境与设备

本课题需要学生直观感受云南蘸水文化,接触蘸水制作,因此在准备工作中要应用一系列食材佐料(干料、湿料等)同时需要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直接操作调制。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云南蘸水看似简单,但在蘸料的变换及功效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展现了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终极情怀。

教学难点:云南蘸水的抽象化。难点依据是云南人文地理“和而不同”的饮食审美和处世哲学,学生一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五、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从理论当中来,还要使学生到生活当中去。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初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思辨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见微知著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由已知的本地饮食生活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学生脑海中固有的关于“蘸水”的印象,引出新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知的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根据课题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讲授及合作实操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布置作业。

作业将延续课题的内容:发现身边的“云南蘸水”,并记录制作流程;查找资料,写一篇与“云南蘸水”相关的文章,体裁不限。

八、说小结

云南大部分地区山高水水急,流通不便,再加上受地理气候,民族聚集,果蔬生长的影响,所以当地百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蘸水文化。

“云南蘸水文化”,既体现云南人“不怕辣、辣不怕”的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品质,而对不同辣味蘸水的接受甚至是享受,则又体现了云南各民族之间“和而不同”、“尊重包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为人处世之道。

参考文献:

[1]《人间至味》(汪曾祺2016年8月作家出版社)

[2]《人间草木》(汪曾祺2005年1月江苏文艺出版社)

[3]纪录片《风味人间—肴变千万》(陈晓卿李立宏2018年)

2714500511229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