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六年寻党记
2021-03-11朱会琴
朱会琴
朱慕萍 (1912-1949)
我的父亲朱慕萍,1912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苏涟水县同兴乡(现高沟镇)朱后圩一个农民家庭,原名朱裕厚。父亲生前曾先后用过五个名字。如果没有这四次的改名换姓,特别是在第二次被捕时的改名,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父亲与党的组织联系时断时续,但他不改初心,千方百计找党,持续六年,终于如愿,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
叛徒出卖被迫南下
父亲是个有志青年,思想进步。他在上学期间,因参加进步学生活动,被校方勒令退学,遂即改名朱祝清,去灌云求学。1932年3月,在响水口中学读书时,被中共地下组织吸收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任团小组长。不久,学校党团组织遭到破坏,敌人按照叛变分子所提供的名单,分头逮捕。父亲立即离开学校,只身南下扬州,改名朱慕萍,经在扬州任英语教师的家乡人朱文如介绍,到私立淮扬职业中学,一边隐藏身份读书,一边寻找党团组织,几个月过去仍毫无头绪。11月,他又从扬州赴上海。
父亲在朋友郑新明帮助下,1933年1月,终于在上海找到共青团组织,接上关系,先任团小组长,后任街道团支部书记。经组织安排,他与厉国祯、马健中,还有一个外号叫“孔老二”的女同志,共四个人住在一起。为掩人耳目,他还与“孔老二”假扮夫妻,称厉、马是他的表兄。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失业工人中开展宣传工作,组织集会游行、散传单、写标语等。
这年春天,中共江苏省委组织发动了一万多名失业工人,包围了上海市社会局,要求发放国际救济费救济失业工人。父亲带着一队工人,参加了这次行动,一直坚持到夜间,才逐步撤离。当时的现场总指挥薛味五,因遭叛徒出卖被捕。父亲也在法租界被逮捕,同他关在一起的有姓徐、孙、苗共四个人,而姓徐的则是原来与父亲一起共事的共青团员。为防止徐经不起考验变节,父亲晓以大义,鼓励他坚定立场,严守机密。大家统一口径,言明都是从苏北农村来上海谋生的。从表面上看,他们也确实像老实农民。他们被捕,敌人也仅是怀疑而已,查无实据,只得宣布无罪释放。
父亲出狱后,经过组织审查,1933年7月恢复了组织关系,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任沪东区委干事、秘书等职。
被捕入狱 坚贞不屈
1934年1月,上海市沪东区委机关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父亲在公共租界被捕,这是他的第二次被捕。组织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将父亲住处用于工作的油印机等物,立即搬到别的同志住处。
父亲被捕后,即改名换姓,在审讯中,假装不懂上海话,不识字,编造口供称:“我叫张洪生,从小父母双亡,跟舅父母生活,因体弱多病,常受虐待,迫不得已,才来上海,找三表兄朱慕萍,请他帮我找个能糊口的手艺做做。可不凑巧,表兄外出,多日未归,我就糊里糊涂被你们逮捕了。”叛徒虽知有个朱慕萍,因是单线联系,从未见过面,不认识他。从华署公安局,到上海公安总局,又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达5个月的反复审讯,父亲口供始终未变。敌人最终因找不到证据,杀不能杀,轻易放掉也不行,只好按嫌疑犯,判处一年零三个月的有期徒刑,押送苏州反省院执行。反省院按文化程度高低,将他编在文盲和初识字的第四小组。他每天扫地,倒马桶,做杂事。刑期届满,院方要他找保人。他声称:“我是个孤家寡人,无亲无故,你们放,我就走,你们不放,我就在这里,反正有吃有住。”院方无奈,只好放了他。
1935年8月,父亲出狱后,怀着期待,重返上海,寻找党组织。他按照原来的线索,对所有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一个一个地去找。当时,他主要是靠要饭维持生存,到菜场里捡菜皮吃,睡在桥洞下或厕所里,过着饥寒交迫、度日如年的生活。坚持了两个多月,仍然毫无头绪。尽管如此,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找党的决心。他准备到江西苏区去,就写信回家,想要点钱做路费。
父亲与家里已三年多没有联系了,祖母思儿心切,算命卜卦、烧香磕头,想知道儿子是死是活。如今儿子来信了,喜从天降,岂能寄钱让他再走?她就立即派大女婿吴宝君去上海,按照信的地址,找到父亲。吴宝君直截了当地说是“奉母亲老人家之命,来带你回家,回家照样革命。你如不回家,就无钱给你。”姐夫讲述了母亲几年来在家的情形,告诉他所带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父亲无可奈何,就同他一起回家了。
北上找党领导抗日
父亲返回故里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但心里迫切盼望共产党来领导。只有找到党组织,抗日才有主心骨。1938年11月,他从苏北抗日同盟会李干成处得到线索,就立即与陆亚东结伴北上。他在临行前,对母亲说:“我这次出去,不找到党,绝不回来,”父亲和陆亚东几经周折,终于在邳县铁佛寺镇找到了中共苏皖特委。当时,特委一时派不出人来,他们就在那里等待了两个多月。后来在山东沂水地区省委党校和干校学习的高兴泰、戴曦两同志相继回来。经过父亲和陆亚东竭力争取,特委决定委派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张芳久带领高兴泰、戴曦,随父亲和陆亚东来淮、涟地区开展工作。
张芳久他们三人化装成老百姓,随同父亲和陆亚东从铁佛寺出发,顶着寒风,冒着危险,走了三天,1939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到达涟水县朱后圩。中共淮属临时工委在我家建立,张芳久任书记,由此开始淮涟地区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工作。父亲将三人安排在我家吃住办公。父亲起早带晚,东奔西跑,当起了“联络员”。母亲协助接待来往的革命同志,当起了“服务员”。祖母烧水煮饭,当起了“炊事员”。从此,我家就成了他们的落脚点,革命同志的联络站。
后来,涟水县人民政府将我家的住处,确定为“中共淮属临时工委诞生地”,并于2015年8月15日纪念中共淮属工委成立76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
渡江作战血洒西梁
中共淮属临时工委开展工作后,父亲就全力投入武装斗争,先是在由淮阴、涟水的武装合并新成立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任三营营长,后任涟水县盐西区区长兼大队长、涟水县游击大队长、涟水县独立团副团长、淮阴警卫团团长、灌云县独立团团长兼县长、淮海一支队参谋长等职。
父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对敌斗争坚决,作战勇敢机智,被后人称为“苏北平原的李向阳”,流传着“闯时码渡口”“隆岩寺伏击战”“春节反‘扫荡’”等许多传奇故事。为了扩大我军活动范围,他还曾化名张仙芝,作为刀会引进师,到敌伪区开堂收徒,发展了100多人,经过争取教育后,将这支队伍拉回来,参加了八路军。
1949年初,父亲率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二七○团,任团长。4月,父亲在渡江战役西梁山战斗中牺牲,时年37岁。父亲1932年参加革命后,大部分时间在淮海地区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忠诚于党,六年四易姓名寻党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也被后世所铭记。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父亲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